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井规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井下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通井规。
技术介绍
通井规一般可以对套管内通径尺寸进行检测,以确认管内内径是否缩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通井规一般由接头与筒体两部分组成,接头下部由螺纹与筒体连接,筒体下部可稍薄,筒体一端呈中空的斜面导向体,适用于大斜度井通井。将筒体下部加工成薄壁的目的是:当套管变形处内径小于通径规的外径时,筒体容易变形,通过筒体变形能大概了解套管变形状况;能缓冲撞击力,不易卡住通井规,便于起出钻柱。 根据通井规的工作原理,在实际检测作业中,当通井规下入油井井筒套管时,管套内某位置出现“通径不过”结果,一般判定该套管变形或套缩。但是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套管内存有大量砂砾,进而阻挡了通井规继续向下探入。此时需要组织洗井车辆,通过下入探砂管柱至遇阻位置,进而对砂砾进行清除。完成砂砾清除工序后,需收回探砂管柱,进而继续下入通井规进行套管通井工序。如此反复通井、砂砾清除工序,操作繁琐,即消耗大量施工时间,又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井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筒体、具有朝向所述筒体第一端的第三端和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构件,所述筒体设有用于连通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空腔以及用于连通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导流通道,所述构件具有用于连通所述其第三端和第四端的第二空腔,所述筒体与所述构件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构件穿设在所述筒体的第一空腔内且与所述筒体相固定,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构件能相对所述筒体滑动并与所述筒体相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井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筒体、具有朝向所述筒体第一端的第三端和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构件,所述筒体设有用于连通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空腔以及用于连通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导流通道,所述构件具有用于连通所述其第三端和第四端的第二空腔,所述筒体与所述构件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构件穿设在所述筒体的第一空腔内且与所述筒体相固定,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构件能相对所述筒体滑动并与所述筒体相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井规还包括销钉,在所述销钉断裂前,所述筒体与所述构件通过销钉相固定连接,在所述销钉断裂后,所述筒体能相对所述构件滑动并与所述构件相脱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位于所述筒体的中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刘波,武俊宪,栾海波,陈英杰,程鹏飞,郑楠,于海波,王东,付红雷,关天势,于广刚,张传友,王小舟,靳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