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358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它包括粘接为一体的鞋面和鞋底主体,该鞋面设有起束缚作用的加固圈,该加固圈包绕鞋面的鞋口,且鞋面的鞋眼贯穿该加固圈。该加固圈的设置能够将鞋面鞋口周围施加作用力,使得鞋口周围被拉起、束缚,进而防止鞋面松散,从而能够很好地支撑起鞋面,使得鞋面看起来更坚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鞋,特别是指一种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鞋子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鞋面的表面很多采用皮制材料包覆,鞋面的鞋面皮层的厚度多为1.0~1.5毫米,然而这样的厚度常不能很好地支撑鞋面,使得鞋面呈现出软塌塌的形态,既不美观,长久使用也容易使得鞋面出现折痕,影响鞋面的使用寿命。此外,现有的鞋子的透气渠道多是通过鞋面透气,而鞋底则基本不具备透气功能。然而,在鞋子的穿着过程中,足底与鞋垫多紧密接触,且在足部的压制下,鞋垫与鞋底的接触也较为紧密,该区域通风效果很不理想,这就使得鞋垫吸收的汗液很难从鞋面的透气通道及时排出,影响鞋子穿着舒适性;而这样的鞋子在洗涤后也较不易晾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以克服现有的大多数鞋面支撑力度不够,难以支撑鞋面的,鞋面容易出现折痕,影响鞋面美观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它包括粘接为一体的鞋面和鞋底主体,该鞋面设有起束缚作用的加固圈,该加固圈包绕鞋面的鞋口,且鞋面的鞋眼贯穿该加固圈。更进一步地:上述鞋底主体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的内端延伸至鞋底主体顶面,通孔的外端延伸至鞋底主体的侧壁上。通孔内端端口配设有透气网,透气网封盖该内端端口。上述透气网为铁丝网或者尼龙网布。上述透气网固定装配于连接片层,该连接片层与上述鞋底主体顶面固定连接。上述鞋底主体设有12个所述通孔,12个通孔分两列呈线性排布,鞋底主体左右侧壁分别分布有6个呈线性均匀排布的通孔外端。上述通孔由外向内倾斜向上延伸。上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或者圆形。上述通孔内配设有止回机构,该止回机构用于防止液体由通孔外端流进通孔内端。上述止回机构包括安装座、止回塞,该安装座与上述通孔的内壁密封连接;安装座设有通气孔和限位座;该止回塞由连接为一体的塞体、连接杆和限位头构成,该连接杆贯穿该通气孔和该限位座,该塞体设于连接杆的外端,该塞体用于封盖该通气孔,该限位头设于该连接杆的内端,该限位座用于限定该限位头向外运动的行程。上述通孔内设有放大腔,该放大腔设于上述止回机构的内侧。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加固圈的设置能够将鞋面鞋口周围施加作用力,使得鞋口周围被拉起、束缚,进而防止鞋面松散,从而能够很好地支撑起鞋面,使得鞋面看起来更坚挺。另外,该鞋底主体上的通孔的设置既能使鞋垫与鞋底的叠合面直接与外界通气,及时将汗液或者鞋腔内的水分由该通孔排出,洗涤后的鞋子在晾晒时,进入鞋腔内的空气可以直接由通孔排出,为空气的流通构建通道,这有利于快速风干鞋腔内水分;该通孔的外端设置在侧壁上,这样的结构使得鞋底在收到冲击力时,通孔横向延伸的部分变形相对实心部分会更灵活,冲击力也会在通孔形变的过程中得到分散,从而降低冲击力对足部的伤害,达到更好的缓冲保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运动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鞋底主体沿宽度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A的放大图。图4为设有放大腔的鞋底沿宽度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它包括粘接为一体的鞋面3和鞋底主体1,该鞋面2设有起束缚作用的加固圈21,该加固圈21包绕鞋面的鞋口20,且鞋面2的鞋眼22贯穿该加固圈21。该加固圈21的设置能够将鞋面2鞋口20周围施加作用力,使得鞋口20周围被拉起、束缚,进而防止鞋面2松散,从而能够很好地支撑起鞋面2,使得鞋面2看起来更坚挺。另外,参照图1、图2、图3,上述鞋底主体设有12个通孔,12个通孔分两列沿鞋底主体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布,每一该通孔的内端延伸至鞋底主体顶面,通孔的外端延伸至鞋底主体的侧壁上,即鞋底主体左右侧壁分别分布有6个呈线性均匀排布的通孔外端。上述通孔由外向内倾斜向上延伸;通孔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或者圆形。该通孔的设置既能使鞋垫与鞋底的叠合面直接与外界通气,及时将汗液或者鞋腔内的水分由该通孔排出,洗涤后的鞋子在晾晒时,进入鞋腔内的空气可以直接由通孔排出,为空气的流通构建通道,这有利于快速风干鞋腔内水分;另外,该通孔的外端设置在侧壁上,这样的结构使得鞋底在收到冲击力时,通孔横向延伸的部分变形相对实心部分会更灵活,冲击力也会在通孔形变的过程中得到分散,从而降低冲击力对足部的伤害,达到更好的缓冲保护功能。另外,继续参照图1、图2、图3,上述通孔内端端口配设有透气网,透气网封盖该内端端口。上述透气网为铁丝网或者尼龙网布。上述透气网固定装配于连接片层,该连接片层与上述鞋底主体顶面固定连接。此外,参照图2、图3、图4,上述通孔内配设有止回机构,该止回机构用于防止液体由通孔外端流进通孔内端。该止回机构包括安装座、止回塞,该安装座与上述通孔的内壁密封连接;安装座设有通气孔和限位座;该止回塞由连接为一体的塞体、连接杆和限位头构成,该连接杆贯穿该通气孔和该限位座,该塞体设于连接杆的外端,该塞体用于封盖该通气孔,该限位头设于该连接杆的内端,该限位座用于限定该限位头向外运动的行程。继续参照图4,通孔内设有放大腔,该放大腔设于上述止回机构的内侧。该止回机构的工作方式为:由于通孔的外端具备一定的倾斜度,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通常止回塞自动处于开启状态;当鞋底遇到有水或者其它液态的场合,当液体由通孔外端进入时,水压会带动止回塞向内移动进而封闭通气孔,使液体不能进入到通孔内端;而放大腔的设置则能够存储一定量的进入通孔的液体,使得液体不会进入鞋腔内,而鞋底离开水面时,止回塞就会自动打开,放大腔内蓄积的水就会自动排出。另外,为防止止回塞不能及时封盖通气孔,可以在限位头和限位座之间设置压簧,使得止回塞通常处于封盖通气孔状态;此时,当足部踏压鞋垫,鞋垫向鞋底传递作用力并与其顶面紧密连接,该作用力压缩放大腔,放大腔内的气压增大进而将止回塞推出,放大腔与外界连通,从而达到透气效果,该结构方式还能主动将鞋腔内的气体排出,促使鞋腔内的空气循环,更有利于保持鞋腔内的干燥,起到抑菌作用,有利于足部的卫生健康。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包括粘接为一体的鞋面和鞋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设有起束缚作用的加固圈,该加固圈包绕鞋面的鞋口,且鞋面的鞋眼贯穿该加固圈。

【技术特征摘要】
1.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包括粘接为一体的鞋面和鞋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设有起束缚作用的加固圈,该加固圈包绕鞋面的鞋口,且鞋面的鞋眼贯穿该加固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的内端延伸至鞋底主体顶面,通孔的外端延伸至鞋底主体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端端口配设有透气网,透气网封盖该内端端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网为铁丝网或者尼龙网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网固定装配于连接片层,该连接片层与所述鞋底主体顶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面更为挺立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设有12个所述通孔,12个通孔分两列呈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成李方伟陈宗荣林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