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393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树脂60%~80%、纳米碳酸钙8%~12%、二异氰酸酯0.5%~2%、乙二醇1%~4%、复配型阻燃剂6%~20%、抗静电剂3%~5%、相容剂3%~8%、润滑分散剂0.5%~2%、抗氧剂0.1%~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二异氰酸酯与乙二醇在混合机中搅拌和加成聚合生成聚氨酯弹性体包覆在纳米碳酸钙表面,形成以纳米碳酸钙为核、弹性体为壳的核壳结构,使其发挥各自优点和对PE起到良好的协同增强增韧效果,而且加工性能好,成本低,处理工艺简单;同时对PE抗静电改性效果好,其表面电阻率可达108~1011Ω·m,对PE阻燃改性达UL94V-0级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地说是一种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
技术介绍
聚乙烯(PE)价格低廉,成型加工容易,而且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因而需求量大,应用面广,但其耐有机溶剂和抗静电性能不好、冲击韧性不足、易燃烧等缺点限制它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学性能优异、抗静电性能优良、阻燃效能高和加工性能好的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树脂60%?80%、纳米碳酸钙8%?12%、二异氰酸酯0.5%?2%、乙二醇1%?4%、复配型阻燃剂6%?20%、抗静电剂3%?5%、相容剂3%?8%、润滑分散剂0.5%?2%、抗氧剂0.1%?1%。 所述的复配型阻燃剂为聚2,6- 二溴亚苯基醚50wt%、次膦酸铝25wt%和氢氧化镁25wt%三者混合的复配物。 所述的抗静电剂为硬脂酸单甘酯、硬脂基三甲基季铵盐、硬脂酰胺丙基羟乙基季胺硝酸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树脂60%~80%、纳米碳酸钙8%~12%、二异氰酸酯0.5%~2%、乙二醇1%~4%、复配型阻燃剂6%~20%、抗静电剂3%~5%、相容剂3%~8%、润滑分散剂0.5%~2%、抗氧剂0.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树脂60%?80%、纳米碳酸钙8%?12%、二异氰酸酯0.5%?2%、乙二醇1%?4%、复配型阻燃剂6%?20%、抗静电剂3%?5%、相容剂3%?8%、润滑分散剂0.5%?2%、抗氧剂0.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型阻燃剂为聚2,6- 二溴亚苯基醚50wt%、次膦酸铝25wt%和氢氧化镁25wt%三者混合的复配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剂为硬脂酸单甘酯、硬脂基三甲基季铵盐、硬脂酰胺丙基羟乙基季胺硝酸盐、烷基双(α -羟乙基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马来酸酐接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阻燃改性和核壳结构增韧增强PE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分散剂为聚乙烯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欣展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