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6200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动定位机构,包括上导板、下导板、两压盖、两弹性滚子组件及定位轮,上、下导板及两压盖互相接合从而形成组件容纳空间,所述弹性滚子组件至于所述组件容纳空间中,所述弹性滚子组件包括可左右弹性摆动的滚子,定位轮的周边均匀设有若干对卡槽,同一对的两卡槽位于所述定位轮的同一直径上,两滚子分别卡设于同一对的两所述卡槽内,所述定位轮定位轮上设有转轴连接部。该转动定位机构根据叶片马达机构驱动力的启动及卸去,从而控制吸附转轴的转动及停止,使吸附转轴的转动角度及时间间隔更为精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礼品盒折合成型过程中,吸附模具将包装盒侧面纸、内侧纸板吸住并由吸附转轴带动作按指定角度及时间旋转运动从而实现折合及压边等工序。叶片马达机构按指定角度及时间断续地单向转动从而带动吸附转轴,而吸附转轴转动的时间间隔和角度会影响加工精度。针对以上问题,亟待一种转动定位机构,使叶片马达机构停止时,可以克服惯性立刻停止,使吸附转轴可以立刻停止转动,进而保证吸附转轴转动的时间间隔和角度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定位机构,使叶片马达机构停止时,可以克服惯性立刻停止,使吸附转轴可以立刻停止转动,进而保证吸附转轴转动的时间间隔盒角度的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转动定位机构,包括上导板、下导板、两压盖、两弹性滚子组件以及定位轮,所述上导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压盖的上端相接,所述下导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压盖的下端相接,所述上导板、下导板及两所述压盖之间形成组件容纳空间,所述弹性滚子组件包括弹簧、滚子、滚子固定块及至少两定位柱,所述滚子固定块置于所述组件容纳腔内的一侧,所述滚子固定块正对相应一侧的压盖的侧壁上开有弹簧固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弹簧固定孔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相应一侧的压盖弹性抵压,所述滚子固接于所述滚子固定块的前壁,所述滚子固定块开有横向且上下贯穿自身的导孔,所述定位柱垂直插接于所述导孔中,所述定位柱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导板及下导板固接,所述定位轮的周边均匀设有若干对卡槽,同一对的两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定位轮的同一直径上,两所述滚子分别卡设于同一对的两所述卡槽内,所述定位轮上设有转轴连接部。所述转轴连接部为凸设于所述定位轮的前端面的中部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的中部开有轴孔,所述轴孔的内侧壁凹陷设有轴键槽。所述滚子固定块的厚度等于所述组件容纳腔的高度。更有效防止滚子固定块移动时上下晃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转动定位机构根据叶片马达机构驱动力的启动及卸去,从而控制吸附转轴的转动及停止,使吸附转轴的转动角度及时间间隔更为精确。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转动定位机构第一角度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转动定位机构第二角度的结构图。 图3为本技术转动定位机构第三角度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转动定位机构的局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转动定位机构100包括上导板10、下导板20、两压盖30、两弹性滚子组件以及定位轮50。所述上导板10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压盖30的上端相接,所述下导板20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压盖30的下端相接,所述上导板10、下导板20及两所述压盖30之间形成组件容纳空间101。所述弹性滚子组件包括弹簧41、滚子42、滚子固定块43及至少两定位柱44。所述滚子固定块43置于所述组件容纳腔101内的一侧。所述滚子固定块43正对相应一侧的压盖30的侧壁上开有弹簧固定孔431。所述弹簧41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弹簧固定孔31内,所述弹簧41的另一端与相应一侧的压盖30弹性抵压。所述滚子42固接于所述滚子固定块43的前壁。所述滚子固定块43开有横向且上下贯穿自身的导孔432。所述定位柱44垂直插接于所述导孔432中,所述定位柱44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导板10及下导板20固接。所述定位轮50的周边均匀设有若干对卡槽51,同一对的两所述卡槽51位于所述定位轮50的同一直径上。两所述滚子42分别卡设于同一对的两所述卡槽51内。所述定位轮50上设有转轴连接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连接部为凸设于所述定位轮50 的前端面的中部的连接凸台52,所述连接凸台52的中部开有轴孔521,所述轴孔521的内侧壁凹陷设有轴键槽522。所述定位轮50上均匀设有两对卡槽51。所述卡槽51呈V型状。较佳者,所述转动定位机构100还包括后盖板60,所述后盖板60连接于所述上导板10、下导板20及两所述压盖30的后端。所述后盖板60上开有工艺孔61。所述滚子固定块43的厚度等于所述组件容纳腔101的高度。本技术转动定位机构100的转轴连接部与连接有吸附转轴的叶片马达机构的转子输出轴连接,叶片马达机构驱动转轴连接部转动从而带动定位轮50转动。当吸附转轴需要按指定时间间隔转到下一角度时,叶片马达机构驱动吸附转轴转动,定位轮50的扭矩力往外推开所述滚子42,滚子42推动滚子固定块43沿定位柱44往外运动,从而压缩弹簧41,当吸附转轴转至指定角度后,叶片马达机构驱动力卸去,此时,定位轮50的另一卡槽51刚好转至正对滚子42处,先前被压缩的弹簧41推动滚子固定块43外内运动从而将滚子42紧紧卡设于该卡槽51内。本技术转动定位机构根据叶片马达机构驱动力的启动及卸去,从而控制吸附转轴的转动及停止,使吸附转轴的转动角度及时间间隔更为精确。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动定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板、下导板、两压盖、两弹性滚子组件以及定位轮,所述上导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压盖的上端相接,所述下导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压盖的下端相接,所述上导板、下导板及两所述压盖之间形成组件容纳空间,所述弹性滚子组件包括弹簧、滚子、滚子固定块及至少两定位柱,所述滚子固定块置于所述组件容纳腔内的一侧,所述滚子固定块正对相应一侧的压盖的侧壁上开有弹簧固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弹簧固定孔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相应一侧的压盖弹性抵压,所述滚子固接于所述滚子固定块的前壁,所述滚子固定块开有横向且上下贯穿自身的导孔,所述定位柱垂直插接于所述导孔中,所述定位柱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导板及下导板固接,所述定位轮的周边均匀设有若干对卡槽,同一对的两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定位轮的同一直径上,两所述滚子分别卡设于同一对的两所述卡槽内,所述定位轮上设有转轴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板、下导板、两压盖、两弹性滚子组件以及定位轮,所述上导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压盖的上端相接,所述下导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压盖的下端相接,所述上导板、下导板及两所述压盖之间形成组件容纳空间,所述弹性滚子组件包括弹簧、滚子、滚子固定块及至少两定位柱,所述滚子固定块置于所述组件容纳腔内的一侧,所述滚子固定块正对相应一侧的压盖的侧壁上开有弹簧固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弹簧固定孔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相应一侧的压盖弹性抵压,所述滚子固接于所述滚子固定块的前壁,所述滚子固定块开有横向且上下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