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6824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在楼层内的至少一个全方位监测终端,与所有全方位监测终端均连接的中心控制器,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的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用于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报警信号的移动终端;所述全方位监测终端包括呈弧形壳体状的上盖,通过卡扣结构将上盖扣合的底座,安装在上盖内的数个感应模块,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上盖内并与所有感应模块连接的控制板,以及安装在底座内并与控制板连接的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个感应终端的感应模块整合为一体,实现同一安装位置的单点全面检测,极大地降低了安装布线的麻烦,也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精度,当检测到有非法入侵时能够迅速通知房间主人进行防范反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楼层报警装置,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 1=1 I~~1.。
技术介绍
楼层报警装置通常用于楼层室内无人情况下的非法入侵检测报警,当人们离开室内后将报警装置设置为戒备状态,若有人非法入侵,报警装置立即通知房间主人,甚至是公安机关,使远离于需要防范地点房间主人迅速动作,从而防止非法入侵者做出违法犯罪使当事人蒙受财产损失等。 现有的楼层报警装置基本都是采用单独设置感应器的方式,由于这种感应器的工作方式单一,检测非常不准确,很容易发生误报情况。虽然目前有人采用安装多个感应器的方式,但通常都是以分开的形式分别安装,安装布线麻烦,不够简洁。并且,现有的感应器内部的安装连接结构也不合理,不够牢固,非常容易损坏,导致部件脱离,降低检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连接牢固、安装使用方便的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在楼层内的至少一个全方位监测终端,与所有全方位监测终端均连接的中心控制器,与中心控制器连接并安装在楼宇内的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用于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报警信号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全方位监测终端包括呈弧形壳体状的上盖,通过卡扣结构将上盖扣合的底座,安装在上盖内的数个感应模块,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上盖内并与所有感应模块连接的控制板,以及安装在底座内并与控制板连接的电源,其中,所有感应模块以上盖的中心轴向呈圆周均布;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盖边缘处并用于安装控制板的第一扣件,以及设置于底座外侧边缘处并与第一扣件匹配的第二扣件。 其中,所述第一扣件的截面呈“工”字型,其两个凹槽分别朝向上盖内侧和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扣件的截面呈“I”型,其钩部朝向上盖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模块为红外探头或微波探头。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源的内腔,该内腔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气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所有感应模块通过控制电路连接的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发送模块。 更具体地,所述中心控制器包括与全方位监测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的处理器,以及均与处理器连接的电源、用于接入网络的接口和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的03嫩/⑶…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结构简单,将多个感应终端的感应模块整合为一体,实现同一安装位置的单点全面检测,极大地降低了安装布线的麻烦,也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精度,而且利用卡扣结构将控制板安装在上盖内,不仅安装拆卸十分方便,而且结构牢固,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当检测到有非法入侵时能够迅速通知房间主人进行防范反应,安全可靠,并且其体积小,外形美观,价格低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2)本技术利用多个感应模块对各个方位进行感应检测,通常优选3~5个,并且在其圆周均布的条件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盖的半球形内侧顶部设置一个感应模块,以提尚检测精度。 (3)本技术中控制板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同时设置如21曲66或11?1的无线模块,进行无线网络连接,进一步地减少布线麻烦,另外还可设置有如或旧的有线接口,用于接入报警网络,此时需要在上盖或底座侧面开设相应的网线接口。 (4)本技术的上盖和底座采用特殊设计的“工”字型第一扣件和“1/’型第二扣件进行扣合,保证了二者连接牢靠稳固,而且还利用第一扣件的内侧对控制板进行安装定位,非常便于拆装,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装配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图2为全方位监测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扣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感应模块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中心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该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在楼层内的至少一个全方位监测终端,与所有全方位监测终端均连接的中心控制器,与中心控制器连接并安装在楼宇内的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用于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报警信号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全方位监测终端包括呈弧形壳体状的上盖1,通过卡扣结构将上盖扣合的底座2,安装在上盖内的数个感应模块3,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上盖内并与所有感应模块连接的控制板4,以及安装在底座内并与控制板连接的电源5,其中,本实施例采用4个感应模块,每个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是130°,两种布置方式,一种是4个均呈圆周方式布置,一种是3个呈圆周方式布置,另1个布置在半球形内侧顶部,所有感应模块以上盖的中心轴向呈圆周均布。具体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盖边缘处并用于安装控制板的第一扣件11,以及设置于底座外侧边缘处并与第一扣件匹配的第二扣件12。其中,所述第一扣件的截面呈“工”字型,其两个凹槽分别朝向上盖内侧和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扣件的截面呈“I”型,其钩部朝向上盖内侧。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源的内腔6,该内腔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气间隙7。 具体地,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所有感应模块通过控制电路连接的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发送模块,各电子元件之间通过公知的电路原理相互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感应模块为红外探头或微波探头。 更具体地,所述中心控制器包括与全方位监测终端的无线发送模块进行无线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的处理器,以及均与处理器连接的电源、用于接入网络的[他接口和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的⑶嫩/⑶…模块。通常移动终端为手机。 使用时,相应位置的感应模块检测到有人非法入侵室内,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再由微处理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中心控制器,再由中心控制器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通知房间主人作出防范反应。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楼层内的至少一个全方位监测终端,与所有全方位监测终端均连接的中心控制器,与中心控制器连接并安装在楼宇内的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用于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报警信号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全方位监测终端包括呈弧形壳体状的上盖,通过卡扣结构将上盖扣合的底座,安装在上盖内的数个感应模块,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上盖内并与所有感应模块连接的控制板,以及安装在底座内并与控制板连接的电源,其中,所有感应模块以上盖的中心轴向呈圆周均布;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盖边缘处并用于安装控制板的第一扣件,以及设置于底座外侧边缘处并与第一扣件匹配的第二扣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楼层内的至少一个全方位监测终端,与所有全方位监测终端均连接的中心控制器,与中心控制器连接并安装在楼宇内的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用于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报警信号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全方位监测终端包括呈弧形壳体状的上盖,通过卡扣结构将上盖扣合的底座,安装在上盖内的数个感应模块,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上盖内并与所有感应模块连接的控制板,以及安装在底座内并与控制板连接的电源,其中,所有感应模块以上盖的中心轴向呈圆周均布;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盖边缘处并用于安装控制板的第一扣件,以及设置于底座外侧边缘处并与第一扣件匹配的第二扣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的截面呈“工”字型,其两个凹槽分别朝向上盖内侧和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楼层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件的截面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耀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