【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治茶苗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白绢病分布在全国各产茶区,主要危害茶苗茎基部,初发病时茎基部产生紫褐色条点或条斑,后变为褐色,上生白色绢丝状体,逐渐由茎基部向土表扩展,病部后期形成油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或褐色。该病造成茶苗皮层软腐,地上部的叶片变黄,后干枯或全株死亡。“预防胜于治疗”是永远不变的道理,因此茶苗白绢病也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及时防治会事半功倍,一旦到了后期,用药物防治就很难控制其蔓延。病菌以菌丝体或小菌核在病部或土壤中越冬。翌春温湿度适宜时,产生菌丝,向四周扩展,有的蔓延到邻株;此外还可通过雨水、水流及农具等传播,也可随调运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该菌生长适温25-35℃,一般6-8月高温雨季利其发生。土壤粘重、土质偏酸、排水不良茶园易发病,前茬为豆类或与其间作的发病重。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故低洼湿地发病较重。酸性土壤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茶苗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鸡粪、稻草、西瓜藤、花生饼粕、壳聚糖按照所述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处理,得到发酵物;(2)提取味精废液中的以下物质,按如下比例计量:N+P+K(氮+磷+钾)6‑10%,谷氨酸含量2‑4%、丝氨酸0.2‑0.5%,亮氨酸0.4‑0.6%,酪氨酸0.5‑1%,氨基酸总量为4‑8%;(3)将步骤(1)和(2)得到的物质倒入粉碎机中混匀,放到室内晾干至含水量60%以下,得到混合物;(4)按照比例在混合物中加入尿素、熟石灰、黄腐酸钾、非金属纳米矿物材料以及亚硒酸钠,搅拌,直至搅拌均匀;(5)烘干、粉碎:将上述物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茶苗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1)将鸡粪、稻草、西瓜藤、花生饼粕、壳聚糖按照所述的比例进行混合
发酵处理,得到发酵物;
(2)提取味精废液中的以下物质,按如下比例计量:N+P+K(氮+磷+
钾)6-10%,谷氨酸含量2-4%、丝氨酸0.2-0.5%,亮氨酸0.4-0.6%,酪氨酸0.5-1%,
氨基酸总量为4-8%;
(3)将步骤(1)和(2)得到的物质倒入粉碎机中混匀,放到室内晾干至
含水量60%以下,得到混合物;
(4)按照比例在混合物中加入尿素、熟石灰、黄腐酸钾、非金属纳米矿物
材料以及亚硒酸钠,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5)烘干、粉碎:将上述物质进行烘干、粉碎处理;
(6)向上述物质中加入木霉菌、EM菌混合均匀;
(6)造粒:在造粒机中混合均匀完成造粒;
(7)低温烘干、筛分、包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食用玫瑰黑斑病的专用药肥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茶苗白绢病的专用复混肥,包括以下重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