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厚筏板施工的型钢支墩及其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266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厚筏板施工的型钢支墩及其阀板,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型钢支墩由型钢制作的横梁与立柱,以及支承钢板和连接钢筋构成,所述横梁围成一或两个矩形框,各横梁的连接点下设有所述立柱,且立柱和横梁之间,以及立柱底部均设有所述支撑钢板,相邻立柱之间还设有所述连接钢筋;筏板包括均匀排列的若干组型钢支墩,分别设于型钢支墩顶部和底部的双向钢筋网,以及连接相邻型钢支墩的连接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刚度及稳定性更易满足要求,成本更低,施工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超厚筏板的施工。
技术介绍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现代建筑为满足需求,多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必然伴随超厚筏板基础,且基础配筋量大,钢筋自重较重,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筏板超厚,钢筋自重较重,往往施工进度缓慢,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某些工程筏板厚度超过4m,局部甚至6m左右,钢筋自重达到200KG/m2左右。现有技术的常规做法通常都是搭设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铺设跳板、焊接钢筋马镫铁支撑钢筋,最后拆除满堂脚手架。由于筏板超厚,满堂架体搭设高度高,且为扣件式连接,如扣件紧固施工不够仔细,容易形成架体失稳、垮塌的安全事故;且施工进度缓慢。焊接钢筋马镫铁,一般为1*1m梅花型布置,措施钢筋用钢量大,且马镫铁不能与主筋电焊容易损伤主筋,同时筏板超厚,钢筋马镫铁受力会压杆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超厚筏板施工的型钢支墩及其筏板,其刚度及稳定性更易满足要求,成本更低,施工效率更高。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超厚筏板施工的型钢支墩,其特征在于:由型钢制作的横梁与立柱,以及支承钢板和连接钢筋构成,所述横梁围成一或两个矩形框,各横梁的连接点下设有所述立柱,且立柱和横梁之间,以及立柱底部均设有所述支撑钢板,相邻立柱之间还设有所述连接钢筋。一种前述型钢支墩制备的筏板,包括均匀排列的若干组型钢支墩,分别设于型钢支墩顶部和底部的双向钢筋网,以及连接相邻型钢支墩的连接钢筋。作为选择,还包括设于型钢支墩顶部、双向钢筋网下,连接相邻型钢支墩的附加钢筋。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技术,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工作过程为: 一种前述筏板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预先整体加工完成型钢支墩;2)完成底部的双向钢筋网绑扎;3)直接吊装、定位型钢支墩;4)安装型钢支墩间的连接钢筋;5)完成附加钢筋安装;6)完成顶部的双向钢筋网绑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型钢替代钢筋作为马镫,刚度及稳定性容易满足要求,且整体结构更为简单、可靠,成本更低;施工上,整体预制型钢支墩,然后吊装安装,施工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单矩形框的型钢支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双矩形框的型钢支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筏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横梁、2为立柱、3为支承钢板、4为连接钢筋、5为双向钢筋网、6为附加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参考图1、2所示,一种用于超厚筏板施工的型钢支墩,由型钢制作的横梁1与立柱2,以及支承钢板3和连接钢筋4构成,横梁1围成一或两个矩形框,各横梁1的连接点下设有立柱2,且立柱2和横梁1之间,以及立柱2底部均设有支撑钢板3,相邻立柱2之间还设有连接钢筋4。参考图3所示,前述型钢支墩制备的筏板,包括均匀排列的若干组型钢支墩,分别设于型钢支墩顶部和底部的双向钢筋网5,以及连接相邻型钢支墩的连接钢筋4,还包括设于型钢支墩顶部、双向钢筋网5下,连接相邻型钢支墩的附加钢筋6。前述筏板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预先整体加工完成型钢支墩;2)完成底部的双向钢筋网绑扎;3)直接吊装、定位型钢支墩;4)安装型钢支墩间的连接钢筋;5)完成附加钢筋安装;6)完成顶部的双向钢筋网绑扎。以某工程为例:一、筏板钢筋支架统计:二、支架详情:A型支架:横梁为14#工字钢,立柱为16#(14#)工字钢。按支架平面尺寸分为:A1(6m×2.4m×h),A2(2.2m×2.2m×h),A3(3.2m×3.2m×h),A4(3.2m×2.8m×h),A5(2.5m×2.5m×h)。B型支架:横梁为14#工字钢,立柱为16#(14#)工字钢。按支架平面尺寸分为:B1(6m×3.2m×h),B2(3.2m×3.2m×h),B3(2.2m×2.2m×h),B4(6m×2.4m×h)。注:h=筏板厚度(6200,5700,4000,3500,2600)—上下保护层厚度(底部50,顶部25)—底部双向钢筋直径(32×2)—上下钢板厚度(5×2)—顶部双向钢筋直径(32×2)—附加钢筋直径(25)—14#工字钢高度(140),单位mm。三、取得的效果:社会效益:型钢支墩具有可靠稳定性,可在筏板钢筋施工前预先加工完成,在筏板底部钢筋绑扎完成后由塔机直接吊装、定位。为了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我们的施工效率,通过对钢筋支撑架进行优化,减少了施工体量及劳动力配置、缩短了筏板基础施工周期15天。经济效益:如采用常规做法:按照设计图纸,采用L型撑铁,撑铁为三级钢直径为32mm,间距为@600*600梅花布置,共计用钢274t,每吨单价为3800元;型钢支墩工字钢用钢量为:73t,每吨单价为3700元。故节约274t×3800元/t-73t×3700元/t=77.11万元;同时还节约了满堂脚手架的搭拆费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超厚筏板施工的型钢支墩,其特征在于:由型钢制作的横梁与立柱,以及支承钢板和连接钢筋构成,所述横梁围成一或两个矩形框,各横梁的连接点下设有所述立柱,且立柱和横梁之间,以及立柱底部均设有所述支撑钢板,相邻立柱之间还设有所述连接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厚筏板施工的型钢支墩,其特征在于:由型钢制作的横梁与立柱,以及支承钢板和连接钢筋构成,所述横梁围成一或两个矩形框,各横梁的连接点下设有所述立柱,且立柱和横梁之间,以及立柱底部均设有所述支撑钢板,相邻立柱之间还设有所述连接钢筋。
2.一种由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柱明黄玉祥彭舸刘畅刘彦杨勇何志忠张丽何启李靖伟王思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