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霉气体报警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912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霉气体报警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三端稳压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敏传感器的电源端和输入端、可调电阻Ⅰ的一端、扬声器的一端连接,气敏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可调电阻Ⅱ的一端、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电阻Ⅰ的另一端与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定值电阻的一端连接,扬声器的另一端与可控硅的阳极连接,定值电阻的另一端与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检测到发霉气体时,马上向工作人员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排除故障;通过设计定时开关,可以使电路间歇工作从而节省资源;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霉气体报警电路,属于电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的储藏也越来越广泛。而食物的储藏过程中,容易导致发霉腐烂,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清理出发霉的部分,这就导致粮食、蔬菜、水果等逐渐地大面积地发霉变质。发霉变质的食物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污染空气,而且会造成极大的食物浪费。因此,当监测的食物出现霉变时,及时的发出报警信号在现有技术中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当报警电路处于不需要的状态,则不需要开启发霉气体报警电路,由此对发霉气体报警电路实行间歇式的检测则可以有效地节省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霉气体报警电路,以用于解决食物出现霉变时马上报警,同时解决高效利用资源进行检测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霉气体报警电路,包括变压器1、整流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管4、气敏传感器6、可调电阻Ⅰ7、电压比较器8、扬声器9、可控硅10、定值电阻11、可调电阻Ⅱ12;其中变压器1的初级线圈与电源连接,变压器1的次级线圈与整流桥堆2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堆2的输出端正极与电解电容3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3的正极又与三端稳压管4的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管4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敏传感器6的电源端和输入端、可调电阻Ⅰ7的一端、扬声器9的一端连接,气敏传感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可调电阻Ⅱ12的一端、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电阻Ⅰ7的另一端与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8的输出端与定值电阻11的一端连接,扬声器9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阳极连接,定值电阻1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控制极连接,整流桥堆2输出端负极、电解电容3的负极、三端稳压管4的接地端、可调电阻Ⅰ7的另一端、可调电阻Ⅱ12的另一端、可控硅10的阴极接地。所述三端稳压管4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敏传感器6的电源端和输入端、可调电阻Ⅰ7的一端、扬声器9的一端连接的导线上设有定时开关5;其中定时开关5的一端与三端稳压管4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开关5的另一端分别与气敏传感器6的电源端和输入端、可调电阻Ⅰ7的一端、扬声器9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10为单向可控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打开定时开关10,确定电路工作时间:电路工作过程中,当气敏传感器6未敏感到发霉气体时,气敏传感器6处于高阻状态,输出端没有电压输出,此时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处于低电位,其输出端也为低电位,可控硅10未导通,扬声器9不发出报警信号。当气敏传感器6接触到发霉气体时,其电导率增大,电阻值急剧下降,气敏传感器6输出端有电压输出,通过可调电阻Ⅰ7,可调电阻Ⅱ12来调整控制信号的临界工作点,使气敏传感器6的输出电压高于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电位,此时电压比较器8的输出端反转为高电位,可控硅10导通,扬声器9发出报警信号。本技术所述构成元件均为市售元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检测到发霉气体时,马上向工作人员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排除故障;通过设计定时开关,可以使电路间歇工作从而节省资源;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无定时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中有定时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图中各标号为:1为变压器、2为整流桥堆、3为电解电容、4为三端稳压管、5为定时开关、6为气敏传感器、7为可调电阻Ⅰ、8为电压比较器、9为扬声器、10为可控硅、11为定值电阻、12为可调电阻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发霉气体报警电路,包括变压器1、整流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管4、气敏传感器6、可调电阻Ⅰ7、电压比较器8、扬声器9、可控硅10、定值电阻11、可调电阻Ⅱ12;其中变压器1的初级线圈与电源连接,变压器1的次级线圈与整流桥堆2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堆2的输出端正极与电解电容3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3的正极又与三端稳压管4的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管4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敏传感器6的电源端和输入端、可调电阻Ⅰ7的一端、扬声器9的一端连接,气敏传感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可调电阻Ⅱ12的一端、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电阻Ⅰ7的另一端与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8的输出端与定值电阻11的一端连接,扬声器9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阳极连接,定值电阻1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控制极连接,整流桥堆2输出端负极、电解电容3的负极、三端稳压管4的接地端、可调电阻Ⅰ7的另一端、可调电阻Ⅱ12的另一端、可控硅10的阴极接地。所述可控硅10为单向可控硅。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发霉气体报警电路,包括变压器1、整流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管4、定时开关5、气敏传感器6、可调电阻Ⅰ7、电压比较器8、扬声器9、可控硅10、定值电阻11、可调电阻Ⅱ12;其中变压器1的初级线圈与电源连接,变压器1的次级线圈与整流桥堆2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堆2的输出端正极与电解电容3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3的正极又与三端稳压管4的输入端连接,气敏传感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可调电阻Ⅱ12的一端、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电阻Ⅰ7的另一端与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8的输出端与定值电阻11的一端连接,扬声器9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阳极连接,定值电阻1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控制极连接,整流桥堆2输出端负极、电解电容3的负极、三端稳压管4的接地端、可调电阻Ⅰ7的另一端、可调电阻Ⅱ12的另一端、可控硅10的阴极接地;定时开关5的一端与三端稳压管4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开关5的另一端分别与气敏传感器6的电源端和输入端、可调电阻Ⅰ7的一端、扬声器9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10为单向可控硅。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霉气体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1)、整流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管(4)、气敏传感器(6)、可调电阻Ⅰ(7)、电压比较器(8)、扬声器(9)、可控硅(10)、定值电阻(11)、可调电阻Ⅱ(12);其中变压器(1)的初级线圈与电源连接,变压器(1)的次级线圈与整流桥堆(2)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堆(2)的输出端正极与电解电容(3)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3)的正极又与三端稳压管(4)的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管(4)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敏传感器(6)的电源端和输入端、可调电阻Ⅰ(7)的一端、扬声器(9)的一端连接,气敏传感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可调电阻Ⅱ(12)的一端、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电阻Ⅰ(7)的另一端与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8)的输出端与定值电阻(11)的一端连接,扬声器(9)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阳极连接,定值电阻(1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控制极连接,整流桥堆(2)输出端负极、电解电容(3)的负极、三端稳压管(4)的接地端、可调电阻Ⅰ(7)的另一端、可调电阻Ⅱ(12)的另一端、可控硅(10)的阴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霉气体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1)、整流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管(4)、气敏传感器(6)、可调电阻Ⅰ(7)、电压比较器(8)、扬声器(9)、可控硅(10)、定值电阻(11)、可调电阻Ⅱ(12);其中变压器(1)的初级线圈与电源连接,变压器(1)的次级线圈与整流桥堆(2)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堆(2)的输出端正极与电解电容(3)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3)的正极又与三端稳压管(4)的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管(4)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敏传感器(6)的电源端和输入端、可调电阻Ⅰ(7)的一端、扬声器(9)的一端连接,气敏传感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可调电阻Ⅱ(12)的一端、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电阻Ⅰ(7)的另一端与电压比较器(8)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8)的输出端与定值电阻(1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王景王鹏飞何娇张云龙燕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