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辆观后镜的多功能智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711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车辆观后镜的多功能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装在壳体上的防眩镜片以及装在壳体内的对所述防眩镜片加以控制电压的主控制电路部分,所述主控制电路部分包括微处理器、内置或外接于微处理器的存储单元以及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口的显示单元、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口的输入按键单元、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口的方位测试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方位测试信号处理单元有一个接纳连接方位测试模块的电缆对接端子,还包括根据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口信号产生控制电压加到所述防眩镜片上的后视镜防眩输出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口连接的汽车前后光检测单元,所述汽车前后光检测单元连接有两个光敏传感器分别装在汽车观后镜的前和后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技术,具体涉及可内置于汽车观后镜中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安装于汽车后视镜内,可实现方位测试及显示、车内外温度测试及显示、倒后雷达距离测试、来电显示以及后视镜防眩光智能控制功能的多功能控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汽车拥有量也越来越大,夜间开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汽车后视镜由于不能改变光线的反射率,夜间在碰到灯光特别强烈的时候,普通后视镜会产生刺眼的眩光,既看不清楚后面车况,也容易使司机产生视觉疲劳,时间一长很易产生交通事故;对经常跑长途的司机特别是私家外出旅行由于对外地的道路不熟悉,即使有地图,但方位不明确,往往也会出现迷路现象;由于车辆的增多,停车也变得困难起来;汽车中需要显示的信息越来越多,比如倒后雷达距离信息、来电信息等,若都单独配置显示模块既不美观也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现有技术车辆后视镜容易产生刺眼眩光、不能提供车辆所在地理方位信息、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以及显示模块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车辆观后镜的多功能智能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以安装于汽车后视镜内,实现方位测试及显示、车内外温度测试及显示、倒后雷达距离测试、来电显示以及后视镜防眩光智能控制功能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壳体、装在壳体上的防眩镜片以及装在壳体内的对所述防眩镜片加以控制电压的主控制电路部分,所述主控制电路部分包括微处理器、内置或外接于微处理器的存储单元以及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口的显示单元、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口的输入按键单元、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口的方位测试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方位测试信号处理单元有一个接纳连接方位测试模块的电缆对的端子,还包括根据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口信号产生控制电压加到所述防眩镜片上的后视镜防眩输出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口连接的汽车前后光检测单元,所述汽车前后光检测单元连接有两个光敏传感器分别装在汽车观后镜的前和后方。该系统还包括向所述微处理器提供汽车倒车信号的可选检测单元,所述微处理器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倒车检测单元的倒车信号时关闭后视镜防眩输出单元对所述防眩镜片的控制。该系统还包括一端连接端子的所述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于另外壳体内的方位测试模块单元,所述方位测试模块单元安装有二维磁阻传感器及以及对来自二维磁阻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将处理后信号通过所述电缆传送到所述主控制电路部分的方位信号处理单元。该系统还包括通过温度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的车内、车外温度传感器。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倒车雷达距离测试单元。实施本技术提供的实用于汽车观后镜内置智能控制系统能根据汽车前后光强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汽车观后镜的反射率,从而达到防眩的目的;能在汽车倒车时自动关闭防眩;能根据汽车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进行区域设置和校准,从而能准确地测试汽车所在地理位置的方向,并显示出来;能准确地测试汽车车内、车外的温度;能准确地测试汽车倒车时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本系统可以将上述信息集中显示,既实用又经济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于车辆观后镜的多功能智能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基于车辆观后镜的多功能智能系统的系统框图。图3是本技术基于车辆观后镜的多功能智能系统中方位测试模块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基于车辆观后镜的多功能智能系统中主控制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这种可以安装于汽车后视镜内,实现方位测试及显示、车内外温度测试及显示、倒后雷达距离测试、来电显示以及后视镜防眩光智能控制功能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壳体1、装在壳体1上的防眩镜片7以及装在壳体1内的对所述防眩镜片加以控制电压的主控制电路部分(图1未示出),壳体1通过连接支架6与支架5连接,在支架5上设有方位测试模块4,方位测试模块4与壳体1中的主控制电路部分通过8芯连接导线3连接,在壳体1上还设有按键2。如图2所示,主控制电路部分包括内置有存储单元的微处理器8、连接微处理器8输出端口的显示及驱动单元9、连接到微处理器8输入端口的输入按键单元2、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8输入端口的方位测试信号处理单元11,方位测试信号处理单元11有一个接纳连接方位测试模块的电缆对接端子,还包括根据微处理器8输出端口信号产生控制电压加到所述防眩镜片上的后视镜防眩输出单元12,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口连接的汽车前后光检测单元13,该前后光检测单元13连接有两个光敏传感器分别装在汽车观后镜的前和后方。该系统还包括向所述微处理器8提供汽车倒车信号的可选检测单元,微处理器8在接收到来自倒车检测单元的倒车信号时关闭后视镜防眩输出单元9对防眩镜片的控制。该系统还包括一端连接端子的所述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于另外壳体内的方位测试模块单元11,方位测试模块单元4安装有二维磁阻传感器及以及对来自二维磁阻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将处理后信号通过所述电缆传送到主控制电路部分的方位信号处理单元。该系统还包括通过温度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的车内、车外温度传感器11。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倒车雷达距离测试单元10。上述单元由电源模块14供电。如图3、4所示,本技术具有自动防眩和方位测试的控制电路的原理说明如下汽车本身的+12V电源通过电源线接入到控制系统的X2端子的1、2脚,经过压敏电阻RV1抗干扰后,经二极管V3后给精密三端稳压电源N2、N3供电,从而分别得到控制电路所需的精密电源+9V、+5V。二极管V3具有保护本控制系统电源反接功能,电容C19、C20、C24、C26、C28、C29作为电源抗干扰和滤波功能。汽车倒车时产生的电平信号接入到控制系统X2端子的第3脚,经C3、D2、R19、R9、C27、D1滤波、稳压后共给MCU(D3)后,经过MCU进行关关防眩处理,保证汽车倒车时,观后镜不防眩,从而保证倒车时的安全。R25、R26、R22、R23、C1、C2以及外接的的温度传感器组成车内、车外温度检测的分压、数据采集、抗干扰处理电路。R35、R36为光敏传感器分别感应车前、车后光强的变化。汽车前面光强的变化通过R37进行分压取样,经过R4、C6、C8进行滤波处理后送给MCU(D3);汽车后面光强的变化通过R38进行分压取样,经过R5、C7、C9进行滤波处理后送给MCU(D3),MCU根据前后光强的取样信号进行对比、分析,输出PWM信号给R54,控制信号给三极管V16的发射极,;E2PROM(D4)用于记忆方位区域设置的数据和相关测试数据移位寄存器(D6、D7)、达林顿阵列(D8)、R6、R56、C13、C15、C33、三极管V7、V8、V9、V10、V11、V12、V13、V14、V15用于显示数据传送和显示模块D9显示驱动。防眩控制信号经三极管(V16、V6、V4、V5)、二极管(D5)、运算放大器(N1)后控制防眩观后镜的电压,从而控制防眩打开及关断;从MCU来的防眩深度控制信号(PWM信号)经R54、R55、C34分压、平滑滤波得到一直流电压V,然后经运算放大器(N1C)、R52、C32、R7、R51、Q1组成的电压跟随器后加到防眩后视镜正极,该电压同时经R15、R17分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威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