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检装置及双灯检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6548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检装置及双灯检机。灯检装置包括输瓶拨轮及灯检转盘,所述输瓶拨轮的槽距小于灯检转盘的槽距,所述输瓶拨轮与灯检转盘之间设有输瓶螺杆及辅助拨轮,所述输瓶拨轮的瓶体依次经过输瓶螺杆、辅助拨轮进入灯检转盘。双灯检机包括两组上述灯检装置,两组灯检装置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和避免缺瓶、碎瓶现象,提高进瓶平稳可靠性及进瓶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检装置及双灯检机
本技术涉及输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灯检装置及双灯检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灯检装置一般通过拨轮进瓶,进瓶后直接进入转盘检测区域进行检测。由于拨轮与转盘直接连接,拨轮槽距需与转盘的瓶距相等,而转盘由于受到旋瓶及检测规格大小的影响,瓶距一般设计得较大,使得与转盘相接瓶体的进瓶拨轮槽距也需相应设计得较大,在检测速度提高时,进瓶拨轮进瓶处容易出现缺瓶、碎瓶现象,进瓶效率很低。且灯检装置的单向进瓶方式,需单独设置分选组件,输送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减少和避免缺瓶、碎瓶现象,提高进瓶平稳可靠性及进瓶效率的灯检装置及双灯检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灯检装置,包括输瓶拨轮及灯检转盘,所述输瓶拨轮的槽距小于灯检转盘的槽距,所述输瓶拨轮与灯检转盘之间设有输瓶螺杆及辅助拨轮,所述输瓶拨轮的瓶体依次经过输瓶螺杆、辅助拨轮进入灯检转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输瓶螺杆的螺槽与输瓶拨轮的拨槽在所述输瓶拨轮的出瓶端交接配合,所述输瓶螺杆的螺槽与辅助拨轮的拨槽在所述辅助拨轮的进瓶端交接配合。 所述输瓶螺杆的输瓶方向与输瓶拨轮在出瓶口的切线方向平行;所述输瓶螺杆的输瓶方向与辅助拨轮在进瓶口的切线方向平行。 一种双灯检机,包括两组上述所述的灯检装置,所述两组灯检装置对称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1 ] 所述输瓶螺杆设于两组灯检装置之间。 还包括两组输瓶网带,所述两组输瓶网带的出瓶端分别与两组灯检装置的进瓶端对应设置。 所述两组输瓶螺杆呈锐角或平行布置。 所述两组灯检装置的灯检转盘的出瓶端对接一出瓶拨轮,所述出瓶拨轮的出瓶端分别设有用于分选检测瓶体的废瓶拨轮及合格瓶拨轮,所述废瓶拨轮及合格瓶拨轮的出瓶端均设有接瓶件。 所述两组灯检装置的废瓶拨轮或合格瓶拨轮通过一过渡拨轮连接同一接瓶件。 所述两组输瓶网带为一体设置或单独设置;所述一体设置的两组输瓶网带通过共有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单独设置的两组输瓶网带通过各自独立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本技术在输瓶拨轮与灯检转盘之间设输瓶螺杆,通过螺杆螺距的变化,输瓶拨轮的槽距不需要与灯检转盘上相邻两瓶体的距离等距,可根据进瓶要求进行合理设计,有效减少和避免了进瓶出现缺瓶、碎瓶的现象,提高了进瓶平稳可靠性及进瓶效率。本技术的双灯检机同样具有上述优点,且双向进瓶方式提高了输送效率,且结构简单。 2、本技术输瓶螺杆设于两组灯检装置的之间,使灯检转盘的检测工位位于灯检转盘的外侧,便于观察及灯检设备的安装。 3、本技术双灯检机通过过渡拨轮共用同一接瓶件,有效节约了成本。 4、本技术的双灯检机的输瓶网带共用,其结构紧凑,输瓶网带处操作人员可活动空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技术输瓶两组输瓶螺杆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技术输瓶两组输瓶螺杆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不: 1、输瓶拨轮;11、出瓶口;2、灯检转盘;3、输瓶螺杆;31、螺槽;4、辅助拨轮;41、进瓶口 ;5、输瓶网带;6、出瓶拨轮;7、废瓶拨轮;8、合格瓶拨轮;9、接瓶件;10、过渡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灯检装置,灯检装置适合各类瓶体的灯检,比如安瓿瓶,西林瓶,口服液瓶,大输液瓶等。灯检装置包括输瓶拨轮I及灯检转盘2,输瓶拨轮I的槽距小于灯检转盘2的槽距,输瓶拨轮I与灯检转盘2之间设有输瓶螺杆3及辅助拨轮4,输瓶拨轮I的出瓶端与输瓶螺杆3的进瓶端对接,输瓶螺杆3的出瓶端与辅助拨轮4的进瓶端对接,辅助拨轮4的出瓶端与灯检转盘2的进瓶端对接,输瓶拨轮I的瓶体依次经过输瓶螺杆3、辅助拨轮4进入灯检转盘2。本技术在输瓶拨轮I与灯检转盘2之间设输瓶螺杆3,通过输瓶螺杆3螺距的变化,输瓶拨轮I的槽距不需要与灯检转盘2上相邻两瓶体的距离等距,可根据进瓶要求进行合理设计,有效减少和避免了进瓶出现缺瓶、碎瓶的现象,提高了进瓶平稳可靠性及进瓶效率。 本实施例中,输瓶螺杆3的螺槽31与输瓶拨轮I的拨槽在输瓶拨轮I的出瓶端交接配合,输瓶螺杆3的螺槽31与辅助拨轮4的拨槽在辅助拨轮4的进瓶端交接配合。输瓶螺杆3螺距的变化可实现对两不同螺距的输瓶拨轮I及辅助拨轮4的配合, 本实施例中,输瓶螺杆3的输瓶方向与输瓶拨轮I在出瓶口 11的切线方向平行,输瓶螺杆3的输瓶方向与辅助拨轮4在进瓶口 41的切线方向平行。本实施例中,灯检装置还包括输瓶网带5,输瓶网带5与输瓶拨轮I相连。 如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双灯检机的实施例,双灯检机包括两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灯检装置,两组灯检装置对称布置,双灯检机同样具有上述灯检装置的优点,双向进瓶方式提高了输送效率,且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输瓶螺杆3设于两组灯检装置之间,使灯检转盘2的检测工位位于灯检转盘2的外侧,便于观察及灯检设备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两组灯检装置的灯检转盘2的出瓶端对接一出瓶拨轮6,出瓶拨轮6的出瓶端分别设有用于分选检测瓶体的废瓶拨轮7及合格瓶拨轮8,废瓶拨轮7及合格瓶拨轮8的出瓶端均设有接瓶件9。本实施例中,双灯检机还包括两组输瓶网带5,两组输瓶网带5的出瓶端分别与两组灯检装置的进瓶端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两组输瓶螺杆3呈锐角或平行布置。 本实施例中,双灯检机的废瓶拨轮7通过一过渡拨轮10连接同一接瓶件9,使两灯检装置的接瓶件9可共用,节约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合格瓶拨轮8连接同一接瓶件9。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两组输瓶螺杆3呈锐角或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时,两组灯检装置的废瓶拨轮7通过一过渡拨轮10连接同一接瓶件9,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能够保证拨轮连接同一接瓶件9的角度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比如两组输瓶螺杆3呈钝角布置,在拨轮与接瓶件9之间增加多个过渡拨轮10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两灯检装置的输瓶网带5为一体设置,其结构紧凑,输瓶网带5处操作人员可活动空间大,一体设置的两组输瓶网带5通过共有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本实施例中,两组输瓶螺杆3为图2、图4布置时,两灯检装置的输瓶网带5可共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灯检装置的输瓶网带5也可为单独设置,且两组输瓶网带5通过各自独立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 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检装置,包括输瓶拨轮(1)及灯检转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瓶拨轮(1)的槽距小于灯检转盘(2)的槽距,所述输瓶拨轮(1)与灯检转盘(2)之间设有输瓶螺杆(3)及辅助拨轮(4),所述输瓶拨轮(1)的瓶体依次经过输瓶螺杆(3)、辅助拨轮(4)进入灯检转盘(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检装置,包括输瓶拨轮(I)及灯检转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瓶拨轮(I)的槽距小于灯检转盘(2 )的槽距,所述输瓶拨轮(I)与灯检转盘(2 )之间设有输瓶螺杆(3 )及辅助拨轮(4 ),所述输瓶拨轮(I)的瓶体依次经过输瓶螺杆(3 )、辅助拨轮(4 )进入灯检转盘(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瓶螺杆(3)的螺槽(31)与输瓶拨轮(I)的拨槽在所述输瓶拨轮(I)的出瓶端交接配合,所述输瓶螺杆(3)的螺槽(31)与辅助拨轮(4)的拨槽在所述辅助拨轮(4)的进瓶端交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瓶螺杆(3)的输瓶方向与输瓶拨轮(I)在出瓶口(11)的切线方向平行;所述输瓶螺杆(3)的输瓶方向与辅助拨轮(4)在进瓶口(41)的切线方向平行。4.一种双灯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灯检装置,所述两组灯检装置对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灯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瓶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紫林毛镇华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