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报警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868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报警方法和装置:获取用户设置的组合规则;当每接收到一条报警时,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能够和已有的任一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如果不能,则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为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需的一个报警,如果是,则新建一个待匹配队列,并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该新建的待匹配队列中;如果能,则在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能够进行组合的待匹配队列中之后,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是否可以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如果是,则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并提示给用户。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案,能够减少误报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报警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报警是指利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对视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某些事件发出报警。其中,视频智能分析技术是指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相关方法,基于内容对视频进行分析处理的技术。图1为现有智能报警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前端报警设备、报警管理服务器以及客户端;其中,前端报警设备利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产生报警,并发送给报警管理服务器;报警管理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各报警分别通过客户端提示给用户。由于现有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局限性,误报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情况下,误报甚至比正确的报警还要多,从而给用户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方法和装置,能够减少误报的发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报警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置的组合规则;当每接收到一条报警时,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能够和已有的任一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如果不能,则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为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需的一个报警,如果是,则新建一个待匹配队列,并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该新建的待匹配队列中;如果能,则在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能够进行组合的待匹配队列中之后,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是否可以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如果是,则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并提示给用户。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组合规则,并发送给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每接收到一条报警时,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能够和已有的任一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如果不能,则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为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需的一个报警,如果是,则新建一个待匹配队列,并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该新建的待匹配队列中;如果能,则在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能够进行组合的待匹配队列中之后,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是否可以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如果是,则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并提示给用户。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案,只有当多个预定报警均发生,按照组合规则可以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时,才会将该条组合报警提示给用户,即才会向用户进行报警,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一样,每生成一条报警则会提示给用户,从而减少了误报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智能报警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智能报警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智能报警装置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假设一幢建筑物有一个入口A,里面有两个通道分别通往B处和C处,用户非常关注在C处出现的人,希望在有人出现时能够得到提示,相应地,用户可在C处进行区域入侵的检测;但是C处的场景比较复杂,如照明经常变化,因此经常会有误报发生。假设到达C处必须要经过入口A,而且行人不太可能在入口A到C处的通道中逗留,那么,可保持C处的区域入侵检测不变,并额外在入口A处进行区域入侵检测;这样,如果入口A处发生了报警,在较短时间内C处也发生了报警,则提示给用户,如果仅是入口A处发生了报警,则无需提示给用户。相比于仅在C处进行区域入侵检测的方式,同时在入口A处和C处进行区域入侵检测的方式能够明显地减少误报的发生。本专利技术即基于上述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智能报警方案,即:获取用户设置的组合规则;当每接收到一条报警时,根据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能够和已有的任一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如果不能,但根据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为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需的一个报警,则新建一个待匹配队列,并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该新建的待匹配队列中;如果能,则在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能够进行组合的待匹配队列中之后,根据组合规则确定该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是否可以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如果是,则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并提示给用户。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智能报警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1:获取用户设置的组合规则。组合规则的个数可为一个以上,即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仅设置一个组合规则,或同时设置多个组合规则。组合规则可用于限定:当预定的多个报警均发生时,则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述“多个报警”的具体个数以及每个报警的具体内容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即可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步骤22:当每接收到一条报警时,根据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能够和已有的任一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如果否,则执行步骤23,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6。当存在多个待匹配队列时,可按照预定顺序,依次将该条报警与每个待匹配队列进行匹配,即针对每个待匹配队列,分别确定该条报警是否能够和该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一旦确定能够进行组合,则可不再进行后续匹配,而是执行步骤26,如果该条报警和每个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均不能进行组合,则执行步骤23。步骤23:根据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为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需的一个报警,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4,否则,执行步骤25。虽然该条报警和每个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均不能进行组合,但该条报警可能是某一个组合报警的开始,即该条报警可能可以和后续接收到的其它报警进行组合,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24,否则,执行步骤25。步骤24:新建一个待匹配队列,并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该新建的待匹配队列中,结束流程。本步骤中,新建一个待匹配队列,并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该新建的待匹配队列中,后续当陆续接收到可以和该报警进行组合的其它报警时,依次将其加入到该待匹配队列中。步骤25:按照预定方式对该条报警进行处理,结束流程。当每接收到一条报警时,如果确定该条报警不能与已有的任一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且该条报警不是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需的一个报警,则可按照现有方式,将该条报警单独提示给用户,或者,也可将该条报警进行保存,不提示给用户,后续用户如果需要,可查看所保存的该条报警。具体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由用户预先设定。步骤26: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能够进行组合的待匹配队列中。步骤27:根据组合规则确定该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是否可以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8,否则,结束流程。如果根据组合规则确定该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已经达到生成一条组合报警的条件,则可执行步骤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报警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设置的组合规则;当每接收到一条报警时,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能够和已有的任一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如果不能,则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为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需的一个报警,如果是,则新建一个待匹配队列,并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该新建的待匹配队列中;如果能,则在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能够进行组合的待匹配队列中之后,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是否可以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如果是,则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并提示给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设置的组合规则;
当每接收到一条报警时,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能够和已有的任
一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
如果不能,则根据所述组合规则,确定该条报警是否为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需的
一个报警,如果是,则新建一个待匹配队列,并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该新建的待匹配队
列中;
如果能,则在将该条报警加入到能够进行组合的待匹配队列中之后,根据所述组
合规则确定该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是否可以生成一条组合报警,如果是,则生成一条
组合报警,并提示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一条组合报警之后,进一步包括:删除该组合报警对应的待匹配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每间隔预定时长,则对各已有的待匹配队列进行一次轮询,
如果确定任一待匹配队列的建立时长大于预定阈值,则删除该待匹配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每接收到一条报警时,如果确定该条报警不能与已有的任
一待匹配队列中的报警进行组合,且该条报警不是生成一条组合报警所需的一个报警,
则将该条报警提示给用户,或者,将该条报警进行保存,不提示给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规则的个数为一
个以上。
6.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鸣杨永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