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压控式三路电脑摄像头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649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频压控式三路电脑摄像头补光灯,包括电池、开关、第一至第八电阻器、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至第三可控硅、第一至第四电容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拾音器、电位器和音频集成芯片。拾音器将拾取到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加至音频集成芯片,音频集成芯片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压控调制,发光二极管跟随着外界声音的大小产生相应的明亮度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采用电子元件少、成本低廉的优点,尤其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音频压控式设计,不仅能够达到补光的效果,而且还具有自动控制亮度的功能,使用方便,具有推广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频压控式三路电脑摄像头补光灯,包括电池、开关、第一至第八电阻器、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至第三可控硅、第一至第四电容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拾音器、电位器和音频集成芯片。拾音器将拾取到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加至音频集成芯片,音频集成芯片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压控调制,发光二极管跟随着外界声音的大小产生相应的明亮度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采用电子元件少、成本低廉的优点,尤其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音频压控式设计,不仅能够达到补光的效果,而且还具有自动控制亮度的功能,使用方便,具有推广的价值。【专利说明】一种音频压控式三路电脑摄像头补光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脑周边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音频压控式三路电脑摄像头补光灯。
技术介绍
电脑摄像头是很常见的一种电脑输入设备,而这种设备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图像模糊,因此采用补光技术,而现有技术中的电脑摄像头补光灯的电路结构复杂、采用电子元件多、成本高,难以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音频压控式三路电脑摄像头补光灯。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专利技术包括电池、开关、第一电阻器至第八电阻器、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可控硅至第三可控硅、第一电容器至第四电容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拾音器、电位器和音频集成芯片,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电源正极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可控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可控硅的门极与所述第七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门极与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门极与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外接阻容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音频调制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和所述拾音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拾音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电源负极端、所述第一可控硅的负极、所述第二可控硅的负极、所述第三可控硅的负极和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音频压控式三路电脑摄像头补光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采用电子元件少、成本低廉的优点,尤其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音频压控式设计,不仅能够达到补光的效果,而且还具有自动控制亮度的功能,使用方便,具有推广的价值。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电池E、开关K、第一电阻器Rl至第八电阻器R8、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至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一可控硅VSl至第三可控硅VS3、第一电容器Cl至第四电容器C4、第一三极管VTl、第二三极管VT2、拾音器BM、电位器RP和音频集成芯片1C,电池E的正极与开关K的第一端连接,开关K的第二端与第八电阻器R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器R8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音频集成芯片IC的电源正极端、电位器RP的第一端、电位器RP的滑动端、第四电容器C4的第一端、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第三电阻器R3的第一端、第二电阻器R2的第一端和第一电阻器Rl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第三可控硅VS3的正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第二可控硅VS2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与第一可控硅VSl的正极连接,第三可控硅VS3的门极与第七电阻器R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控硅VS2的门极与第六电阻器R6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可控硅VSl的门极与第五电阻器R5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器R7的第二端与音频集成芯片IC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器R6的第二端与音频集成芯片IC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器R5的第二端与音频集成芯片IC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四电容器C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位器RP的第二端和音频集成芯片IC的外接阻容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四电阻器R4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容器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器C3的第二端与音频集成芯片IC的音频调制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器R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容器C2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器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VTl的基极和第一电容器Cl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器Rl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器Cl的第二端和拾音器BM的第一端连接,拾音器BM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第四电阻器R4的第二端、音频集成芯片IC的电源负极端、第一可控硅VSl的负极、第二可控硅VS2的负极、第三可控硅VS3的负极和电池E的负极连接。 如图1所示:音频集成芯片IC选用LC181型音频控制集成芯片。拾音器BM将拾取到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第一三极管VTl和第二三极管VT2放大后经第三电容器C3滤波,滤波后的电信号加至音频集成芯片IC的音频调制电压输入端,音频集成芯片IC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压控调制,音频集成芯片IC的信号输出端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发光二极管跟随着外界声音的大小产生相应的明亮度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音频压控式三路电脑摄像头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开关、第一电阻器至第八电阻器、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可控硅至第三可控硅、第一电容器至第四电容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拾音器、电位器和音频集成芯片,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电源正极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频压控式三路电脑摄像头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开关、第一电阻器至第八电阻器、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可控硅至第三可控硅、第一电容器至第四电容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拾音器、电位器和音频集成芯片,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电源正极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可控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可控硅的门极与所述第七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门极与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门极与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外接阻容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音频调制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和所述拾音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拾音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所述音频集成芯片的电源负极端、所述第一可控硅的负极、所述第二可控硅的负极、所述第三可控硅的负极和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果豆数字娱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