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242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穿石藤8份、毛蒌12份、路边姜15份、莲座革菌6份、异木患12份、粗叶木15份、串铃12份、红枫荷15份、大叶千斤拔根25份、牛奶柴30份、西藏桃叶珊瑚根15份、柄果槲寄生15份、多穗石柯根25份、大地棕根8份、盘龙七10份、甘草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能有效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病。多年来通过对多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7%,治疗效果好,愈后不再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的中药。
技术介绍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它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在 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足跟痛患者,每当行走着力时足跟或足底部酸胀作痛,或针刺样 疼痛,或连及小腿酸痛,病人怕走高低不平的地方,行走困难。检查时足部外观正常,不红 不肿,发作时间不定。足跟痛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 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足跟是人体主要的受力负重部位,由于劳累过度,腰脚伤损, 骨弱筋弛,加之高年之人,肝肾亏虚,肾精亏耗不足以濡养筋骨,血行瘀滞,络脉失和,或者 起居失慎,露卧贪凉或久居湿地,则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 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引起足跟痛的原因有多种,只有根据引起足 跟痛的原因进行辩证施治,方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通常中医将足跟痛分为风邪侵袭型 、寒邪阻滞型、湿邪重着型、湿热阻滞型、痰瘀阻滞型、气血亏虚型、肝肾亏虚型等证型来论 治。目前,所公开的用于治疗足跟痛的中药有多种,但针对于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的中药 并不太多,而且还存在着治愈率较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的中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 药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病,治疗效果好,愈后不再复发。 为实现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 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穿石藤8份、毛萎12份、路边姜15份、莲座革菌6份、异木患12份、粗叶木15份、串铃 12份、红枫荷15份、大叶千斤拔根25份、牛奶柴30份、西藏桃叶珊瑚根15份、柄果槲寄生 15份、多穗石柯根25份、大地棕根8份、盘龙七10份、甘草5份。 上述配方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穿石藤【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凹脉马兜铃的全株。【性味】苦;辛;温。【归 经】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瘀肿疼痛; 肠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毛萎【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毛茜Piperpuberulum(Benth. )Maxim.,以全株 入药。【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散寒除湿。主风湿痹痛;风寒头痛;胺腹 疼痛;疝气;痛经;跌打肿痛。 路边姜【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花的根茎。【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 治】祛风散寒;温经止痛。主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风湿痹痛;脘腹冷痛;跌打损伤。 莲座革菌【来源】药材基源:为革菌科真菌莲座革菌的子实体。【性味】甘;平。【功 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异木患【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性味】甘;温。【归 经】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粗叶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根。【性味】甘涩; 平。【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 串铃【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性味】辛; 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感冒;喉蛾;风湿骨痛;经闭;骨折。 红枫荷【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二色波罗蜜的根。【性味】甘;性温。【功能主 治】祛风化湿;活血通络。主治风湿痹痛;腰痛;半身不遂;跌打瘀肿。 大叶千斤拔根【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千斤拔的根。【性味】性温,味甘。【功能主 治】祛风湿,活血脉,强筋骨。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偏瘫,阳痿。 牛奶柴【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茎、叶。【性味】甘;淡;性温。【归 经】肺;脾;肾经。【功能主治】补中健脾;祛风湿;活血通络。主治气虚乏力;四肢酸软;风 湿痹痛;筋骨不利;跌打损伤;经闭;乳汁不通。 西藏桃叶珊瑚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的根。【性味】味 辛;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主治风湿骨痛;腰痛;跌打损伤。 柄果槲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性味】辛; 微苦;性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肝肾;活血止痛;安胎;下乳。主主 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胎动不安;乳汁不下。 多穗石柯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栎的根。【性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煎汤, 大地棕根【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茅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性味】辛;微苦;温。【归 经】肾;肺;肝经。【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肾虚咳喘;阳痿遗精;白 浊带下;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跌打损伤。 盘龙七【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性味】涩;微苦; 平。【归经】肺;脾;肝;膀胱经。【功能主治】补益脾胃;收涩固肠;利水活血。主急慢性肠 胃炎;浮肿;崩漏;白带;淋症;痢疾;黄水疮;秀沧;挤癣。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性味】甘, 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 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 解药物毒性、烈性。 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疼痛固定不移,行走不 利,行走则疼痛加剧,得热痛减,遇寒则甚,或伴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弦紧。足跟部 感受寒邪后,使经络瘀滞,血脉滞涩,气血运行受阻,从而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治当以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主。本专利技术采用科学的配方,配方中所采用的穿石藤具有祛风通络, 活血止痛的功效;毛萎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散寒除湿的功效;路边姜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 痛的功效;莲座革菌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异木患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的功 效;粗叶木具有祛风胜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串铃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红枫荷 具有祛风化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大叶千斤拔根具有祛风湿,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牛奶 柴具有补中健脾,祛风湿,活血通络的功效;西藏桃叶珊瑚根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 柄果槲寄生具有祛风湿,补肝肾,活血止痛的功效;多穗石柯根具有补肝肾,祛风湿的功效; 大地棕根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调经的功效;盘龙七具有补益脾胃,收涩固肠的功 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配方中的各药物 之产是能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凑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兼补肝益肾健脾的功效,能有效治 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病。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 97%,治疗效果好,愈后不再复发。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 自2001年4月至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穿石藤8份、毛蒌12份、路边姜15份、莲座革菌6份、异木患12份、粗叶木15份、串铃12份、红枫荷15份、大叶千斤拔根25份、牛奶柴30份、西藏桃叶珊瑚根15份、柄果槲寄生15份、多穗石柯根25份、大地棕根8份、盘龙七10份、甘草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寒邪阻滞型足跟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穿石藤8份、毛萎12份、路边姜15份、莲座革菌6份、异木患12份、粗叶木15份、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祥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