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木人桩。
技术介绍
传统用于练习咏春拳的木人桩包括一根立柱和固定于立柱上模拟人的手臂的两根击打棒,从而用户进行拳脚、手法、身法的训练,运用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拳的攻法手法、步法、腿法融合在一起进行模拟练习。然而,打击这种木人桩的第一根击打棒时,第二根击打棒无法响应第一根击打棒的打击动作而进行反馈,对于用户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另外,由于传统的木人桩的击打棒固定在立柱上,打击击打棒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大,给用户的手臂或手带来较重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木人桩无法对打击动作进行反馈以及练习中疼痛感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打击动作进行反馈且具有缓冲反作用力的木人桩。一种木人桩,包括:立柱、支撑弹簧、底座、左击打棒、右击打棒和下击打棒,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左击打棒和所述右击打棒间隔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另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支撑弹簧、底座、左击打棒、右击打棒和下击打棒,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左击打棒和所述右击打棒间隔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另一端,所述下击打棒设置于所述立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支撑弹簧、底座、左击打棒、
右击打棒和下击打棒,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的一
端与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左击打棒和所述右击打棒间隔设置于所
述立柱的另一端,所述下击打棒设置于所述立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榉木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嵌设有显示装
置,所述显示装置位于所述左击打棒、所述右击打棒和所述下击打棒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击打棒和所述右击
打棒的相对方向上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大亚湾吉豫武术培训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