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晓冬专利>正文

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0750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套扎切开装置领域,具体为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该套扎切开装置由橡皮圈,牵拉线,透明帽,针状刀,针状刀外鞘,相互通过套装卡扣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用套扎切开装置,如: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等,可以解决国内外生产的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医用器具形状单一,使用时费时、费力,获取组织量少、不适于小的粘膜下病变、阳性率不高等等缺点问题,完全可以取代国内外生产的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医用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
本技术涉及套扎切开
,具体为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胃肠镜检查中发现的粘膜下病变多采取活检钳直接钳取组织的方法进行病理诊断。但是,由于病变位于粘膜下,其表面粘膜多为正常粘膜组织,常规活检钳很难获取所需的病变组织。近年,有采取应用活检钳在一个部位反复活检的深挖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病理诊断阳性率不高。而采取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要求高、费用昂贵、获取组织量少、不适于小的粘膜下病变、阳性率不高,所以不适合在临床广泛推广。 如何能提供一种有效克服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困难的难题,本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根据人体消化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有效与现代医用器械结合,为获取病变组织,减少病变组织在获取过程中的变异、变形、变性,为以后治疗提供完整的病理依据,专利技术人经反复研究最终成功研制,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解决国内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医用器具形状单一,使用时费时、费力,获取组织量少、不适于小的粘膜下病变、阳性率不高,等等缺点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由橡皮圈,牵拉线,透明帽,针状刀,针状刀外鞘,相互通过套装卡扣连接组成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安全可靠。通过套扎固定病变并阻断血流,避免切开时发生出血,切开表面粘膜可以充分暴露粘膜下病变组织,保证获取足够的组织量,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操作简单、安全。 2、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实用性。本技术,套扎切开装置可对食道、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粘膜下病变组织进行采样,采样过程快捷、取样充分,使用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组织标本用于病理诊断,国内外其它医用器具都不具有此结构。 3、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可操作性。本技术套扎切开装置为机械加工流水线生产,便于操作者操作,减轻体力劳动,套扎切开装置安全、可靠、方便。 总之,本技术与国内外生产的获取组织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器具相比,具有准确度高、适用于内镜下使用,节约获取时间,获取病变组织均匀,生产过程短、适用性广、安全卫生、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及易于加工制造等特点,完全可以取代国内外生产的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器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1中,透明帽1 ;橡皮圈2 ;牵拉线3 ;针状刀4 ;针状刀外鞘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设有透明帽1 ;橡皮圈2 ;牵拉线3 ;针状刀4 ;针状刀外鞘5组成,其具体结构如下:该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由橡皮圈,牵拉线,透明帽,针状刀,针状刀外鞘,相互通过套装卡扣连接制得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 实施例 将塑料透明帽(1)安装于内镜前端,塑料透明帽上预载橡皮圈(2)和牵拉线(3),寻找到粘膜下病变后,以塑料透明帽(1)前端对准病变,利用负压吸引将病变吸入塑料透明帽(1)中。拉动牵拉线(3)释放橡皮圈(2),使橡皮圈(2)结扎病变根部,使病变形成一个明显隆起并阻断其血流。然后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针状刀外鞘(5),接近病变部位后,伸出针状刀刀丝(4)切开病变表面粘膜,暴露粘膜下组织,再以普通活检钳钳取粘膜下组织,用于病理诊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由橡皮圈(2),牵拉线(3),透明帽(1),针状刀(4),针状刀外鞘(5),相互通过套装卡扣连接组成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获取粘膜下病变组织的套扎切开装置由橡皮圈(2),牵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邵晓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