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挂逆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720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01:37
一种外挂逆转器,包括逆转器、制动构件和制动器,所述的逆转器并行外挂和内嵌于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半轴侧,逆转器的左、右取力齿分别与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左、右半轴上的末端齿啮合,所述的制动构件通过软轴、拨叉与制动器或制动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实现履带底盘原地转向,避免农机田间转向侧扫泥浆,保护平整耕田,而且不增加农机成本和价格,改进已服役农机,提高现役农机性能,是一种易制造、易装配、适应性好的创新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农机履带底盘零半径转向的外挂逆转器,适用于履带式收割机、履带式拖拉机、履带式旋耕机及农用自走式履带底盘机械的原地转向。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双季稻区水田快速耕整、保护水田泥底层不被破坏的问题,近年市场上涌现出履带式旋耕机,和轻型履带拖拉机,有效解决了保护性耕作问题。但履带式旋耕机、轻型履带拖拉机和履带式收割机一样,田间转向侧扫泥浆,这既增大转向力矩,又使田块难耕平整。多年来为解决这一难题,在收割机底盘上通过双功率流转向技术使两履带正反转,以实现履带底盘的原地转向。这种技术方案使机具成本大幅增加,农机价格增加,况且,已服役机具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外挂逆转器,通过连接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实现履带底盘原地转向,避免农机田间转向侧扫泥浆,保护平整耕田,而且不增加农机成本和价格,改进已服役农机,提高现役农机性能,是一种易制造、易装配、适应性好的创新产品。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挂逆转器,包括逆转器、制动构件和制动器,所述的逆转器并行外挂和内嵌于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半轴侧,逆转器的左、右取力齿分别与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左、右半轴上的末端齿啮合,所述的制动构件通过软轴、拨叉与制动器或制动轴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逆转器为壳体内安装有动轴系齿轮传动结构和制动系齿轮传动结构,所述的动轴系齿轮传动结构包括取力齿、锥齿、行星齿、齿圈、行星架和主轴,取力齿与锥齿通过端面齿轴向固装为一体,左、右取力齿和左、右锥齿分别固装在主轴左右端,行星齿转动装设于行星架上,行星架外固装有齿圈,内固装有主轴,主轴通过轴承滚动装设于壳体上;所述的制动系齿轮传动结构为制动齿与齿圈常连啮合结构或制动齿与齿圈常分啮合结构;所述的制动齿与齿圈常连啮合结构为:制动轴转动装设于壳体上,制动轴上固装制动齿,制动轴轴端固装有制动器的转动端,制动器的固定端固装于壳体上;所述的制动齿与齿圈常分啮合结构为:制动轴上开设有拨叉滑动槽,拨叉滑动装设其内,制动轴中心内孔固定装设有与拨叉固连的软轴,制动轴上滑动装设有制动齿和复位簧,制动轴两轴伸固定装设于壳体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制动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踏板、软轴和拨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制动齿与齿圈常连啮合结构中,制动轴的两端轴伸内藏于壳体内或外伸于壳体外,与之相对应,制动器则成为内装制动器或外装制动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履带式农机变速箱位于履带式农机底盘上,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内装有转向离合器,两半轴上固装的末端齿通过左右双联齿或多级齿轮副分别与离合器的左右滑动齿啮合。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1)在履带式农机底盘上的变速箱行走系动力输出端并行内嵌或外挂一逆转器;2)本技术的逆转器通过变速箱左右半轴齿轮取力;3)本技术的逆转器包括一动轴系齿轮传动结构和一制动系齿轮传动结构,可绕半轴中心线平行挂接于不同位置;4)本技术的履带式农机底盘上的变速箱中含有离合转向装置。本技术与现有履带式农机原地转向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效果是:(1)适应所有变速箱内含有离合转向装置的履带底盘;(2)不改变现有变速箱结构,逆转器易制造,易装配,无需改变原有产品结构及生产工艺,适应不同型号产品,创新产品成本低;(3)能用于已服役机具的改进,提高现役农机的性能;(4)避免履带式农机转向侧扫泥浆,保持田块耕地平整;(5)采用本技术实现农机履带底盘原地转向,转向力矩小,功耗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变速箱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常分式逆转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常连式逆转器结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逆转器,11-取力齿,12-锥齿,13-行星齿,14-齿圈,15-制动齿,16-行星架,17-主轴,18-制动轴,19-壳体,110-复位簧,2-制动构件,21-软轴,22-拨叉,23-踏板,24-制动臂,3-变速箱,31-动力齿,32-离合器,33-滑动齿,34-双联齿,35-末端齿,36-半轴,37-履带驱动轮,38-转向臂,4-制动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连接变速箱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包括:逆转器1,制动构件2,变速箱3,制动器4。所示逆转器1由取力齿11,锥齿12,行星齿13,齿圈14,制动齿15,行星架16,主轴17、制动轴18,壳体19,复位簧110组成,逆转器1并行外挂和内嵌于 变速箱3内,其取力齿11与固装于半轴36端的末端齿35啮合;所述变速箱3位于收割机、自走式履带旋耕机和轻型履带拖拉机底盘上,变速箱3内装设有动力齿31,离合器32,滑动齿33,双联齿或多级齿轮副34,末端齿35,半轴36,履带驱动轮37,转向臂38,制动器。两固装于半轴36端的末端齿35通过左右双联齿或多级齿轮副34分别与离合器32的左右滑动齿33啮合。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逆转器1有两种实施例结构形式。由取力齿11,锥齿12,行星齿13,齿圈14,行星架16,主轴17装设成动轴系齿轮传动结构,取力齿11与锥齿12通过端面齿轴向固装为一体,并分别固装在主轴17左右端,行星齿13转动装设于行星架上;所述行星架16外固装有齿圈14,内固装有主轴17,主轴17通过轴承滚动装设于壳体19上;这种结构通过锁定齿圈14,可使当前差速传动转换成行星齿轮传动;本技术的逆转器有常连、常分两种啮合形式,所述常连式如图1所示,制动轴18转动装设于壳体上,制动轴上固装制动齿15,轴端固装有制动器4的转动端,所述制动器4固定端固装于壳体19上,制动轴18两端轴伸可根据所述制动器4的结构内藏或外伸,达到内装或外装制动器4的目的。所述常分式如图2所示,制动轴18上开设有拨叉滑动槽,拨叉22滑动装设其内;制动轴18中心内孔固定装设有与拨叉22固连的软轴21,制动轴18上滑动装设有制动齿15、复位簧110,制动轴两轴伸固定装设于壳体19上,这种常分式用于离合器32之后至半轴36上装设有制动器的变速箱。如图1、图3所示:动力源经变速箱动力齿31输入,与动力齿31外啮合的离合器32带动与其内啮合的左右滑动齿33转动,并经双联齿34带动固装于半轴36上的末端齿35、半轴36,履带驱动轮37同向转动,此时履带底盘为直行态。右转向时,按图示方向施力于右转向臂38,右滑动齿33与离合器32分离,右双联齿34动力被切断;这时,变矩动力由左滑动齿33,左双联齿34,左末端齿35传递至左半轴36,带动左履带驱动轮37正向转动,逆转器1的左取力齿11,左锥齿12同时被左末端齿35带动。如图3,当踩下踏板23时,通过软轴21拉动制动臂24与之固连的拨叉22施力于制动器4,至使制动轴18减速或锁定,固装于制动轴18上的制动齿15及与之啮合的齿圈14随即被减速或锁定。固装在行星架上的齿圈14被减速时,左右锥齿12互为差速转动;齿圈14被锁定时,左锥齿12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挂逆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转器、制动构件和制动器,所述的逆转器并行外挂和内嵌于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半轴侧,逆转器的左、右取力齿分别与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左、右半轴上的末端齿啮合,所述的制动构件通过软轴、拨叉与制动器或制动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挂逆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转器、制动构件和制动器,所述的逆转器并行外挂和内嵌于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半轴侧,逆转器的左、右取力齿分别与履带式农机变速箱左、右半轴上的末端齿啮合,所述的制动构件通过软轴、拨叉与制动器或制动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逆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转器为壳体内安装有动轴系齿轮传动结构和制动系齿轮传动结构,所述的动轴系齿轮传动结构包括取力齿、锥齿、行星齿、齿圈、行星架和主轴,取力齿与锥齿通过端面齿轴向固装为一体,左、右取力齿和左、右锥齿分别固装在主轴左右端,行星齿转动装设于行星架上,行星架外固装有齿圈,内固装有主轴,主轴通过轴承滚动装设于壳体上;所述的制动系齿轮传动结构为制动齿与齿圈常连啮合结构或制动齿与齿圈常分啮合结构;所述的制动齿与齿圈常连啮合结构为:制动轴转动装设于壳体上,制动轴上固装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群周志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星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