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021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8:46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腔体滤波器(200)包括腔体、盖板以及设置在腔体或盖板上的连接器(100),连接器一端连接滤波器的内部器件,另一端连接外部通信器件,连接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10)、金属外壳(20)以及设置于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30),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设置有非金属层(40)。相对于现有的连接器采用全金属材质,在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外周面增设非金属层能够增强连接器以及腔体滤波器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以及可靠性;同时,生产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降低腔体滤波器以及连接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作为通信模块重要一环的滤波器或双工器,它通常装有与其他模块连接的连接器,如7/16连接器、N型连接器等。连接器通常与滤波器或双工器之间采用螺钉连接。为了满足射频指标以及基于传统的工艺(如机加、压铸和电镀),连接器基材都为黄铜或铝合金,然后在其表面电镀一层电镀保护膜如银层,铜层和三元合金层等。针对一些特殊应用场合如室外,海边或非常潮湿的环境,连接器表面喷上一层粉。喷粉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连接器的寿命,防止其过快地失效,但粉层厚度不易控制并易脱落。同时,连接器外壳均采用机加或压铸、或压铸和机加的工艺成型。若外壳采用机加工艺,由于连接器外壳的复杂特征(如螺纹),导致其加工时间长,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若连接器外壳采用压铸工艺,由于压铸件外表面较为粗糙,使得连接器外形不美观且降低了耐“三防”的等级。若外壳采用压铸和机加工艺,则因工艺过程路线长且复杂,导致产品成本较高。综上可知,现有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其简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整体“三防”能力及可靠性,同时能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用于腔体滤波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金属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覆盖设置有非金属层,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筒状部分和位于所述筒状部分一端的法兰部分,其中所述法兰部分包括与所述筒状部分连接的端面和远离所述筒状部分的端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设有用于避免所述非金属层脱落的限制结构,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限制结构与所述非金属层紧密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腔体滤波器,所述金属外壳的法兰部分位于腔体滤波器腔体外表面,所述法兰部分远离所述筒状部分的端面与所述腔体滤波器的腔体外表面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所述法兰部分与所述腔体滤波器的腔体表面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环绕所述绝缘介质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未安装于所述腔体滤波器上,所述密封圈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所述连接器安装于腔体滤波器上时,所述密封圈被挤压限制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所述非金属层包覆于所述连接器的筒状部分的外周面、所述法兰部分上与所述筒状部分连接的端面、所述环形凹槽内以及环形凹槽至法兰部分外沿的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腔体滤波器,所述金属外壳的法兰部分位于所述腔体滤波器的腔体内表面,所述法兰部分与所述筒状部分连接的端面与所述腔体滤波器的腔体内表面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所述法兰部分与腔体滤波器的腔体内表面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未安装于所述腔体滤波器上,所述密封圈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所述连接器安装于腔体滤波器上时,所述密封圈被挤压限制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或盖板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一端连接所述腔体滤波器的内部器件,另一端连接外部通信器件,所述连接器为上述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制造工艺,包括:通过机加方式、压铸方式或者机加加压铸方式形成连接器的内导体以及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筒状部分和位于所述筒状部分一端的法兰部分,其中所述法兰部分包括与所述筒状部分连接的端面和远离所述筒状部分的端面;对所述金属外壳以及内导体进行电镀处理;通过注塑或压铸方式在所述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外周面形成非金属层;将大小匹配的绝缘介质压入金属外壳,再将内导体压入所述绝缘介质。从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外设置非金属层,能够增强连接器在特殊环境下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以及可靠性。现有连接器采用喷粉在连接器外表面形成防护层,而喷粉的厚度难以控制,从而导致连接器的防护效果差;而且喷粉的时间较长,工艺复杂;喷粉是通过人工进行喷涂,粉尘的环境污染较大,对人体伤害较大。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连接器就可克服这一缺点,非金属层可通过压铸或注塑的方式在金属外壳外成型,压铸或注塑的方式工艺简单,且无环境污染,人工参与度小,简化了连接器生产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部分为金属、部分为非金属,非金属的材质较轻,同时成本也较低,减少了连接器的重量及生产成本。借此,本专利技术简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整体“三防”能力及可靠性,同时能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器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连接器与腔体滤波器配合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器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连接器与腔体滤波器配合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器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器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以及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腔体滤波器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器100,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10、金属外壳20以及设置于金属外壳20和内导体10之间的绝缘介质30,金属外壳20的外周面覆盖设置有非金属层40。从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器100的金属外壳20外设置非金属层40,能够增强连接器100在特殊环境下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以及可靠性。现有连接器采用喷粉在连接器外表面形成防护层,而喷粉的厚度难以控制,从而导致连接器的防护效果差;而且喷粉的时间较长,工艺复杂;喷粉是通过人工进行喷涂,粉尘的环境污染较大,对人体伤害较大。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连接器就可克服这一缺点,非金属层40可通过压铸或注塑的方式在金属外壳20外成型,压铸或注塑的方式工艺简单,且无环境污染,人工参与度小,简化了连接器生产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100部分为金属、部分为非金属,非金属的材质较轻,同时成本也较低,减少了连接器100的重量及生产成本。借此,本专利技术简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整体“三防”能力及可靠性,同时能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优选的是,金属外壳20的外周面设有用于避免非金属层40脱落的限制结构,金属外壳20通过限制结构与非金属层40紧密连接,该限制结构为网状或锯齿状沟槽,也可为滚花或者其他形式的限制结构,从而使得非金属层40与金属外壳20具有更好的结合力。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层40外表面的螺纹部分41。连接器100一端用于与滤波器或双工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其他通信模块连接,连接器100与滤波器或双工器连接的一端设置密封圈21,同时连接器100另一端通过螺纹部分41与通信模块连接,螺纹部分41也是在具有“三防”能力的非金属层40上形成,从而使得连接器100与滤波器或双工器以及其他通信模块连接的两个端口均具有良好的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

【技术保护点】
PCT国内申请,权利要求书已公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09 CN 20121006180431.一种连接器,用于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金属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覆盖设置有用于防潮、防盐雾、防霉的非金属层,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筒状部分和位于所述筒状部分一端的法兰部分,其中所述法兰部分包括与所述筒状部分连接的端面和远离所述筒状部分的端面,所述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腔体滤波器,所述金属外壳的法兰部分位于腔体滤波器腔体外表面,所述法兰部分远离所述筒状部分的端面与所述腔体滤波器的腔体外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设有用于避免所述非金属层脱落的限制结构,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限制结构与所述非金属层紧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分与所述腔体滤波器的腔体表面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环绕所述绝缘介质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未安装于所述腔体滤波器上,所述密封圈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所述连接器安装于腔体滤波器上时,所述密封圈被挤压限制于所述环形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层包覆于所述连接器的筒状部分的外周面、所述法兰部分上与所述筒状部分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恩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