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式屋面雨水处理、储存及回用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1920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7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式屋面雨水处理、储存及回用一体化装置,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外部容器、进水配水管道、滤料、反冲洗配水管道、反冲洗排水管道。反冲洗排水管道位于第一外部容器的顶部,进水配水管道和反冲洗配水管道分别连接运输主体建筑屋顶收集到雨水的主管道;存储单元包括第二外部容器、通气管、泄空管、雨水回用管道。通气管设置在第二外部容器顶部外侧上方,泄空管设置在第二外部容器底部连通到所述存储单元外部,雨水回用管道设置在第二外部容器底部连通到回用单元;连通管连通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底部,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过滤的雨水运输到所述存储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式屋面雨水处理、储存及回用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处理储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式屋面雨水处理、储存及回用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呈整体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很多地区存在水量不足或水质型缺水的局面。雨水在降落、汇集过程中携带大量地表污染物,严重污染河流。同时,雨水是一种非传统水资源,雨水利用能弥补部分水资源不足状况,又能减少河流的面源污染,一举两得。 雨水利用的前提是水质达标,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后方能利用。目前,雨水利用主要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收集后,集中进行处理,处理工艺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而屋面雨水是一种比较清洁的雨水,其水质优于道路等雨水。目前,屋面雨水利用一般都采取将其引至地面,处理后用泵供给压力进行再利用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存在雨水处理设施处理及存储的选址占地问题,而且其回用须泵送的方式进行,耗能较大。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雨水处理装置选址占地及耗能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式屋面雨水处理、储存及回用一体化装置,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式屋面雨水处理、储存及回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外部容器、进水配水管道、滤料、反冲洗配水管道、反冲洗排水管道,所述进水配水管道、滤料、和反冲洗配水管道分别设置于处理单元的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反冲洗排水管道位于第一外部容器的顶部,进水配水管道和反冲洗配水管道分别连接运输主体建筑屋顶收集到雨水的主管道;所述存储单元包括第二外部容器、通气管、泄空管、雨水回用管道,所述通气管设置在第二外部容器顶部外侧上方,所述泄空管设置在第二外部容器底部连通到所述存储单元外部,所述雨水回用管道设置在第二外部容器底部连通到回用单元;连通管连通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式屋面雨水处理、储存及回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外部容器、进水配水管道、滤料、反冲洗配水管道、反冲洗排水管道,所述进水配水管道、滤料、和反冲洗配水管道分别设置于处理单元的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反冲洗排水管道位于第一外部容器的顶部,进水配水管道和反冲洗配水管道分别连接运输主体建筑屋顶收集到雨水的主管道; 所述存储单元包括第二外部容器、通气管、泄空管、雨水回用管道,所述通气管设置在第二外部容器顶部外侧上方,所述泄空管设置在第二外部容器底部连通到所述存储单元外部,所述雨水回用管道设置在第二外部容器底部连通到回用单元; 连通管连通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底部,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过滤的雨水运输到所述存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安装在附属于主体建筑的裙房的屋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容器和第二外部容器为密闭式压力容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林赵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