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学成专利>正文

一种双埯六株穴中穴式玉米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3071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埯六株穴中穴式玉米种植方法,将传统种植玉米土地按两垄改成一条宽垄,延宽垄的轴向中心线直向开设有浅沟,浅沟内施肥;浅沟两侧分别设一播种穴行;在浅沟两侧对称播种穴行双行的每一个播种穴位外侧远设一个长型施肥穴;播种穴内对称分布有两埯,每埯内播撒3粒玉米种子,每穴共6株玉米。宽垄及浅沟施肥减少了水肥流失,保墒效果好,抗旱节水;双穴行玉米根系发达交支盘结,抗倒伏能力强;每埯三株玉米生长为一族,可将夜间露水集中接收并保存在它们的根部,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速度,更有利于根系生长;垄加宽后,保持了垄间的通光和通风量,增大授粉机会,减少了病虫滋生,保证了植物的日照量,创造出了适合玉米的最佳正常生长的环境,能够更多提高玉米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是对现有的玉米种植方法的改进,属于农作物种植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玉米种植方法是采用长垄单排顺序栽培玉米植株的方式,由于单排种植稀薄,因此,作物的根系生长、抗倒伏能力、玉米授粉机会、地表水分蒸发速度及夜间温度散发均处于不利于玉米生长方面,导致该种植方法产量较低,粮食品质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作物具有抗倒伏、易授粉、根系发达、产量高等特点,克服了传统玉米种植方法存在的根系不发达影响产量等缺欠。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垄垄边多株玉米种植方法,技术解决方案如下:1、将传统种植玉米土地按两垄改成一条宽垄,垄宽为(116-130)Cm,两垄之间行距(80-90) cm ;2、延宽垄的轴向中心线直向开设有(3?10)cm浅沟,浅沟内施肥;3、浅沟的两侧分别设一播种穴行,两行播种穴位按犬齿型对称分布,行距为(36-40)cm,两播种穴之间中心距离为(60-85) cm ;4、在浅沟两侧对称播种穴行双行的每一个播种穴位外侧(15^20)cm远设一个长型施肥穴,施肥穴长为(2(T25) cm,施肥穴宽为(5?7) cm ;5、播种穴内对称分布有两埯,两埯之间距尚为(10-15)cm,每埯内播撒3粒玉米种子,每穴共6株玉米;6、播种后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方法进行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 实施本专利技术种植土地也可种植两垄玉米空一传统小垄兼养殖禽类动物鸡、鸭、鹅。养殖业巧占农作物通风透光又具良好遮荫环境的空旷地带,立体化散养禽类动物鸡、鸭、鹅,可有效解决种养争地问题。 实施本专利技术种植土地也可种植两垄玉米间种(2、4、6、8)传统小垄其他矮株、地面爬藤作物。科学实施间种,深层发掘土地增产潜能,在现有耕地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大幅增加大田主产品种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间种面积增大,品种齐全化,实现各类矮株、地面爬藤作物的全面丰收。 实施本专利技术种植的土地也是隔年轮作歇地养息,休闲沟用作集中腐化分解还田秸杆,能够更多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能够全面集中的供给作物所需的营养成分。 采用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每公顷保苗在(10-11)万株以上,播种后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方法进行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使玉米产量高达(4-5)万斤以上。 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一穴双埯六株一垄双穴行种植玉米,宽垄及浅沟施肥减少了水肥流失,保墒效果好,抗旱灌溉节水50%以上;播种穴外侧增设施肥穴,肥力集中具有针对性,肥料作用持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双穴行玉米均衡吸收营养,使玉米根系发达交支盘结,抗倒伏能力强;每埯三株玉米生长为一族,可将夜间露水集中接收并保存在它们的根部,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速度,更有利于根系生长;垄加宽后,保持了垄间的通光和通风量,增大授粉机会,减少了病虫滋生,保证了植物的日照量,创造出了适合玉米的最佳正常生长的环境,能够更多提高玉米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垄边种植结构示意图;图1、宽垄;2、浅沟;3、长型施肥穴;4、播种穴;5、埯;6、玉米。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专利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根据图1所示,将传统种植玉米土地按两垄改成一条宽垄1,宽垄I宽为116cm,两垄I之间行距为80cm ;延宽垄I的轴向中心线直向开设有浅沟2,浅沟2内施肥;浅沟2两侧对称播种穴行双行的每一个播种穴位外侧15cm远设一个长型施肥穴3,穴3长为25cm,穴3宽为7cm ;浅沟2两侧分别设一播种穴4行,两行播种穴4位按犬齿型对称分布,行距为36cm,两播种穴4之间中心距离为85cm ;播种穴4内对称分布有两个埯5,两个埯5之间距离为15cm,每埯5内播撒3粒玉米种子,每播种穴5内共6株玉米,每公顷种植玉米121776株,播种后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方法进行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玉米产量高达4.6万斤以上。 实施例2根据图1所示,将传统种植玉米土地按两垄改成一条宽垄1,宽垄I宽为126cm,两垄I之间行距为90cm ;延宽垄I的轴向中心线直向开设有浅沟2,浅沟2内施肥;浅沟2两侧对称播种穴行双行的每一个播种穴位外侧15cm远设一个长型施肥穴3,穴3长为25cm,穴3宽为7cm ;浅沟2的两侧分别设一播种穴4行,两行播种穴4位按犬齿型对称分布,行距为40cm,两播种穴4之间中心距离为85cm ;播种穴4内对称分布有两个埯5,之间距离为15cm,每埯5内播撒3粒玉米种子,每播种穴5内共6株玉米,每公顷种植玉米111864株,播种后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方法进行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玉米产量高达4.5万斤以上。 实施例3根据图1所示,将传统种植玉米土地按两垄改成一条宽垄1,宽垄I宽为130cm,两垄I之间行距为90cm ;延宽垄I的轴向中心线直向开设有浅沟2,浅沟2内施肥;浅沟2两侧对称播种穴行双行的每一个播种穴位外侧15cm远设一个长型施肥穴3,穴3长为25cm,穴3宽为7cm ;浅沟2的两侧分别设一播种穴4行,两行播种穴4位按犬齿型对称分布,行距为40cm,两播种穴4之间中心距离为85cm ;播种穴4内对称分布有两个埯5,两个埯5之间距离为15cm,每埯5内播撒3粒玉米种子,每播种穴5内共6株玉米,每公顷种植玉米108890株,播种后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玉米产量高达4万斤以上。 实施本专利技术种植的土地隔年轮作歇地养息,利用休闲沟集中腐化分解还田秸杆,能够更多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能够全面集中的供给作物所需的营养成分。 实施例4根据图1所示,将传统种植玉米土地按两垄改成一条宽垄1,宽垄I宽为116cm,两垄I之间行距为80cm ;两垄个一小传统空垄之间距离为138cm ;延宽垄I的轴向中心线直向开设有浅沟2,浅沟2内施肥;浅沟2两侧对称播种穴行双行的每一个播种穴位外侧15cm远设一个长型施肥穴3,穴3长为25cm,穴3宽为7cm ;浅沟2两侧分别设一播种穴4行,两行播种穴4位按犬齿型对称分布,行距为36cm,两播种穴4之间中心距离为60cm ;播种穴4内对称分布有两个埯5,两个埯5之间距尚为15cm,每埯5内播撒3粒玉米种子,每播种穴5内共6株玉米,每公顷种植玉米137875株,播种后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方法进行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玉米产量高达5万斤以上。 实施本专利技术种植土地可用作种植两垄玉米空一传统小垄兼养禽类动物鸡、鸭、鹅。养殖业巧占农作物通风透光又具良好遮荫环境的空旷地带立体化散养禽类动物鸡、鸭、鹅,可有效解决种养争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垄垄边多株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传统种植玉米土地按两垄改成一条宽垄,垄宽为(116‑130)cm,两垄之间行距(80‑90)cm;2)延宽垄的轴向中心线直向开设有(3~10)cm浅沟,浅沟内施肥;3)浅沟的两侧分别设一播种穴行,两行播种穴位按犬齿型对称分布,行距为(36‑40)cm,两播种穴之间中心距离为(60‑85)cm;4)在浅沟两侧对称播种穴行双行的每一个播种穴位外侧(15~20)cm远设一个长型施肥穴,施肥穴长为(20~25)cm,施肥穴宽为(5~7)cm;5)播种穴内对称分布有两埯,两埯之间距离为(10‑15)cm,每埯内播撒3粒玉米种子,每穴共6株玉米;6)播种后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方法进行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垄垄边多株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传统种植玉米土地按两垄改成一条宽垄,垄宽为(116-130)Cm,两垄之间行距(80-90) cm ; 2)延宽垄的轴向中心线直向开设有(3?10)cm浅沟,浅沟内施肥; 3)浅沟的两侧分别设一播种穴行,两行播种穴位按犬齿型对称分布,行距为(36-40)cm,两播种穴之间中心距离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龙范书成于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于学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