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燥津亏证型胃肠病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379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燥津亏证型胃肠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大黄3—5份,红花8—10份,龟甲3—5份,茅根12—15份,旱莲草20—25份,郁李仁25—30份,五味子12—15份,石韦3—5份,贯众12—15份,赤芍15—20份,川楝子25—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肠燥津亏证型胃肠病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肠燥津亏证型胃肠病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肠燥津亏证型胃肠病的中药。
技术介绍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降为顺,喜润恶燥;小肠主传化物,泌别清 浊;大肠能吸收水分,排泄糟柏。胃肠病辩证,包括胃、小肠、大肠常见病症的辨识和分析, 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大肠、小肠的病变,主要 反映在传导功能和泌别清浊功能失常。胃肠病的证候有胃阴虚、胃气虚证、肠燥津亏证、寒 滞胃肠证、胃热炽盛证、饮留胃肠证、食滞胃肠证、胃肠气滞证等多种类型。本专利技术主要研究 的是临床常见的肠燥津亏证型胃肠病,该证型系津液亏损,肠失濡润,传导失职,以大便燥 结、排便困难及津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素体阴亏,或年老而阴血不足,或吐泻、 久病、温热病后期等耗伤阴液,或因失血、妇女产后失血过多,以致阴血津液亏虚,大肠失于 濡润所致。中医理论认为,肠道阴津亏虚,失于滋润,传导失职,故大便干燥秘结,难以排出, 甚或数日一行。大肠腑气不通,秽浊之气逆于上,故口臭;清阳被扰,故头晕。阴津亏损,不 能上承,故口干咽燥;燥热内生,则舌红少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肠燥津亏证型胃肠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大黄3—5份,红花8—10份,龟甲3—5份,茅根12—15份,旱莲草20—25份,郁李仁25—30份,五味子12—15份,石韦3—5份,贯众12—15份,赤芍15—20份,川楝子25—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肠燥津亏证型胃肠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 制剂:大黄3-5份,红花8 -10份,龟甲3-5份,茅根12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祥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