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裕彬专利>正文

一种上菜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6189 阅读:96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3-12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菜托盘,包括盘体,在盘体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托槽,所述托槽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在盘体内的碟槽、碗槽和盘槽,碟槽、碗槽和盘槽的直径依次增大设置,在两托槽之间的盘体上设有一工具槽。在每个盘槽内均设有一环形防滑垫。可将碟子、碗和盘子自下向上依次叠加放置,增大了盘体的盛放空间,在传菜员上菜时不用来回本奔跑多次,减少了传菜员的劳动量,且碟子、碗和盘子放置稳定可靠,不易滑动,传菜员在快速走路中也不用担心餐具滑落,提高了传菜员的上菜速度。在每个盘槽内均设有一环形防滑垫,可防止放置在盘体内的盘子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托盘。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托盘大多是采用平面形式的,一般只能把菜盘、碟子、碗等放置在托盘表面,托盘一次只能盛放一到两个盘子,且盘子容易在托盘表面滑动,影响了传菜员的上菜速度,而随着人们外出吃饭的越来越多,一个酒店的上菜速度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某些距离厨房比较远的包间,传菜员在上菜时往往要不停的在厨房和包间之间来回奔跑多次,增加了传菜员的劳动量,给传菜员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上菜托盘,它结构设计合理,可将碟子、碗和盘子自下向上依次叠加放置,增大了盘体的盛放空间,在传菜员上菜时不用来回奔跑多次,减少了传菜员的劳动量,且碟子、碗和盘子放置稳定可靠,不易滑动,提高了传菜员的上菜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菜托盘,包括盘体,在盘体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托槽,所述托槽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在盘体内的碟槽、碗槽和盘槽,碟槽、碗槽和盘槽的直径依次增大设置,在两托槽之间的盘体上设有一工具槽。在每个盘槽内均设有一环形防滑垫。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可将碟子、碗和盘子自下向上依次叠加放置,增大了盘体的盛放空间,在传菜员上菜时不用来回本奔跑多次,减少了传菜员的劳动量,且碟子、碗和盘子放置稳定可靠,不易滑动,传菜员在快速走路中也不用担心餐具滑落,提高了传菜员的上菜速度。在每个盘槽内均设有一环形防滑垫,可防止放置在盘体内的盘子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中,1、盘体,2、托槽,3、工具槽,4、盘槽,5、碗槽,6、碟槽,7、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2所示,一种上菜托盘,包括盘体1,在盘体1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托槽2,所述托槽2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在盘体1内的碟槽6、碗槽5和盘槽4,碟槽6、碗槽5和盘槽4的直径依次增大设置,在两托槽2之间的盘体1上设有一工具槽3,工具槽3可用来放置筷子、勺子等餐具。在每个盘槽4内均设有一环形防滑垫7,可防止放置在盘体1内的盘子滑动。使用时,传菜员可将碟子放在碟槽6内,将碗放在碟槽6上方的碗槽5内,将盘子放在碗槽5上方的盘槽4内,使碟子、碗和盘子自下向上依次叠加放置在盘体1内,增大了盘体1的盛放空间,在传菜员上菜时不用来回本奔跑多次,减少了传菜员的劳动量,且碟子放在碟槽6内,碗和盘子分别卡装在碗槽5和盘槽4内,放置稳定可靠,不易滑动,传菜员在快速走路中也不用担心餐具滑落,提高了传菜员的上菜速度。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菜托盘,包括盘体,其特征在于:在盘体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托槽,所述托槽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在盘体内的碟槽、碗槽和盘槽,碟槽、碗槽和盘槽的直径依次增大设置,在两托槽之间的盘体上设有一工具槽,在每个盘槽内均设有一环形防滑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菜托盘,包括盘体,其特征在于:在盘体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托槽,所述托槽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在盘体内的碟槽、碗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裕彬
申请(专利权)人:周裕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3月12日 22:54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发型,因这种发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