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369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泵,包括泵体、泵盖、叶轮、中间架、悬架、泵轴、驱动装置,叶轮位于泵体和泵盖形成的流体空间中,泵体内设有分别与流通空间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泵体在第一腔室处设有流体出口,在第二腔室处设有流体进口,并且在第三腔室处设有流体注入口,泵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悬架内,泵轴一端穿过泵盖的通孔连接叶轮中部,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泵轴外部设有轴套,轴套位于泵盖的通孔内,轴套外部设有机械密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自吸泵,叶轮转动通过S型第二腔室从进口法兰吸入流体,并通过第二腔室将所吸入的流体从出口法兰排出,其结构紧凑、高效节能,保证叶轮性能可靠,并能够自动抽取流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栗
本技术涉及泵
,尤其涉及一种自吸泵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根据离心力原理设计,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流体转动,将流体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目前离心泵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生产排渣、排矿、挖砂等领域。但是离心泵在开始使用时,无法自动上水,需要人工预先向泵体内注满液体,然后才能开始抽液工作,这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尽管自吸泵能够解决普通离心泵的这一不足,但是现有各种自吸泵(喷射泵、螺杆泵、高压自吸泵等),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密封腔与机械密封存在失效或者泄露等问题,影响自吸泵的效率和使用寿命;2、弯头、止回阀、副叶轮等部件消耗了极大的水力,影响自吸泵的工作效率。因此,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自吸泵的使用效率和寿命O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吸泵,高效节能、性能可靠、能够自动抽取液体,使用寿命长。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吸泵,包括泵体、泵盖、叶轮、中间架、悬架、泵轴、驱动装置; 泵盖通过中间架固定在泵体和中间架之间,泵盖和泵体之间设有流体空间,叶轮位于上述流体空间中,泵体在叶轮的转动方向所在平面上设有第一腔室,泵体在第一腔室处设有出口,上述出口处连接有出口法兰,泵体在叶轮的转轴方向上设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具有S型结构,其从叶轮的转轴处向远离叶轮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叶轮的转轴处与上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在第二腔室远离叶轮的一端设有进口,上述进口处连接有进口法兰,泵体内还设有第三腔室,其与上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在第三腔室处设有流体注入口 ; 泵盖在叶轮的转轴方向上设有通孔,悬架连接在中间架远离泵体叶轮的一侧,悬架内部设有沿叶轮的转轴方向延伸的贯穿腔体,上述贯穿腔体内设有依次远离泵体的第一轴承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盖,泵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撑在上述贯穿腔体内,泵轴的一端穿过泵盖的通孔连接在叶轮中部,另一端在悬架远离中间架的一侧连接驱动装置,泵轴外部设有轴套,其位于泵盖的通孔内,轴套外部设有机械密封组件,机械密封组件与泵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一密封空间,泵轴、悬架、第一轴承盖和第二轴承盖之间形成第二密封空间。 优选地,上述第一密封空间内设有冷却剂。 优选地,上述第二密封空间内设有润滑剂。 优选地,第一轴承采用滚柱轴承。 [0011 ] 优选地,第二轴承采用角接触轴承。 优选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O型密封圈。 本技术中,所提出的自吸泵,包括泵体、泵盖、叶轮、中间架、悬架、泵轴、驱动装置,叶轮位于泵体和泵盖形成的流体空间中,泵体内设有分别与流通空间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泵体在第一腔室处设有流体出口,在第二腔室处设有流体进口,并且在第三腔室处设有流体注入口,泵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悬架内,泵轴一端穿过泵盖的通孔连接叶轮中部,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泵轴外部设有轴套,轴套位于泵盖的通孔内,轴套外部设有机械密封组件。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自吸泵,叶轮转动通过S型第二腔室从进口法兰吸入流体,并通过第二腔室将所吸入的流体从出口法兰排出,其结构紧凑、高效节能,保证叶轮性能可靠,从而能够自动抽取流体,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吸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吸泵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吸泵,包括泵体1、泵盖2、叶轮3、中间架4、悬架5、泵轴6、驱动装置; 泵盖2通过中间架4固定在泵体I和中间件4之间,泵盖2和泵体I之间设有流体空间,叶轮3位于上述流体空间中,泵体I在叶轮3的转动方向所在平面上设有第一腔室11,泵体I在第一腔室11处设有出口,上述出口处连接有出口法兰14,泵体I在叶轮3的转轴方向上设有第二腔室12,第二腔室12具有S型结构,其从叶轮3的转轴处向远离叶轮3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叶轮3的转轴处与上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I在第二腔室12远离叶轮3的一端设有进口,上述进口处连接有进口法兰15,泵体I内还设有第三腔室13,其与上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I在第三腔室13处设有流体注入口 16 ; 泵盖2在叶轮3的转轴方向上设有通孔,悬架5连接在中间架4远离泵体叶轮3的一侧,悬架5内部设有沿叶轮3的转轴方向延伸的贯穿腔体,上述贯穿腔体内设有依次远离泵体I的第一轴承盖51、滚柱轴承52、角接触轴承53和第二轴承盖54,泵轴6通过滚柱轴承52和角接触轴承53支撑在贯穿腔体内,泵轴6的一端穿过泵盖2的通孔连接在叶轮3中部,另一端在悬架5远离中间架4的一侧连接驱动装置,泵轴6外部设有轴套61,其位于泵盖2的通孔内,轴套61外部设有机械密封组件62,机械密封组件62与泵盖2之间设有第一 O型密封圈71和第二 O型密封圈72,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一密封空间,第一密封空间内设有冷却剂,用于降低叶轮转动时产生的热量,此外第一 O型密封圈71和第二 O型密封圈72的设置,为避免所抽取的液体流入提供双重保护,从而以免腐蚀部件,泵轴6、悬架5、第一轴承盖51和第二轴承盖52之间形成第二密封空间,第二密封空间内设有润滑剂,用于延长滚柱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使用寿命。 采用本实施例的自吸泵抽取液体的过程中,在首次使用时,预先通过流体注入口在第三腔室内注入流体,所注入的流体从第三腔室流入泵体和泵盖之间的流体空间内,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泵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的叶片不断将流入的流体击碎,并且被击碎的流体与该流体空间内的空气搅拌混合,生成气液混合物,同时不断流动致使在该流体空间内气液不分离,然后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一腔室内发生气液分离,气体经由出口法兰排出,液体重新返回流体空间,再次与泵体内的空气混合,反复循环该过程,直至将泵体内的空气排净,流体从进口法兰流入第二腔室,完成自吸过程,在抽取的过程中,在叶轮转动所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待抽取液体经由进口法兰被抽入泵盖和泵体之间的流体空间中,同时流体空间内的液体随着叶轮的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叶轮表面的流道向第一腔室流动,从而经由出口法兰排出,保证液体抽取过程高效节能、工作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自吸泵,包括泵体、泵盖、叶轮、中间架、悬架、泵轴、驱动装置,叶轮位于泵体和泵盖形成的流体空间中,泵体内设有分别与流通空间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泵体在第一腔室处设有流体出口,在第二腔室处设有流体进口,并且在第三腔室处设有流体注入口,泵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悬架内,泵轴一端穿过泵盖的通孔连接叶轮中部,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泵轴外部设有轴套,轴套位于泵盖的通孔内,轴套外部设有机械密封组件。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自吸泵,叶轮转动通过S型第二腔室从进口法兰吸入流体,并通过第二腔室将所吸入的流体从出口法兰排出,其结构紧凑、高效节能,保证叶轮性能可靠,从而能够自动抽取流体,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滚柱轴承52和角接触轴承53保证泵轴6转动时的稳定性,从而延长泵轴6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泵盖(2)、叶轮(3)、中间架(4)、悬架(5)、泵轴(6)、驱动装置;泵盖(2)通过中间架(4)固定在泵体(1)和中间架(4)之间,泵盖(2)和泵体(1)之间设有流体空间,叶轮(3)位于所述流体空间中,泵体(1)在叶轮(3)的转动方向所在平面上设有第一腔室(11),泵体(1)在第一腔室(11)处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处连接有出口法兰(14),泵体(1)在叶轮(3)的转轴方向上设有第二腔室(12),第二腔室(12)具有S型结构,其从叶轮(3)的转轴处向远离叶轮(3)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叶轮(3)的转轴处与所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1)在第二腔室(12)远离叶轮(3)的一端设有进口,所述进口处连接有进口法兰(15),泵体(1)内还设有第三腔室(13),其与所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1)在第三腔室(13)处设有流体注入口(16);泵盖(2)在叶轮(3)的转轴方向上设有通孔,悬架(5)连接在中间架(4)远离泵体叶轮(3)的一侧,悬架(5)内部设有沿叶轮(3)的转轴方向延伸的贯穿腔体,所述贯穿腔体内设有依次远离泵体(1)的第一轴承盖(51)、第一轴承(52)、第二轴承(53)和第二轴承盖(54),泵轴(6)通过第一轴承(52)和第二轴承(53)支撑在所述贯穿腔体内,泵轴(6)的一端穿过泵盖(2)的通孔连接在叶轮(3)中部,另一端在悬架(5)远离中间架(4)的一侧连接驱动装置,泵轴(6)外部设有轴套(61),其位于泵盖(2)的通孔内,轴套(61)外部设有机械密封组件(62),机械密封组件(62)与泵盖(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71)和第二密封件(72),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一密封空间,泵轴(6)、悬架(5)、第一轴承盖(51)和第二轴承盖(52)之间形成第二密封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⑴、泵盖⑵、叶轮(3)、中间架(4)、悬架(5)、泵轴(6)、驱动装置; 泵盖⑵通过中间架⑷固定在泵体⑴和中间架⑷之间,泵盖⑵和泵体⑴之间设有流体空间,叶轮(3)位于所述流体空间中,泵体(1)在叶轮(3)的转动方向所在平面上设有第一腔室(11),泵体(1)在第一腔室(11)处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处连接有出口法兰(14),泵体(1)在叶轮(3)的转轴方向上设有第二腔室(12),第二腔室(12)具有3型结构,其从叶轮(3)的转轴处向远离叶轮(3)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叶轮(3)的转轴处与所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1)在第二腔室(12)远离叶轮(3)的一端设有进口,所述进口处连接有进口法兰(15),泵体(1)内还设有第三腔室(13),其与所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1)在第三腔室(13)处设有流体注入口(16); 泵盖(2)在叶轮(3)的转轴方向上设有通孔,悬架(5)连接在中间架(4)远离泵体叶轮(3)的一侧,悬架(5)内部设有沿叶轮(3)的转轴方向延伸的贯穿腔体,所述贯穿腔体内设有依次远离泵体(1)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