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治鼾症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670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调治鼾症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及保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白芷、桔梗、菊花、薄荷、昆布、陈皮、山药、白扁豆、茯苓、酸枣仁、龙眼肉、焦大枣、制首乌、炙甘草十四味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凑散风湿、消结肿、健脾胃、扶正气、开鼻窍、除鼾症之功能。临床通过对200例鼾症患者的治疗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具有明确的调治鼾症的作用,有效率为91.5%。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采用药食同源的原料,无毒无副作用,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并能提高肌体的免疫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调治鼾症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治鼾症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保健领域。 技术背景 打鼾(医学术语为鼾症、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障 碍现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而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呼噜看成睡得香的表 现。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 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 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引起打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多见的就是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所造成的打鼾。 由于打鼾者的气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白天清醒时咽喉部肌肉代偿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 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 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 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另外还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为中枢性的原因。医学界认为,打鼾 也很可能因为身体上的其他病因造成。目前的医学研究报告显示,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 者打鼾的机率较高,体型较常人肥胖者也较容易出现打鼾的现象,另外如胸部有毛病、糖尿 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患者都较常有打鼾的问题。 鼾症问题现今已越来越受关注,随之而来的鼾症用药问题也是备受患者关注,市 面上治疗鼾症的药物五花八门,然而并非所有药物治疗鼾症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调治鼾症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是以白芷、桔梗、菊花、薄荷、昆布、陈皮、山药、白扁豆、茯苓、酸 枣仁、龙眼肉、焦大枣、制首乌、炙甘草十四味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凑散 风湿、消结肿、健脾胃、扶正气、开鼻窍、除鼾症之功能。 白£,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功能:散风除湿,通鸾止痛,消肿排脓。本专利技术以白 芷为君药,散风除湿以通窍、消肿排脓以通窍,主导全局,直接作用于鼻腔。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功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菊花,甘、苦,微寒;归肺、 肝经;功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功能: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 本专利技术以桔梗、菊花、薄荷为臣药,宣散风热、祛痰排脓、宣肺利咽、清利头目,配合君药直接 发挥清利鼻腔作用。 昆布,咸,寒;归肝、胃、肾经;功能:软坚散结,消痰,利水。陈皮,苦、辛,温;归 肺、脾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 肺,补肾涩精。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功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茯苓,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本专利技术以昆布、陈皮、山药、白扁豆、茯苓为 佐药,从治本出发,健脾除湿以开窍、软坚散结以开窍。 酸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功能:补肝,宁心,敛汗,生津。龙眼肉,甘,温; 归心、脾经;功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焦大枣,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功效:补脾益阴,调 和营卫,补血安中,润肺止咳,固肠止泻,调和百药。制首乌,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本专利技术以酸枣仁、龙眼肉、焦大枣、制首乌、炙甘草为使药,注重于扶正 气,益气养阴、助眠固本。全方共凑散风湿、消结肿、健脾胃、扶正气、开鼻窍、除鼾症之功能。 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中,本专利技术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白芷55-85份,桔梗20-30份, 菊花20-30份,薄荷20-30份,昆布10-18份,陈皮10-18份,山药10-18份,白扁豆10-18 份,茯苓10-18份,酸枣仁2-7份,龙眼肉2-7份,焦大枣2-7份,制首乌2-7份,炙甘草2-7 份。 优选配比:白芷60-70份,桔梗25-28份,菊花25-28份,薄荷25-28份,昆布1(Γ15 份,陈皮1(Γ15份,山药1(Γ15份,白扁豆1(Γ15份,茯苓1(Γ15份,酸枣仁4-5份,龙眼肉 4-5份,焦大枣4-5份,制首乌4-5份,炙甘草4-5份。 最佳配比:白芷60份,桔梗25份,菊花25份,薄荷25份,昆布12份,陈皮12份, 山药12份,白扁豆12份,茯苓12份,酸枣仁4份,龙眼肉4份,焦大枣4份,制首乌4份,炙 甘草4份。 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可以按中药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各种内服制剂。 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糖衣丸、胶丸、肠溶丸或滴丸)或口服 液。 下面是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调治鼾症的临床试验结果。 1、临床观察对象:选择临床确诊为鼾症的患者200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5~70岁 之间的成年人。 2、临床症状:严重打鼾、憋气、夜间呼吸暂停、梦游、遗尿和白昼嗜睡。 3、疗效判断标准: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痊愈;上述临床症状有了明显地减轻 (减轻70%左右)为显效;上述临床症状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减轻30%左右)为有效;上述 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4、治疗方法:服用本专利技术颗粒剂药物:每袋6g。早晚各一袋,温开水直接冲服或熔 化口服。3月1个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5、测定结果:临床观察统计资料见表1。其中,治愈率39. 5% ;显效率36%,有效率 为14%。无效率为8. 5%,总有效率91.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调治鼾症的中药制剂,是以白芷、桔梗、菊花、薄荷、昆布、陈皮、山药、白扁豆、茯苓、酸枣仁、龙眼肉、焦大枣、制首乌、炙甘草为原料,按中药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各种内服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调治鼾症的中药制剂,是以白芷、桔梗、菊花、薄荷、昆布、陈皮、山药、白扁 豆、茯苓、酸枣仁、龙眼肉、焦大枣、制首乌、炙甘草为原料,按中药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 制备成各种内服制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治鼾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按以下重量 份进行配比:白芷55-85份,桔梗20-30份,菊花20-30份,薄荷20-30份,昆布10-18份,陈 皮10-18份,山药10-18份,白扁豆10-18份,茯苓10-18份,酸枣仁2-7份,龙眼肉2-7份, 焦大枣2-7份,制首乌2-7份,炙甘草2-7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治鼾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按以下重量 份进行配比: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孝荣王新本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古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