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的获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1237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的获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下完测试管柱,开井24小时,使井底压力趋于新的平衡;注入前,做一次微破裂实验;采用进口稳压稳流的高压泵注入;数据采集使用计算机连续高密度采集数据;井下监测系统使用高精度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监测井底压力和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更准确全面的获取地层参数,是认识储层、进行储层评价和生产动态监测的关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获取方法,特别是公开了一种低压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的获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试井技术对于低压低渗储层不太适应,注入量小,渗透半径小,再之钻井过程中的地层污染,使得获取参数失真,从而误导对储层的认识及评价。因此,急需一种新的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获取方法,更准确全面的获取地层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的获取方法,可以更准确全面的获取地层参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测试管柱下井压力计录取数据编程,在通过检验程序后,装入测试管柱中的压力计托筒;如果配备钢丝或电缆绞车,可在测试管柱下入井底以后,使用绞车下入压力计;所述压力计为高精度存储式电子压力计;下井过程测试管柱连接丝扣必须拧紧,防止渗漏;下井过程应平稳,遇阻则上提测试管柱,排除遇阻情况后方可继续下入;记录下入测试管柱的根数及长度,计算测试管柱总重量;b.安装和连接地面装置测试管柱下至预定深度后,校正下入测试管柱的长度,确保深度无误;安装井口设备,连接地面测试管汇,检测地面记录装置;c.测试管柱试压实施井下关井,向测试管柱注水,加压15MPa,关闭井口阀门;稳压15min无泄漏为合格;如发现泄漏,应查明原因重新试压;d.封隔器坐封根据封隔器的型号及坐封形式,选择合适的坐封参数;实施封隔器坐封;观察环空液面,检查漏失情况,如发现漏失,需查明原因重新坐封;e.稳定压力开井24小时,使井底压力波动趋于新的平衡,然后进行测试工作;f.微破裂测试注入前,做一个微破裂实验,记录破裂压力;g.注入/压降测试启动地面注水泵开始注入,注入泵采用稳压稳流高压泵;根据设计的注入排量进行调节,观察压力和排量变化,选择合适的排量进行持续注入,注入排量应尽量保持稳定,波动值不超百分之十;调节排量的时间不应超过整个注入时间的三分之一;井口压力应不超过地层破裂压力;记录注入排量、井口压力和累积注入量,记录间隔不大于10min,同时观察环空液面变化,以监测封隔器坐封情况;按设计的注入时间持续注入;h.注入结束,采用井下关井,同时关闭井口阀门,观察井口压力变化,以检验井下关井工具密封情况;按设计的关井时间进行关井测压降;关井结束后开井;现场录取数据,经检验合格后数据备份,进行下一步的原地应力测试;i.原地应力测试启动地面注水泵,以最大排量注入,观察井口压力显示;关井20min测压力递降;开井,记录返排水量;保持注入排量不变,按设计加倍注入时间,进行二至四循环周期的测试;现场录取分析数据,检验合格后数据备份;封隔器解封,起出测试管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a注入前开井24小时,使井内形成新的压力平衡,避免了因入井管柱而储层受到的干扰。b地面注入,采用进口稳压稳流的高压注入泵,在注入过程中避免了流量波动。c数据采集,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连续稳定,避免了人为记录的不连续性,影响后期数据分析。d注入前,先做一个微破裂实验,可以有效的突破因钻井过程中储层污染带,较真实的获取原始地层参数。e井下采用高精度存储式电子压力计,实时记录储层温度和压力变化,更详尽的数据采集,为后期数据分析提供依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低压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测试管柱下井压力计录取数据编程,在通过检验程序后,装入测试管柱中的压力计托筒;如果配备钢丝或电缆绞车,可在测试管柱下入井底以后,使用绞车下入压力计;所述压力计为高精度存储式电子压力计;下井过程测试管柱连接丝扣必须拧紧,防止渗漏;下井过程应平稳,遇阻则上提测试管柱,排除遇阻情况后方可继续下入;记录下入测试管柱的根数及长度,计算测试管柱总重量;b.安装和连接地面装置测试管柱下至预定深度后,校正下入测试管柱的长度,确保深度无误;安装井口设备,连接地面测试管汇,检测地面记录装置;c.测试管柱试压实施井下关井,向测试管柱注水,加压15MPa,关闭井口阀门;稳压15min无泄漏为合格;如发现泄漏,应查明原因重新试压;d.封隔器坐封根据封隔器的型号及坐封形式,选择合适的坐封参数;实施封隔器坐封;观察环空液面,检查漏失情况,如发现漏失,需查明原因重新坐封;e.稳定压力开井24小时,使井底压力波动趋于新的平衡,然后进行测试工作;f.微破裂测试注入前,做一个微破裂实验,记录破裂压力;g.注入/压降测试启动地面注水泵开始注入,注入泵采用稳压稳流高压泵;根据设计的注入排量进行调节,观察压力和排量变化,选择合适的排量进行持续注入,注入排量应尽量保持稳定,波动值不超百分之十;调节排量的时间不应超过整个注入时间的三分之一;井口压力应不超过地层破裂压力;记录注入排量、井口压力和累积注入量,记录间隔不大于10min,同时观察环空液面变化,以监测封隔器坐封情况;按设计的注入时间持续注入;h.注入结束,采用井下关井,同时关闭井口阀门,观察井口压力变化,以检验井下关井工具密封情况;按设计的关井时间进行关井测压降;关井结束后开井;现场录取数据,经检验合格后数据备份,进行下一步的原地应力测试;i.原地应力测试启动地面注水泵,以最大排量注入,观察井口压力显示;关井20min测压力递降;开井,记录返排水量;保持注入排量不变,按设计加倍注入时间,进行二至四循环周期的测试;现场录取分析数据,检验合格后数据备份;封隔器解封,起出测试管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测试管柱下井压力计录取数据编程,在通过检验程序后,装入测试管柱中的压力计托筒;如果配备钢丝或电缆绞车,可在测试管柱下入井底以后,使用绞车下入压力计;所述压力计为高精度存储式电子压力计;下井过程测试管柱连接丝扣必须拧紧,防止渗漏;下井过程应平稳,遇阻则上提测试管柱,排除遇阻情况后方可继续下入;记录下入测试管柱的根数及长度,计算测试管柱总重量;b.安装和连接地面装置测试管柱下至预定深度后,校正下入测试管柱的长度,确保深度无误;安装井口设备,连接地面测试管汇,检测地面记录装置;c.测试管柱试压实施井下关井,向测试管柱注水,加压15MPa,关闭井口阀门;稳压15min无泄漏为合格;如发现泄漏,应查明原因重新试压;d.封隔器坐封根据封隔器的型号及坐封形式,选择合适的坐封参数;实施封隔器坐封;观察环空液面,检查漏失情况,如发现漏失,需查明原因重新坐封;e.稳定压力开井24小时,使井底压力波动趋于新的平衡,然后进行测试工作;f.微破裂测试注入前,做一个微破裂实验,记录破裂压力;g.注入/压降测试启动地面注水泵开始注入,注入泵采用稳压稳流高压泵;根据设计的注入排量进行调节,观察压力和排量变化,选择合适的排量进行持续注入,注入排量应尽量保持稳定,波动值不超百分之十;调节排量的时间不应超过整个注入时间的三分之一;井口压力应不超过地层破裂压力;记录注入排量、井口压力和累积注入量,记录间隔不大于10min,同时观察环空液面变化,以监测封隔器坐封情况;按设计的注入时间持续注入;h.注入结束,采用井下关井,同时关闭井口阀门,观察井口压力变化,以检验井下关井工具密封情况;按设计的关井时间进行关井测压降;关井结束后开井;现场录取数据,经检验合格后数据备份,进行下一步的原地应力测试;i.原地应力测试启动地面注水泵,以最大排量注入,观察井口压力显示;关井20min测压力递降;开井,记录返排水量;保持注入排量不变,按设计加倍注入时间,进行二至四循环周期的测试;现场录取分析数据,检验合格后数据备份;封隔器解封,起出测试管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测试管柱下井
压力计录取数据编程,在通过检验程序后,装入测试管柱中的压力计托筒;如果配备
钢丝或电缆绞车,可在测试管柱下入井底以后,使用绞车下入压力计;所述压力计为高精
度存储式电子压力计;下井过程测试管柱连接丝扣必须拧紧,防止渗漏;下井过程应平稳,
遇阻则上提测试管柱,排除遇阻情况后方可继续下入;记录下入测试管柱的根数及长度,
计算测试管柱总重量;
b.安装和连接地面装置
测试管柱下至预定深度后,校正下入测试管柱的长度,确保深度无误;安装井口设备,
连接地面测试管汇,检测地面记录装置;
c.测试管柱试压
实施井下关井,向测试管柱注水,加压15MPa,关闭井口阀门;稳压15min无泄漏为合
格;如发现泄漏,应查明原因重新试压;
d.封隔器坐封
根据封隔器的型号及坐封形式,选择合适的坐封参数;实施封隔器坐封;观察环空液
面,检查漏失情况,如发现漏失,需查明原因重新坐封;
e.稳定压力
开井24小时,使井底压力波动趋于新的平衡,然后进行测试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同吉曹运兴曹永恒冯培文张大庆石玢周丹贾猛田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河南方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