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506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3:48
为了解决用户在行走状态下使用移动终端的安全性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识别受控功能是否在移动终端前台运行中;进行振动检测,经过数据处理,确定行走状态;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发出告警;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对用户界面实施干扰。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户在行走时使用移动终端时能够收到警示、以及控制当前运行的用户界面功能隐藏或终止,迫使用户的注意力离开移动终端,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移动终端及对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手机)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是人们随身携带并使用的装置。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可做的事情变得越来越有趣,比如计步器。传统的计步器一般是一个单独的设备,戴在身体的某个位置。在移动终端中能够包含一种振动传感器,例如MEMS(微机电系统)惯性传感器、3-轴加速度传感器,达到较高的计步精度。人在走路时,所述振动传感器输出振动传感信号,会形成一个类似正弦波形图,因此可以检测波峰、波谷计步。但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移动终端会给使用者及周围的人带来危险。尤其是目前智能移动终端已经广泛使用,具有丰富的用户界面、人机交互功能多,支持大量多媒体信息播放、游戏、页面浏览和编辑等功能,有时候用户沉浸其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甚至过马路时都在看移动终端,一旦没有注意到周围的路况,使用者可能遭遇摔倒、踏空、碰撞等危险,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用户在行走状态下使用移动终端存在安全性问题,有必要开发有效的技术手段减少、消除用户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从而避免用户使用设备带来的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用户在行走状态下使用移动终端的安全性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识别受控功能是否在移动终端前台运行中;进行振动检测,经过数据处理,确定行走状态;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1时发出告警;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2时,对用户界面实施干扰。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所述振动检测的步骤进一步包含:通过振动传感器感受到振动,产生振动传感信号;所述数据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包含:对所述振动传感信号进行滤波,得到周期信号,测出振动频率N/秒;所述确定行走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含:判断N是否在人行走步伐频率范围内,如果是,确定为行走状态。本专利技术所述移动终端,包含用户模式识别模块1、行走状态监测模块2、告警模块3、安全控制模块4,其中所述用户模式识别模块1识别受控功能是否在移动终端前台运行;所述行走状态监测模块2进行振动检测,经过数据处理,确定行走状态;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1时,所述告警模块3发出告警;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2时,所述安全控制模块4对用户界面实施干扰。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中,所述受控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播放器功能、短消息功能、电子邮件功能、文本编辑器功能、图片显示功能、网页浏览器功能、输入框功能、游戏软件功能、视频编辑软件功能、文档处理软件功能、即时通信软件功能、图片编辑软件功能、电子商务软件功能、移动支付软件功能、金融交易软件功能、社交软件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装置中,所述发出告警的方式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图形、振动、灯光等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装置中,所述对用户界面实施干扰的方式至少包含以下一种:转换所述受控功能为后台运行;暂停或终止所述受控功能;启动一项人机交互功能少的应用程序,例如显示屏保护;改变显示屏的显示参数,所述显示参数包含色度、亮度、用户界面显示面积;禁止与人机交互有关的功能,例如触屏识别。本专利技术使用户在行走时使用移动终端时能够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警示,促使用户注意安全;进而移动终端在用户不能克服危险条件下使用移动终端的诱惑时控制当前运行的用户界面功能隐藏或终止,迫使用户的注意力离开移动终端。这些功能由移动终端自动实现,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行走状态监测过程的实施例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的实施例图4表示行走状态监测模块的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00、用户模式识别:识别受控功能是否在移动终端前台运行中;步骤200、行走状态监测:启动振动传感器进行振动检测,经过数据处理,确定行走状态;步骤300、告警: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当时间超过T1时,发出告警;步骤400、安全控制: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当时间超过T2时,对用户界面实施干扰。例如隐藏当前运行的用户界面,或终止当前运行的功能。图2是行走状态监测的实施例,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步骤201、振动检测:通过振动传感器感受到振动,产生振动传感信号;步骤202、数据处理:对所述振动传感信号进行滤波,过滤一般身体晃动,如公交车、地铁、私家车等的单纯晃动,得到周期信号,测出振动频率N/秒;步骤203、确定行走状态:判断N是否在人行走步伐频率范围内,例如0.5<N<8,如果是,确定为行走状态。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中包含的功能模块。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包含用户模式识别模块1、行走状态监测模块2、告警模块3、安全控制模块4,其中:所述用户模式识别模块1识别受控功能是否在移动终端前台运行;所述行走状态监测模块2进行振动检测,经过数据处理,确定行走状态;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1时,所述告警模块3发出告警;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2时,所述安全控制模块4对用户界面实施干扰。图4表示行走状态监测模块2的实施例,包含振动传感器21、数据处理单元22、行走状态识别单元。所述振动传感器21感受到振动,产生振动传感信号;所述数据处理单元22对所述振动传感信号进行滤波,过滤一般身体晃动,如公交车、地铁、私家车等的单纯晃动,得到周期信号,测出振动频率N/秒;所述行走状态识别单元23判断N是否在人行走步伐频率范围内,例如0.5<N<8,如果是,确定为行走状态,发出触发信号至告警模块3和安全控制模块4。说明书全文中,所述“行走状态”,是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所判断的,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正在行走。人行走步伐频率范围在所述行走状态监测模块2中预设,例如包含慢走、快跑。本说明书中T1>0,T2>0。一般地,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不限定T1、T2之间的关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取T2>T1,发出告警先于实施干扰。本说明书所述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中,移动终端的一些功能被预先定义为受控功能。所述受控功能,指在前台运行时,用户要对移动终端显示屏的内容进行阅读或分辨、或者需要用户进行手工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识别受控功能是否在移动终端前台运行中;进行振动检测,经过数据处理,确定行走状态;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1时发出告警;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2时对用户界面实施干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识别受控功能是否在移动终端前台运行中;
进行振动检测,经过数据处理,确定行走状态;
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1时发出告警;
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2时对用户界面实施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检测的步骤进一步包含:通过振动传感器感受到振动,产生振动传感信号;
所述数据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包含:对所述振动传感信号进行滤波,得到周期信号,测出
振动频率N/秒;
所述确定行走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含:判断N是否在人行走步伐频率范围内,如果是,
确定为行走状态。
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用户模式识别模块、行走状态监测模块、告警模块、
安全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模式识别模块识别受控功能是否在移动终端前台运行;
所述行走状态监测模块进行振动检测,经过数据处理,确定行走状态;
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1时,所述告警模块发出告警;
所述受控功能在前台运行、且处于行走状态,时间超过T2时,所述安全控制模块对用户
界面实施干扰。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尚德智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