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萍专利>正文

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及多功能逃生顶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1531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及多功能逃生顶窗。包括壳体,壳体前端设置有进风口,壳体的后端设置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依次设置有ACF活性炭过滤网、双电压静电电离集尘装置和风机,风机与出风口之间安装有PTC发热装置,双电压静电电离集尘装置包括一个前后敞开的框体,框体的前半部设置高压电离区,框体的后半部设置低压集尘区,高压电离区内设置有高压电极,低压集尘区内设置有低压电极。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了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使其能吸附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氨等有害气体,对颗粒物(PM10和PM2.5)、甲醛、苯系物和TVOC等有害气体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很好的起到了显著的净化空气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及多功能逃生顶窗。 
技术介绍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颗粒物(PM10和PM2.5)肆虐,室内装修造成甲醛、甲苯、二甲苯和TVOC等有害气体对超标,这对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在汽车和室内对颗粒物(PM10和PM2.5)、甲醛、苯系物和TVOC等有害气体的治理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处理汽车和室内的颗粒物(PM10和PM2.5)、甲醛、苯系物和TVOC等有害气体,传统上通常在狭小有限的客车和室内空间中,安装单一功能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采用上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理效果,但是由于传统的空气净化装置结构设置不合理,一方面不利于车内饰和室内的美观和舒适感,另外一方面净化能力差、净化效果不好,再一方面,耗能大,不具有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净化效果好、能耗低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及多功能逃生顶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前端设置有进风口,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及多功能逃生顶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前端设置有进风口(2),壳体(1)的后端设置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进风口(2)和出风口(3)之间依次设置有ACF活性炭过滤网(4)、双电压静电电离集尘装置(5)和风机(6),所述风机(6)与出风口(3)之间安装有PTC发热装置(7),所述双电压静电电离集尘装置(5)包括一个前后敞开的框体(8),框体(8)的前半部设置高压电静电离区(9),框体(8)的后半部设置低压集尘区(10),所述高压静电电离区(9)内设置有高压电极,所述低压集尘区(10)内设置有低压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前端设置有进风口(2),壳体(1)的后端设置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进风口(2)和出风口(3)之间依次设置有ACF活性炭过滤网(4)、双电压静电电离集尘装置(5)和风机(6),所述风机(6)与出风口(3)之间安装有PTC发热装置(7),所述双电压静电电离集尘装置(5)包括一个前后敞开的框体(8),框体(8)的前半部设置高压电静电离区(9),框体(8)的后半部设置低压集尘区(10),所述高压静电电离区(9)内设置有高压电极,所述低压集尘区(10)内设置有低压电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双电压静电电离集尘装置框体所采用的所述高压电极由上到下排列的6~8.5Kv的极板和钨丝构成,所述低压电极由上到下排列的3.5~5Kv的电极丝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8)左右的两个侧板上安装有高压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萍严雨诗
申请(专利权)人:罗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