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永琪专利>正文

汽车标章电动升降隐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826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标章电动升降隐藏装置,尤其指一种针对昂费车辆车头上用以标示汽车厂牌之标章的自动升降隐藏装置,以降低高级车种标章失窃的机率,主要结构是使用一可连动翻转的封盖组装于汽车前端盖上方,再于其正下方装置一组导螺杆机构,两螺杆间以门型跨架连结同步升降,跨架上可嵌上汽车标章并可校准位置。(*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提供一种汽车标章电动升降隐藏装置,主要为一种以保护汽车车头标章不为他人拔取,赋予汽车标章具有随汽车电源开关的动作,而作电动升降,达到防止标章被窃的缺点。以购买世界一流的车辆代步已不为稀罕,但同时亦有保管上的困扰,使车主无法放心,例如车主倒不会担心车上的音响可能遭窃,由于名车的可靠性及坚固性使窃贼无从侵入车内,反倒是车头标章经常为窃贼顺手牵羊取走,虽然车头标章价格不算十分昂贵,但此情形一而再的发生令人气愤难耐,因此许多名车主人只有在停车后取下标章或是随身携带或是置于车内,此种不便是驾驶名车人士所频频埋怨的,故针对此类车主的困扰,鉴于上述现象,而设计出一种实用的车用标章专用电动隐藏装置,而可于汽车电源关闭时,自动令标章缩入车体内而呈隐藏状态,以防止宵小窃取,而于汽车电门开启后,亦可自动令标章伸出车体,提供免除一般频烦做拆取与安装标章之不便。为此,本技术提出的汽车标章电动升降隐藏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具有的一种汽车标章电动升降隐藏装置,该装置是一种可将汽车的标章经由升降机构推升或下降于车前盖内的机构,主要由内部容置升降机构的机壳、一个位于机壳顶部的顶盖,设置于机壳侧边的动力机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顶盖,设有一开口,对应于开口位置设有一可受升降机构带动而翻转的以开启或封闭开口的活动盖;升降机构,于机壳内部设有一结合汽车标章的支架,该支架是由电动马达带动导螺杆或由油压缸带动而升降,是以车用电源驱动升降机构使标章升降,并同时使活动盖做同步翻转移位,在标章上升以打开开口,标章下降后封闭开口的。该装置中的活动盖的动力是由动力机构经由减速机构而以皮带驱动使其转动,并对应于活动盖的侧边设有一用于活动盖翻转打开时予以止挡的挡杆。对应于该标章的升降行程的底部与上方位置分别设有下限与上限微动开关。顶盖与机壳之间为能提供标章伸出角度的调整的枢转结构。该装置中的支架的两侧前、后位置分设以滑槽,而机壳与盖片部分则设有对应的使支架做平稳升降动作的导轨。第一图系本技术之外观结构图。第二图系本技术之平面动作图(一)。第三图系本技术之平面动作图(二)。如第一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安装于汽车车头内侧位置的装置,主要由机壳(6)、动力马达(1)、标章(4)、顶盖(5)所组成,马达(1)设于机壳(6)外侧边位置,经由其转轴(11)带动齿轮(12)(13)并以一转轴(14)传送动力至机壳(6)内部,而于该机壳(6)内部两侧位置对应设以垂直架设的导螺杆(2),于两导螺杆(2)底部以皮带(103)使两导螺杆(2)可同步转动,其中一个导螺杆(2)还设置有齿轮(17)经由齿轮(16)而与前述转轴(14)连结,可由马达(1)的动力驱动该两导螺杆(2)转动,于两导螺杆(2)之间跨设一可随导螺杆(2)做正向或反向转动而做升降的支架(3),支架(3)正面与背面两侧分别设有纵向滑槽(302),而机壳(6)以及覆盖于机壳(6)的盖片上(图未示)对应设置有延伸于机壳(6)全程的两条长形导轨(46),可使支架(3)升降稳固而顺畅,以防止偏斜,于支架(3)顶部中间位置为一架环(301)枢接一结合标章(4)之球头(401),以利于安装不同厂牌之标章,可使马达(1)正反向转动时令标章做升降动作。于支架(3)之底部设置一升降底板(31),而机壳(6)的下方对应于升降底板(31)位置设以下限微动开关(33)可使升降底板(31)下降至底部时可压触下限微动开关(33)而令其停止下降动作,而于机壳(6)之近顶部侧壁位置另设一上限微动开关(34),可于支架(3)上升至顶部时可由升降底板(31)一侧所设置的向下斜方向设置之侧凸片(32)抵触至上限微动开关(34)而令其停止上升,达到定位之效果;该上限微动开关(34)是以螺钉螺结合于机壳(6)侧边之长条孔中,依据标章(4)上升的上限位置以使能调整该上限微动开关(34)的位置适当,此外,该两微动开关(33)(34)的设计除了提供上、下限位之功能外,同时以其接点经由外接的控制继电器而做为控制马达(1)正反转的回路切换,而且可于标章(4)于下限或上限位置时,控制马达回路做正转或反转之切换动作,达到升降动作的执行。一顶盖(5)设于机壳(6)之上方位置,具有一可使标章(4)活动伸出或缩入之开口(503),于开口(503)下方对应设有以一个可由马达(1)带动向侧边翻转的活动盖(502)(于第一图该活动盖(502)在该标章(4)呈内缩状态下,是呈封闭顶盖(5)之开口(503),唯为使活动盖(502)之实体造形作较明显表现之故,乃将活动盖(502)呈翻开状,特此予以说明),并以顶盖(5)向下凸伸之延伸片(51)(52)枢接活动盖(502),于活动盖(502)的一侧支点连接着一个转动轴(45)该转动轴(45)延伸出机壳(6)之外侧,而带动该活动盖(502)的动力部分,即由前述马达(1)传动的转轴(14)除供应前述标章(4)做升降动作外,还配合伞形齿轮(15)(41)而传递动力至一个位于机壳(6)外侧的减速齿轮箱(40),该减速齿轮箱(40)的动力输出后则由一皮带(42)经由轴杆(43)、皮带(44)而带动前述转动轴(45)做慢速转动,能使标章(4)做升降时,该活动盖(502)亦做开启或关闭的翻转动作,本技术借助于减速机构的相互配合,恰可使标章(4)升出之际使活动盖(502)打开,而于标章(4)下降完全回缩后,使活动盖(502)确实封闭该顶盖(5)的开口(503),达到回缩后使标章(4)隐藏于车体内。本技术的马达(1)的电力供应端与汽车钥匙开关第三段端点连接,在启动汽车之前,由于先行接通第三段开关,故可使马达(1)正转,而经由导螺杆(2)的转动使标章(4)上升,并同时由左侧之皮带(42)(44)传送动力而使活动盖(502)做向一方翻转动作而开启,因活动盖(502)翻转动作比标章(4)上升动作快,故当活动盖(502)完全翻转后,因受下方的机壳(6)顶缘适当阻挡,而仅只带动皮带(44)使之呈打滑状态,不致影响动力的传动,故标章(4)仍可顺利地完全伸出顶盖(5),即如第三图所示,此时借助于升降底板(3)之侧凸片(32)触及上限微动开关(34)而停止马达(1)动作而使标章(4)伸出定位,提供了标章电动伸出的实现。关于标章(4)回缩动作,操作人员关闭汽车电门时,当电门钥匙第三段位置转离,即再次触发马达(1)做反转动作,使标章(4)回缩,并且活动盖(502)做对应于前述相反方向转动,而该活动盖(502)中间部分呈圆弧形设计,主要为使该标章(4)未完全缩入机壳(6)而活动盖(502)已触及标章(4)时,由于活动盖(502)受到标章(4)阻挡而皮带(44)呈打滑状态,故标章(4)仍可正常地回缩,当标章(4)下降至不再阻挡活动盖(502)时,活动盖(502)可再行转动直到受顶盖(5)后方之止挡块止挡而停止,使之完全封闭顶盖(5)开口(503),再回复参看第二图,当升降底板(32)触压下限微动开关(33),而切断全部电力,完成收置标章(4);另外,由前述结构,还可将该导螺杆部分的升降机构由油压机构予以取代,仍应属于本技术之范围。综上所述,本创作以简易、实用、坚固的构造,解决使昂贵汽车标章失窃及收藏问题,其新颖性及实用性已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标章电动升降隐藏装置,该装置是一种可将汽车的标章经由升降机构推升或下降于车前盖内的机构,主要由内部容量升降机构的机壳、一个位于机壳顶部的顶盖,设置于机壳侧边的动力机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顶盖,设有一开口,对应于开口位置设有一可受 升降机构带动而翻转的以开启或封闭开口的活动盖;升降机构,于机壳内部设有一结合汽车标章的支架,该支架是由电动马达带动导螺杆或由油压缸带动而升降,是以车用电源驱动升降机构使标章升降,并同时使活动盖做同步翻转移位,在标章上升以打开开口,标章下降后封闭开口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祺
申请(专利权)人:黄永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