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3343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该共聚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和全芳酯类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所述的共聚聚碳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50℃,所述的共聚聚碳酸酯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PC树脂40~95份、全芳族聚酯5~60份、酯交换催化剂0.1~10份、抗氧剂0.1~1份及润滑剂0.1~1份,将上述各组分按照相应的重量份依次置于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后,导出,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230~380℃,转速为300~1000r/min,挤出造粒,即制得所述的耐热共聚聚碳酸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酯交换反应来制备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制备过程简单,方法灵活快捷,能够省去昂贵的开发成本,节约生产成本,并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改性
,涉及一种共聚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 涉及。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是指大分子链由碳酸酯型重复结构单元组成的一类聚合物,英文名称 Polycarbonate,简称PC。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透明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和 电绝缘性,其使用温度范围广(-100?130°C ),尺寸稳定性高,耐蠕变性高,是一种集刚、 硬、韧于一体的典型塑料。正是由于这些优点,聚碳酸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办公 用品、精密机器、医疗、劳保、家庭用品以及汽车等领域。然而,在某些特殊领域,由于使用环 境温度较高,现有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耐热性较差,在温度较高时力学性能明显降低,不能 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例如,汽车的前大灯灯座等。 目前,大多数汽车前大灯灯座一般采用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材料(BMC或DMC)或 者耐热共聚聚碳酸酯等,但是,由于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材料是热固性材料,不能重复利 用,因此,热塑性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在这一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热塑 性耐热共聚聚碳酸酯都是通过工具的方法来制备,这些技术被少数厂商掌握,具有一定的 技术壁垒和限制,这些因素无不制约着耐热共聚聚碳酸酯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耐热共聚聚碳 酸酯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PC树脂、全芳族聚酯及酯交换催化剂通过螺杆反应挤 出(酯交换反应)来制备耐热共聚聚碳酸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该共聚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和全芳酯类聚合物 的嵌段聚合物,所述的共聚聚碳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50°C,所述的共聚聚碳酸酯包括 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PC树脂40?95份、全芳族聚酯5?60份、酯交换催化剂0. 1? 10份、抗氧剂〇. 1?1份及润滑剂〇. 1?1份。 所述的PC树脂为水分含量低于0. 02 %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选用水分含量低于 0.02%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能够有效防止其与全芳族聚酯在挤出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例 如水解反应等,有利于保持产物最终的耐热性能。 所述的PC树脂优选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4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0? 150°C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 所述的全芳族聚酯为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50°C的聚芳酯,选用玻璃化转变温度 较高的全芳族聚酯可以更好地提高反应挤出产物的耐热性,如果全芳族聚酯的玻璃化转变 温度过低,反应挤出产物的耐热性能将不能得到提升。 所述的酯交换催化剂包括有机酸、无机酸以及其酸式盐、ΠΙΑ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IVA族元素化合物、VA族元素化合物或IVB族元素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ΠΙΑ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包括铝及其化合物,该铝及其化合物包括铝粉、氧 化铝或烷氧基铝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所述的IVA族元素化合物包括锡类化合物,该锡类化 合物包括氧化锡、氧化亚锡、氯化亚锡、二丁基氧化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二丁基锡、 三丁基氯化锡或三甲基氯化锡中的一种,所述的VA族元素化合物包括锑类化合物,该锑类 化合物包括乙二醇锑、三氧化二锑或醋酸锑中的一种,所述的IVB族元素化合物包括钛类 化合物,该钛类化合物包括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丁酯或钛酸四甲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抗氧剂包括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二缩 三乙二醇双[β - (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双十八烷基醇季戊四醇二亚 磷酸酯或三(2,4_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润滑剂包括液体石蜡、固体石蜡、硅烷聚合物、脂肪酸盐、硬脂酸酰胺、硬脂 酸钙、硬脂酸锌、甲撑双硬脂酸酰胺或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备料: PC树脂 40?95份 :--族聚I? 5?60份 酯交换催化剂 份 抗氣剂 0.1~1份 润滑剂 0J~1份; (2)按照步骤⑴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将PC树脂、全芳族聚酯、酯交换催化剂、抗氧 剂及润滑剂依次加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后,导出,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双螺 杆挤出机的温度为230?380°C,转速为300?1000r/min,挤出造粒,即制得所述的耐热共 聚聚碳酸酯。 步骤⑵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为同向双螺杆,该同向双螺杆的长径比>30。 步骤(2)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为中等剪切强度以上的螺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耐热共聚聚碳酸酯的生产方法,利用酯交换反应来制备聚碳 酸酯和聚酯的嵌段聚合物,通过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酯嵌段嵌入聚碳酸酯,从而有 效提高共聚聚碳酸酯的耐热性; 2)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调整全芳族聚酯的种类和重量份数,制备不同耐热等级的共 聚聚碳酸酯; 3)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共聚组分的种类和含量,无需要重新开发,节约大量开发时 间和成本; 4)生产灵活,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扩大和缩小产量,且成本不会随着产量的降低显 著增加; 5)相对于常用的共聚酯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对设备要求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3 : -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表A中各组分的重量份进行备料; (2)按照步骤⑴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将PC树脂、全芳族聚酯、酯交换催化齐?、抗氧 剂和润滑剂依次加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后,导出,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双螺 杆挤出机的温度为260°c,转速为600r/min,挤出造粒,即制得所述的耐热共聚聚碳酸酯。 表A树脂各组分及重量份组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该共聚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和全芳酯类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所述的共聚聚碳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50℃,所述的共聚聚碳酸酯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PC树脂40~95份、全芳族聚酯5~60份、酯交换催化剂0.1~10份、抗氧剂0.1~1份及润滑剂0.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该共聚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和全芳 酯类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所述的共聚聚碳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50°C,所述的共聚聚 碳酸酯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PC树脂40?95份、全芳族聚酯5?60份、酯交换催 化剂0. 1?10份、抗氧剂0. 1?1份及润滑剂0. 1?1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树脂为水分 含量低于0. 02 %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树脂优选相 对分子质量为15000?2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170°C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芳族聚酯为 玻璃化转变温度>150°C的聚芳酯。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交换催化剂 包括有机酸、无机酸以及其酸式盐、II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IVA族元素化合物、VA族元素 化合物或IVB族元素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IIA族元素及 其化合物包括铝及其化合物,该铝及其化合物包括铝粉、氧化铝或烷氧基铝类化合物中的 一种,所述的IVA族元素化合物包括锡类化合物,该锡类化合物包括氧化锡、氧化亚锡、氯 化亚锡、二丁基氧化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二丁基锡、三丁基氯化锡或三甲基氯化锡 中的一种,所述的VA族元素化合物包括铺类化合物,该铺类化合物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辉林李强罗明华辛敏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