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365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0:08
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主体及接地片;绝缘主体位于屏蔽壳体之收纳槽,绝缘主体包含插槽及复数侧端装设空间,复数侧端装设空间分别形成于绝缘主体之两侧面且连通于插槽。接地片系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与屏蔽壳体接触,接地片包含屏蔽本体、复数侧臂、复数勾部及复数接脚。屏蔽本体设置于绝缘主体内部。复数侧臂分别系由屏蔽本体两侧朝侧端装设空间方向延伸。各勾部系由各侧臂之前侧朝插槽方向延伸。各接脚系由各侧臂之后侧方向延伸且外露于侧端装设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今各式电子产品愈渐多功能,提供无限的方便及高度便利性,但形成复杂的电磁波干扰环境,影响电子产品之运作及传输,例如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EMI )、射频干扰(Rad1 Frequency Interference,简称 RFI)的问题。 —般电连接器介面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现有USB插座电连接器及USB插头电连接器在传输讯号时,会产生讯号干扰现象,例如电磁干扰、射频干扰等等,造成USB插座电连接器或USB插头电连接器传输讯号上的准确性发生错误。是以,如何解决习知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主体、复数上排弹性端子、复数下排弹性端子及接地片;屏蔽壳体包含一收纳槽。绝缘主体位于收纳槽,绝缘主体包含上板体、下板体、插槽、复数侧端装设空间,插槽位于上板体及下板体之间,复数侧端装设空间分别形成于绝缘主体之两侧面且连通于插槽。复数上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上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上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上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上排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位于上板体之下表面。复数下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下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下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下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下排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位于下板体之上表面。接地片系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与屏蔽壳体接触,接地片包含屏蔽本体、复数侧臂、复数勾部及复数接脚。屏蔽本体设置于绝缘主体内部且位于复数上排弹性端子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之间。复数侧臂分别系由屏蔽本体两侧朝侧端装设空间方向延伸。各勾部系由各侧臂之前侧朝插槽方向延伸。各接脚系由各侧臂之后侧方向延伸且外露于侧端装设空间。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利用藉由接地片上设置的凸起结构或弹性结构与屏蔽壳体之内侧壁面接触,以增加两者之间的固定作用。并且,插头电连接器之接地片之复数接脚焊接于一电路板,插座电连接器之接地片的复数接脚与另一电路板焊接,当插接于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可提供良好的接地通路(low — impedance grounding path),有助于高频特性于串音(crosstalk)、连接损耗(Insert1n Loss)、回波损耗(Return Loss)的作用,可降低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 )、射频干扰(Rad1 FrequencyInterference,简称RFI)的问题。并且,接地片之复数接脚焊接于一电路板,提供接地片的固定强度。 另外,藉由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弹性端子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呈上下颠倒,复数上排接触段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复数下排接触段之排列方式,提供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接触段可与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端子对应连接,而插头电连接器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下排接触段亦可与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端子对应连接,插头电连接器具有不限制与插座电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的作用。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专利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之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电连接器组合之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电连接器组合之俯视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电连接器组合之俯视剖面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插头电连接器之分解示意图(一)。 图4A为本专利技术之插头电连接器之分解示意图(二)。 图4B为本专利技术之插头电连接器之剖面示意图。 图4C为本专利技术之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脚位定义图。 图4D为本专利技术之插头电连接器之背面分解示意图。 图4E为本专利技术之另一接地片之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之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结合电路板之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之结合电路板之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之接地片扣接时之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之接地片与屏蔽壳体另一接触方式之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100插头电连接器 200插座电连接器 11绝缘主体111上板体 1111 下表面 112下板体 1121 上表面 113插槽 114侧面115侧端装设空间 116后端装设空间 117上基座 118下基座 119卡扣结构 12屏蔽壳体 12a收纳槽 121连接片结构 13电路板 131接地接点 14接地片 141屏蔽本体 142侧臂 143勾部 144接脚 145凸起结构 1451 实体突块 146弹性结构 1461 弹臂 147弯折部 15插头端子 151上排弹性端子1511上排弹性讯号端子1512上排弹性电源端子1513上排弹性接地端子1514上排接触段1515上排连接段1516上排焊接段 152下排弹性端子1521下排弹性讯号端子1522下排弹性电源端子1523下排弹性接地端子1524下排接触段1525下排连接段1526下排焊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电连接器组合的实施例,图1为分解示意图,图2为俯视剖面分解示意图,图3为俯视剖面组合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之电连接器组合由插头电连接器100与插座电连接器200所组成。 参照图4、图5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插头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插头电连接器100为USB Type-C连接介面规格。本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100包含有绝缘主体11、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及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屏蔽壳体12、电路板13及接地片14。 参照图4、图4A及图5,绝缘主体11为一扁长型板体,绝缘主体11包括有上板体111、下板体112、插槽113、复数侧面114及复数侧端装设空间115。在此,以嵌入成型(insert 一 molding)的方式形成有上板体111及下板体112,插槽113位于绝缘主体11之前侧,亦即,插槽113位于上板体111及下板体112之间。此外,绝缘主体11更包含一后端装设空间116 (如图4D所示),该后端装设空间116形成于绝缘主体11之后侧且连通于该插槽113。并且,上板体111具有下表面1111,下板体112具有上表面1121,上板体111之下表面1111对应于下板体112之上表面1121。复数侧面114各别位于绝缘主体11之两侦牝复数侧端装设空间115为一狭长型沟槽结构,复数侧端装设空间115位于复数侧面114,复数侧端装设空间115的前端贯穿而连通于插槽113,亦即,各侧端装设空间115之前端相邻于插槽113而相贯通,并且,各侧端装设空间115之后端相邻于电路板13的侧端(如图6所示)。 参照图4、图4D及图5,本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100更包括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包含一收纳槽;一绝缘主体,位于该收纳槽,该绝缘主体包含一上板体、一下板体、一插槽及复数侧端装设空间,该插槽位于该上板体及该下板体之间,该些侧端装设空间分别形成于该绝缘主体之两侧面且连通于该插槽;复数上排弹性端子,该些上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上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上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上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该上排弹性端子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位于该上板体之下表面; 复数下排弹性端子,该些下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下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下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下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该下排弹性端子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位于该下板体之上表面;及一接地片,该接地片系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与该屏蔽壳体接触,该接地片包含:一屏蔽本体,该屏蔽本体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内部且位于该些上排弹性端子与该些下排弹性端子之间;复数侧臂,该些侧臂分别系由该屏蔽本体两侧朝该侧端装设空间方向延伸;复数勾部,各该勾部系由各该侧臂之前侧朝该插槽方向延伸;及复数接脚,各该接脚系由各该侧臂之后侧方向延伸且外露于该侧端装设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 一屏蔽壳体,包含一收纳槽; 一绝缘主体,位于该收纳槽,该绝缘主体包含一上板体、一下板体、一插槽及复数侧端装设空间,该插槽位于该上板体及该下板体之间,该些侧端装设空间分别形成于该绝缘主体之两侧面且连通于该插槽; 复数上排弹性端子,该些上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上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上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上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该上排弹性端子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位于该上板体之下表面; 复数下排弹性端子,该些下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下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下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下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该下排弹性端子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位于该下板体之上表面;及 一接地片,该接地片系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与该屏蔽壳体接触,该接地片包含: 一屏蔽本体,该屏蔽本体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内部且位于该些上排弹性端子与该些下排弹性端子之间; 复数侧臂,该些侧臂分别系由该屏蔽本体两侧朝该侧端装设空间方向延伸; 复数勾部,各该勾部系由各该侧臂之前侧朝该插槽方向延伸 '及 复数接脚,各该接脚系由各该侧臂之后侧方向延伸且外露于该侧端装设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包含一后端装设空间,该后端装设空间形成于该绝缘主体之后侧且连通于该插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上基座及一下基座,该上基座结合该些上排弹性端子之后侧,该下基座结合该些下排弹性端子之后侧,该上基座的前端与该下基座的前端组装于该后端装设空间内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之该屏蔽本体设置于该上基座与该下基座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包含复数凸起结构,各该凸起结构形成于各该侧臂的侧端且接触于该屏蔽壳体之内侧壁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雅芬蔡侑伦侯斌元廖崇甫周杨杨陈茂胜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