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153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排列的第一麻纤维层、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聚氨酯泡沫层、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第二麻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和/或所述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为热熔胶膜。采用亚麻纤维毡层取代传统牛皮纸,具有可回收利用,强度更高,延伸性更好的优点。高分子改性胶膜取代传统胶水,气味更低、VOC低,更加环保。且其制备工艺可以一次复合成型,实现连续化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品率高。并且整个麻纤复合板的刚性好,安装在内饰顶棚上层,使得顶棚的强度更高,特别针对单天窗、双天窗的顶棚,有效的防止震动,更好的起到隔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板,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汽车内饰用复合板多采用牛皮纸+胶水+DVD泡沫+胶水+牛皮纸的工艺,此工艺通过在DVD泡沫上人工涂胶或自动喷胶、辊胶,通过裁剪牛皮纸,再手动铺设,抬到模具上压制成型。此工艺采用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胶水的气味大、VOC(易挥发的有机物质)含量高,特别是甲苯和甲醛有机挥发物含量高,有毒有害;牛皮纸的强度低于麻纤毡,产品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强度高、环保、生产效率高的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排列的第一麻纤维层、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聚氨酯泡沫层、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第二麻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和/或所述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为热熔胶膜。优选地,还包括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所述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位于所述第二麻纤维层的上方,所述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为热熔胶膜。优选地,所述热熔胶膜为聚乙烯热熔胶膜、改性聚乙烯热熔胶膜、改性聚丙烯热熔胶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膜、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尼龙热熔胶膜、改性尼龙热熔胶膜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麻纤维层和/或所述第二麻纤维层为亚麻纤维毡层。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和/或所述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和/或所述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的厚度为20~40μm。优选地,所述第一麻纤维层和/或所述第二麻纤维层的厚度为250~350μm。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厚度为8~1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采用亚麻纤维毡层取代传统牛皮纸,具有可回收利用,强度更高,延伸性更好的优点。高分子改性胶膜取代传统胶水,气味更低、VOC低,更加环保。且其制备工艺可以一次复合成型,实现连续化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品率高。并且整个麻纤复合板的刚性好,安装在内饰顶棚上层,使得顶棚的强度更高,特别针对单天窗、双天窗的顶棚,有效的防止震动,更好的起到隔音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麻纤维层,2.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3.聚氨酯泡沫层,4.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5.第二麻纤维层,6.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排列的第一麻纤维层1、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2、聚氨酯泡沫层3、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4、第二麻纤维层5,其中所述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2和/或所述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4为热熔胶膜。热熔胶膜的粘结力达到了胶水的粘结指标,且气味更低、VOC更低、更环保。本实施例具体的工艺流程为:自动收卷装置加装第一麻纤维层1,同时加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2,通过红外预热,自动加聚氨酯泡沫层3,再次通过红外预热,顶部自动收卷装置加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4,同时加第二麻纤维层5,碾压机加热复合,冷却,横向自动边切,纵向切边,成品制成。采用德国玛雅全自动双面复合流水线,一次复合成型,且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品率高。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6,所述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6位于所述第二麻纤维层5的上方,所述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6为热熔胶膜。所述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6的设置用于与待用面料产生牢固的粘结作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优选地,所述热熔胶膜为聚乙烯热熔胶膜、改性聚乙烯热熔胶膜、改性聚丙烯热熔胶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膜、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尼龙热熔胶膜、改性尼龙热熔胶膜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麻纤维层1和/或所述第二麻纤维层5为亚麻纤维毡层。众所周知亚麻纤维价格较为低廉,密度比所有的无机纤维都小,而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与无机纤维相近,在复合材料中可部分取代玻璃纤维等作为增强材料,亚麻纤维与玻璃纤维及碳纤维等相比,纤维柔软,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脱胶处理,选择合理的梳理工艺,用针刺加工方法可以生产定量、蓬松度符合要求的非织造布增强纤维毡,同时纤维损伤小,且增厚效果好,作为增强材料,其具有生产流程短、无需织造、加工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节约能源,且环保。本实施例中的亚麻纤维通过加热复合后,刚性即弯曲强度远大于牛皮纸,麻纤维的韧性更好,易成型,弥补了牛皮纸横向延伸率差、成型易撕裂的缺陷;且麻纤维层的隔音效果远大于牛皮纸。即采用亚麻纤维毡层取代传统牛皮纸,具有可回收利用,强度更高,延伸性更好的优点。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泡沫层3为42密度半硬质阻燃聚氨酯泡沫。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2和/或所述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4和/或所述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6的厚度为20~40μm。优选地,所述第一麻纤维层1和/或所述第二麻纤维层5的厚度为250~350μm。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泡沫层3的厚度为8~10mm。麻纤复合板的刚性好,安装在内饰顶棚上层,使得顶棚的强度更高,特别针对单天窗、双天窗的顶棚,有效的防止震动,更好的起到隔音的效果。其性能测试数据可以参照表1。表1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采用亚麻纤维毡层取代传统牛皮纸,具有可回收利用,强度更高,延伸性更好的优点。高分子改性胶膜取代传统胶水,气味更低、VOC低,更加环保。且其制备工艺可以一次复合成型,实现连续化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品率高。并且整个麻纤复合板的刚性好,安装在内饰顶棚上层,使得顶棚的强度更高,特别针对单天窗、双天窗的顶棚,有效的防止震动,更好的起到隔音的效果。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排列的第一麻纤维层、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聚氨酯泡沫层、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第二麻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和/或所述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为热熔胶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排列的
第一麻纤维层、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聚氨酯泡沫层、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
第二麻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高分子改性胶膜和/或所述第二高分子改性胶膜
为热熔胶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三高分子改性胶膜,所述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位于所述第二麻纤维层的上方,
所述第三高分子改性胶膜为热熔胶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麻纤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
胶膜为聚乙烯热熔胶膜、改性聚乙烯热熔胶膜、改性聚丙烯热熔胶膜、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膜、乙烯-丙烯
酸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泰汽车饰件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