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350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包括垃圾箱顶盖、垃圾分类室、垃圾分装室、控制装置和垃圾箱支架,垃圾分类室包括垃圾分类旋转叶片和垃圾分类板,垃圾分类板上开设有电池分漏圆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分类室中设置分类旋转叶片和垃圾分类板,当有垃圾落下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分类旋转叶片旋转摆动,驱动垃圾在分类板上移动,电池和金属类垃圾会从电池分漏圆孔中落下至电池分装室中,而较大块的纸类或其他类垃圾会从纸类垃圾分类口落入纸类分装室的垃圾分装桶中,具有很好的区分电池类垃圾和纸类垃圾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箱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
技术介绍
目前,环境污染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国内外的许多企业已经对垃圾的分类处理非常关注,生产了相关的分类处理设备,比如国内的公司生产的各种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分为可回收的垃圾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提示方式通过图片、符号的形式告知人们自觉分类,这些设备对于垃圾分类起到了很好的现实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垃圾装置对垃分类提示方式存在不及时、不明显、提示方法单一的明显不足,另外,现有的垃圾箱存在缺乏垃圾箱满后的告知提醒处理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分类功能的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包括以下部件,垃圾箱顶盖,为由四个扇片组成的圆形结构,该四个扇片为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扇片、第二旋转扇片、第三固定扇片、第四旋转扇片,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与第三固定扇片共同组成顶盖固定部,所述第二旋转扇片与第四旋转扇片共同组成顶盖旋转部,且所述顶盖旋转部与所述顶盖固定部通过该圆形结构的圆心铰接,所述垃圾箱顶盖还包括一驱动所述顶盖旋转部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垃圾分类室,设于所述垃圾箱顶盖下方,包括垃圾分类旋转叶片、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下方的垃圾分类板,且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中部与所述垃圾分类板中部铰接,所述垃圾分类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一纸类垃圾分类口、与所述第二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二分类板、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三纸类垃圾分类口、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四分类板,所述第二分类板与所述第四分类板固定连接,且第二分类板与第四分类板上均设有电池分漏圆孔,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二旋转叶片、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位置相对且与所述第二旋转叶片连接的第三分类胶棒、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四旋转叶片、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位置相对且与所述第四旋转叶片相连接的第一分类胶棒,所述垃圾分类室还包括一驱动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垃圾分装室,设于所述垃圾分类室下方,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一纸类分装室、与所述第二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二电池分装室、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三纸类分装室、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四电池分装室,所述第一纸类分装室、第二电池分装室、第三纸类分装室、第四电池分装室内均设有一垃圾分装桶;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动作。 垃圾箱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垃圾箱顶盖、垃圾分类室、垃圾分装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类板的左侧、所述第四分类板的右侧均设有一垃圾挡板,并且所述第二分类板的左侧高于右侧,所述第四分类板的右侧高于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箱顶盖上安装有人体探头,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丢垃圾,所述人体探头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垃圾分装室的上部还设有红外发射探头,用于检测垃圾是否装满,与所述红外发射探头相对的位置设有红外接收探头,所述红外发射探头与所述红外接收探头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垃圾分类室内还设有一金属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丢的垃圾是否为金属,所述金属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短信收发模块、金属传感模块、红外传感模块、热释电传感模块、驱动装置控制模块、语音模块、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金属传感模块还与金属检测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与红外发射探头和红外接收探头相连接,所述热释电传感模块与人体探头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释电传感模块包括第一和第二晶体谐振器、第一至第十电阻、第一至第六电容、第一和第二运算放大器,^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所述~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第二电阻后与—8卩电源连接,所述~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依次通过第一晶体谐振器、第二晶体谐振器后接地,所述~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还通过第一电阻后接地,所述~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第三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两端还并联有第四电容,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依次通过第四电阻、第三电容后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五电阻后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两端还并联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依次通过第一电容、第六电阻后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还依次通过第八电阻、第七电阻后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六电容后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8卩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五电容后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还通过第十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热释电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包括?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三极管、二极管、第十一至十三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后与红外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后与+107电源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红外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5卩电压相连接,所述?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源极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依次通过二极管、第十三电阻后与红外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与第三固定扇片的两侧还设置有竖直挡水板,所述第二旋转扇片与第四旋转扇片两侧还设置有水平挡水板。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箱支架包括底部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架上连接有左侧支撑和右侧支撑,所述垃圾箱顶盖、垃圾分类室、垃圾分装室支撑于所述左侧支撑和右侧支撑之间,所述垃圾箱支架上还连接有一电池回收盒和一烟头回收盒。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分装室底部还设有一控制装置存储室,所述控制装置存储室中设有一防水主控电路盒,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防水主控电路盒中,且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控制装置存储室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一主轴与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分类室中设置分类旋转叶片和垃圾分类板,当有垃圾落下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分类旋转叶片旋转摆动,驱动垃圾在分类板上移动,电池和金属类垃圾会从电池分漏圆孔中落下至电池分装室中,而较大块的纸类或其他类垃圾会从纸类垃圾分类口落入纸类分装室的垃圾分装桶中,具有很好的区分电池类垃圾和纸类垃圾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图2a是垃圾箱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顶盖固定部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垃圾箱顶盖(1‑1),为由四个扇片组成的圆形结构,该四个扇片为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扇片(2‑1)、第二旋转扇片(2‑2)、第三固定扇片(2‑3)、第四旋转扇片(2‑4),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与第三固定扇片(2‑3)共同组成顶盖固定部,所述第二旋转扇片(2‑2)与第四旋转扇片(2‑4)共同组成顶盖旋转部,且所述顶盖旋转部与所述顶盖固定部通过该圆形结构的圆心(2‑11)铰接,所述垃圾箱顶盖(1‑1)组件还包括一驱动所述顶盖旋转部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1‑2);垃圾分类室(1‑4),设于所述垃圾箱顶盖(1‑1)下方,包括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下方的垃圾分类板(4),且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中部与所述垃圾分类板(4)中部铰接,所述垃圾分类板(4)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位置相对的第一纸类垃圾分类口(4‑10)、与所述第二旋转扇片(2‑2)位置相对的第二分类板(4‑1)、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2‑3)位置相对的第三纸类垃圾分类口(4‑4)、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2‑4)位置相对的第四分类板(4‑7),所述第二分类板(4‑1)与所述第四分类板(4‑7)固定连接,且第二分类板(4‑1)与第四分类板(4‑7)上均设有电池分漏圆孔(4‑2),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位置相对的第二旋转叶片(3‑1)、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2‑3)位置相对且与所述第二旋转叶片(3‑1)连接的第三分类胶棒(3‑2)、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2‑4)位置相对的第四旋转叶片(3‑4)、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位置相对且与所述第四旋转叶片(3‑4)相连接的第一分类胶棒(3‑5),所述垃圾分类室(1‑4)还包括一驱动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1‑11);垃圾分装室(1‑8),设于所述垃圾分类室(1‑4)下方,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位置相对的第一纸类分装室(5‑9)、与所述第二旋转扇片(2‑2)位置相对的第二电池分装室(5‑1)、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2‑3)位置相对的第三纸类分装室(5‑2)、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2‑4)位置相对的第四电池分装室(5‑8),所述第一纸类分装室(5‑9)、第二电池分装室(5‑1)、第三纸类分装室(5‑2)、第四电池分装室(5‑8)内均设有一垃圾分装桶(5‑11);控制装置(6),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2)与第二驱动装置(1‑11)动作;垃圾箱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垃圾箱顶盖(1‑1)、垃圾分类室(1‑4)、垃圾分装室(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 垃圾箱顶盖(1-1),为由四个扇片组成的圆形结构,该四个扇片为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扇片(2-1)、第二旋转扇片(2-2)、第三固定扇片(2-3)、第四旋转扇片(2-4),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与第三固定扇片(2-3)共同组成顶盖固定部,所述第二旋转扇片(2-2)与第四旋转扇片(2-4)共同组成顶盖旋转部,且所述顶盖旋转部与所述顶盖固定部通过该圆形结构的圆心(2-11)铰接,所述垃圾箱顶盖(1-1)组件还包括一驱动所述顶盖旋转部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1-2);垃圾分类室(1-4),设于所述垃圾箱顶盖(1-1)下方,包括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下方的垃圾分类板(4),且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中部与所述垃圾分类板(4)中部铰接,所述垃圾分类板(4)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位置相对的第一纸类垃圾分类口(4-10)、与所述第二旋转扇片(2-2)位置相对的第二分类板(4-1)、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2-3)位置相对的第三纸类垃圾分类口(4-4)、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2-4)位置相对的第四分类板(4-7),所述第二分类板(4-1)与所述第四分类板(4-7)固定连接,且第二分类板(4-1)与第四分类板(4-7)上均设有电池分漏圆孔(4-2),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位置相对的第二旋转叶片(3-1)、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2-3)位置相对且与所述第二旋转叶片(3-1)连接的第三分类胶棒(3-2)、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2-4)位置相对的第四旋转叶片(3-4)、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位置相对且与所述第四旋转叶片(3-4)相连接的第一分类胶棒(3-5),所述垃圾分类室(1-4)还包括一驱动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3)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1-11);垃圾分装室(1-8),设于所述垃圾分类室(1-4)下方,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2-1)位置相对的第一纸类分装室(5-9)、与所述第二旋转扇片(2-2)位置相对的第二电池分装室(5-1)、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2-3)位置相对的第三纸类分装室(5-2)、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2-4)位置相对的第四电池分装室(5-8),所述第一纸类分装室(5-9)、第二电池分装室(5-1)、第三纸类分装室(5-2)、第四电池分装室(5-8)内均设有一垃圾分装桶(5-11);控制装置(6),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2)与第二驱动装置(1-11)动作;垃圾箱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垃圾箱顶盖(1-1)、垃圾分类室(1-4)、垃圾分装室(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类板(4-1)的左侧、所述第四分类板(4-7)的右侧均设有一垃圾挡板(4-5),并且所述第二分类板(4-1)的左侧高于右侧,所述第四分类板(4-7 )的右侧高于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顶盖(1-1)上安装有人体探头(2-12),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丢垃圾,所述人体探头(2-12)与控制装置(6)连接,所述垃圾分装室(1-8)的上部还设有红外发射探头(5-7),用于检测垃圾是否装满,与所述红外发射探头(5-7)相对的位置设有红外接收探头(5-3),所述红外发射探头(5-7)与所述红外接收探头(5-3 )均与所述控制装置(6 )相连接,所述垃圾分类室(1-4 )内还设有一金属检测传感器(69),用于检测所丢的垃圾是否为金属,所述金属检测传感器(69)与所述控制装置(6)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控制模块(61),所述控制模块(61)分别与短信收发模块(62)、金属传感模块(63)、红外传感模块(64 )、热释电传感模块(65 )、驱动装置控制模块(66 )、语音模块(67 )、电源模块(68 )相连接,所述金属传感模块(63 )还与金属检测传感器(69 )相连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6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伟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