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1017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包括双螺杆挤出机、前部的PAA溶液储罐、后部的玻纤储罐、流延机,玻纤储罐内设有低速搅拌机,所述双螺杆挤出机设有与PAA溶液储罐连接的前侧喂料口,以及与玻纤或粉末储罐连接的后侧喂料口,所述双螺杆挤出机设有前喂料段、后喂料段,所述前侧喂料口设于前喂料段,前喂料段的后部依次为前混合段、前输送段,所述后侧喂料口设于后喂料段,所述后喂料段依次为后混合段、后输送段,所述前输送段位于后喂料段的前部,后侧喂料口通过喂料机及喂料管道与玻纤储罐连接,所述后输送段与流延机连接。生产线安装空间紧凑,提高树脂配方的多样性,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纤增强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玻纤增强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利用传统设备和工艺技术制造的聚酰亚胺薄膜,由于高分子特有的塑性特征,存在着强度及耐热性差,尺寸稳定性差、薄膜翘曲变形,收缩率高等缺陷,使得薄膜制品的自支撑强度难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玻纤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绝缘性能、机械强度以及耐腐蚀性能,将其用作电绝缘材料、增强材料制备复合材料,可使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增强,并提高其抗腐蚀性、耐热性以及绝缘性。将玻纤通过双螺杆挤出装置添加到聚酰胺酸前驱体溶液中,经亚胺化、成膜处理制备玻纤增强聚酰亚胺薄膜复合材料,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成型性能,可制成结构复杂,大小各异的各种制件,并且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绝缘性、电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民用领域的耐温、耐高强、耐辐射、电性能优异的绝缘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玻纤增强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结构,生产线安装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纤增强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双螺杆挤出机、前部的PAA溶液储罐、后部的玻纤储罐、流延机,玻纤储罐内设有低速搅拌机,所述双螺杆挤出机设有与PAA溶液储罐连接的前侧喂料口,以及与玻纤或粉末储罐连接的后侧喂料口,所述双螺杆挤出机设有前喂料段、后喂料段,所述前侧喂料口设于前喂料段,前喂料段的后部依次为前混合段、前输送段,所述后侧喂料口设于后喂料段,所述后喂料段依次为后混合段、后输送段,所述前输送段位于后喂料段的前部,后侧喂料口通过喂料机及喂料管道与玻纤储罐连接,所述后输送段与流延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增强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双螺杆挤出机、前部的PAA溶液储罐、后部的玻纤储罐、流延机,玻纤储罐内设有低速搅拌机,所述双螺杆挤出机设有与PAA溶液储罐连接的前侧喂料口,以及与玻纤或粉末储罐连接的后侧喂料口,所述双螺杆挤出机设有前喂料段、后喂料段,所述前侧喂料口设于前喂料段,前喂料段的后部依次为前混合段、前输送段,所述后侧喂料口设于后喂料段,所述后喂料段依次为后混合段、后输送段,所述前输送段位于后喂料段的前部,后侧喂料口通过喂料机及喂料管道与玻纤储罐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美玲王文晓孙绘卉刘冰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天华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