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857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种植大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一端安装在地面,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一端,其中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1、第一支撑架、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和第二支撑架,四部分连接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节约生产原材料,安装、拆卸使用方便;2、设置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将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上的压力变成接触部向下的力越压越紧;3、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构成的倾斜坡面,所安装的光伏板能最大限度采光及不阻挡阳光照射大棚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种植大棚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大棚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常用来种植反季节蔬菜,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用途较广泛;1958年我国已能自行生产农用聚乙烯薄膜,因而小棚覆盖的蔬菜生产已很广泛,60年代中期小棚已定形为拱塑料大棚形,高I米左右,宽1.5-2.0米,故称为小拱棚,由于棚型矮小不适于在东北冷凉地区应用,1966年长春市郊区首先把小拱棚改建成2米高的方形棚,但因抗雪的能力差而倒塌,经过多次的改建创造了高2米左右、宽15米,占地为I亩的拱形大棚;1978年大棚生产已推广到南方各地,全国大棚面积已达10万亩,到目前为止,全国大棚面积已基本稳定在10多万亩,其中在我国北方干旱区各省、市约有7万多亩,预计〃七五〃期间大棚栽培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左右。 当前大棚覆盖的材料为塑料薄膜,其适于大面积覆盖,因它质量轻,透光保温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使用较普遍,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其冬季温度最低能达到零下40-50度,传统薄膜保温效果差,导致大棚内温度较过低,影响大棚种植作物生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尝试在大棚上设置光伏板,在解决大棚供热的同时能够利用光伏板进行发电,一举两得且环保,但传统的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结构,其一方面结构复杂、安装拆卸繁琐且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导致整体使用寿命短,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北方大棚面积较大,所以北方光伏板使用较多,北方天气在冬季较恶劣,降雪量大、时间长,传统的结构载重量小,易出现垮塌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解决现有大棚支架载重小、整体结构复杂、安装拆卸耗时的问题,提高大棚支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一端安装在地面,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一端,其中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一端设置第一支撑块,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的连接处两侧设置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二支撑架一端设置第四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LI长度为2.5米、第二支撑架L2长度为1.5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支撑架、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和第二支撑架,四部分连接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一方面节约生产原材料,另一方面安装、拆卸使用方便;2、设置的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将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上的压力变成接触部向下的力越压越紧;3、第一顶棚支架、第二顶棚支架构成的倾斜坡面,所安装的光伏板能最大限度采光及不阻挡阳光照射大棚内部。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_第一支撑架、2-第一顶棚支架、3-第二顶棚支架、4-第二支撑架、5-第一支撑块、6-第二支撑块、7-第三支撑块、8-第四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和第二支撑架4 ;第一支撑架I和第二支撑架4 一端安装在地面,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 —端,其中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架I 一端设置第一支撑块5,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的连接处两侧设置第二支撑块6、第三支撑块7,第二支撑架4 一端设置第四支撑块8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支撑架1、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和第二支撑架4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6、第三支撑块7和第四支撑块8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支撑架I和第一支撑块5结构、第一顶棚支架2和第二支撑块6结构、第二顶棚支架3和第三支撑块7结构、第二支撑架4和第四支撑块8结构分别采用Q345B碳素钢一体成型制得。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第一支撑架ILl长度为2.5米、第二支撑架4L2长度为1.5米,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4安装固定在地面后二者之间距离L3为9米,安装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时,二者接触部垂直向下距离离第一支撑架I的距离L4为2米,本大棚支架结构安装完成后整体最高高度L5为3.5米,解决传统大棚高度较高,载重量小、抗风级别低的现象(尤其是东北地区),同时高度适中升温快速(节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和第二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4)一端安装在地面,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一端,其中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I)、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和第二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I)和第二支撑架(4) 一端安装在地面,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端,其中第一顶棚支架(2)、第二顶棚支架(3)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蔬菜大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O 一端设置第一支撑块(5),第一顶棚支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军李茂邵勤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寰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