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飞宫专利>正文

一种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321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杯子,包括内管、内径大于内管外径的外管、杯口、杯底,所述内管和外管上端均与杯口相连接且下端均与杯底相连接,所述杯底为加厚结构,所述内管、外管、杯口、杯底均为玻璃制成。通过内管和外管上端均与杯口连接且下端均与杯底连接,使内管受到杯底的支撑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克服现有的将内层杯体设置在相对外层杯体悬空的位置导致内层杯体容易受力断裂的情况;通过将杯底设置为加厚结构,能够在为内管和外管提供有效支撑防止内管上端从杯口断裂的情况,采用加厚的杯底结构,能够使杯底更加牢固,不容易损坏,采用加厚的杯底结构能够使杯底重量增加,使其放置在桌面上时不容易倾倒,进而相比现有杯子结构不容易摔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_种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杯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单层杯子,没有隔热功能,容易烫手,而具有双层杯体的杯子由于均具有双层的杯底结构,内层的杯底相对外层的杯底处于悬空状态,装水之后内层杯体在杯口处容易断裂,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子,能够改善上述问题,通过将采用内管和外管形成双层杯体结构,能够有效防烫,通过将内管和外管采用同一杯底结构,同时采用加厚杯底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内管与杯口连接处容易断裂的问题。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杯子,包括内管、内径大于内管外径的外管、杯口、杯底,所述内管和外管上端均与杯口相连接且下端均与杯底相连接,所述杯底为加厚结构。 本技术通过将杯体设置为双层单底结构,能够克服现有的单层杯体烫手的缺陷,同时也能够克服现有的双层双底的杯体结构的内层结构容易在杯口处发生断裂造成无法使用的问题,通过将内管和外管均分别与杯口和杯底相连接,能够使内管得到有效的支撑力,使其内部盛放内容物之后,不会因为内容物的向下的力作用而导致内管与杯口连接处发生断裂,进而能够长期使用,不会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杯口上设置有杯盖。通过设置杯盖,能够方便本技术的携带,使杯体封闭。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杯口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杯盖与杯口螺纹连接。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杯口与杯盖,能够方便杯口的封闭,同时,螺纹连接的杯盖能够方便操作。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杯盖内壁上设置有密封胶圈。通过设置密封胶圈,能够在将杯盖旋紧在杯口上之后,使杯盖相对杯口密封,进而不会漏水。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杯口外壁上端设置有环状凸缘,所述杯盖卡装于该环状凸缘上使杯口封闭。通过在杯口外壁上端设置环状凸缘,并将杯盖套在环状凸缘上使杯口封闭,环状凸缘的设置工艺简单,并且能够更加方便清洗。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杯口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杯盖下端外壁与杯口螺纹连接。通过在杯口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可以使杯口外壁与杯体外壁直径相等,进而能够使杯体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外管外壁下部设置有螺纹,在所述杯底下部设置有与外管螺纹连接的底座。通过设置底座,能够在将杯体放置在水平面上时,使底座首先接触其他平面,进而能够有效保护杯底结构,同时,增加底座结构,能够使杯体下部重量增加,进而在杯体摔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由于杯体下部重量更大而使底座首先着地,进而能够有效保护杯底。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杯口内壁下部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凸缘,在所述环状凸缘上卡装有滤网。通过设置滤网,能够方便浸泡茶叶。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内管外壁上设置有可逆热变色材料层。由于可逆热变色材料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颜色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并且在温度恢复之后能够恢复原有颜色,因此,在内管外壁设置可逆热变色材料,能够使可逆热变色材料根据内容物温度的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因而能够起到指示温度的效果。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技术通过设置内管和外管,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杯体结构,能够克服现有的单层杯子容易烫手的缺陷; (2)本技术通过内管和外管上端均与杯口连接且下端均与杯底连接,使内管受到杯底的支撑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克服现有的将内层杯体设置在相对外层杯体悬空的位置导致内层杯体容易受力断裂的情况,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杯子的使用寿命; (3)本技术通过将杯底设置为加厚结构,能够在为内管和外管提供有效支撑防止内管上端从杯口断裂的情况,同时,采用加厚的杯底结构,能够使杯底更加牢固,不容易损坏,采用加厚的杯底结构能够使杯底重量增加,使其放置在桌面上时不容易倾倒,进而相比现有杯子结构不容易摔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单层杯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双层杯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双层杯体内层断裂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种杯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种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种杯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种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三种杯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三种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底座结构不意图; 图11为图10剖视图。 其中:101—内管;102—外管;103—杯口 ;104—螺纹;105—杯底;106—杯盖;107—环状凸缘;108—底座;109—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由于现有的单层结构的玻璃杯子在盛放热水时容易烫手,因而部分杯子采用双层的结构。双层结构具有防烫的效果,但是由于现有工艺的限制,现有的双层杯体包括一个内层杯体和内径稍大于内层杯体外径的外层杯体,两层杯体的底部相互悬空不连接的双层双底结构,两层杯体通过杯口处连接,使用过程中内层杯体容易在杯口处发生断裂,继而无法再继续使用。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层单底杯体结构的杯子,内层与外层上端通过杯口103连接,下端通过一个加厚的杯底105结构连接,通过设置为双层杯体,能够有效防烫,通过将杯底设置为加厚结构并且使内管101与外管102采用同一个杯底105结构,在内管101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内管101发生断裂的状况。 如图3-11所示,本实施例为了改善现有的杯体结构存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杯子,包括内管101、内径大于内管101外径的外管102、杯口 103、杯底105,所述内管101和外管102上端均与杯口 103相连接且下端均与杯底105相连接,所述杯底105为加厚结构,所述内管101、外管102、杯口 103、杯底105均为玻璃制成。 本实施例中,使用直径不等的内管101和外管102构成内外两层杯体,因而在盛放热水时,不会出现现有的单层杯体烫手的情况,同时,采用双层杯体,能够使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不容易摔坏;通过将使内管101和外管102采用同一个杯底105结构,能够节省材料,同时,由于不再采用现有的内层杯体的底部相对外层杯体的底部悬空的状态,因而内管101与外管102采用同一个杯底105能够为内管提供有效的支撑力,即内管101与杯口103实际构成一个整体的杯体结构,使得内管在受力时,向下的力不会完全位于内管101与杯口 103连接处,向下的力直接作用于杯底105上,因而能够避免内管101与杯口 103连接处发生断裂,有效提高整个杯体的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杯底105为加厚结构,使整个杯体成为一个具有加厚杯底105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安全,同时,增加杯体下部的重量,使得使用过程中杯体不容易倾倒,进而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101、外管102、杯口 103、杯底105均为玻璃制成,能够使杯体结构更加健康环保,相比现有的塑料制的杯子,不会有有害物质析出,相比现有的不锈钢制杯子,成本相对更低。同时,采用玻璃制成,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内径大于内管外径的外管、杯口、杯底,所述内管和外管上端均与杯口相连接且下端均与杯底相连接,所述杯底为加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内径大于内管外径的外管、杯口、杯底,所述内管和外管上端均与杯口相连接且下端均与杯底相连接,所述杯底为加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口上设置有杯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口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杯盖与杯口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盖内壁上设置有密封胶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口外壁上端设置有环状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飞宫
申请(专利权)人:胡飞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