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像素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771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5:21
一种高像素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存在一个反曲点。所述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1.5<f4/f5<-0.5,-0.65≦<(R9-R10)/(R9+R10)<0,0.5<R1/R4<1.5,其中,f4、f5分别为第四和第五透镜的焦距,R9、R10分别为第五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像素摄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像素摄像镜头,特别是由五片透镜组成的应用于小型化电子产品的高像素薄型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电子电子产品逐步兴起,特别是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一般光学系统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S)两种,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精进,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光学系统趋向于更高像素,芯片的像素尺寸越来越小,对相配套的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主流的摄像镜头一般都是由四片透镜组成,如专利号为“US8373936B2”的专利,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社会对镜头高像素和高成像质量的需求了,因此包含五片透镜的镜头应运而生。公开号为“US20110310287”、名称为“摄影透镜组”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5组透镜构成的光学成像系统,该镜头内的五组透镜从物方到像方依次由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和具有负屈光度第五透镜构成。虽然这种系统有效提升了成像品质,同时维持了小型化的特性,但是该透镜无法在保证大视场角的同时有效的抑制鬼像,修正畸变,而且成像面上光线的入射角(即CRA)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像素摄像镜头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高像素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存在一个反曲点。另外,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还设有一光阑,置于被摄物与第三透镜之间;所述五片透镜均由塑料制成。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f4、f5分别为第四和第五透镜的焦距,R9、R10分别为第五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将满足下列关系式:-1.5<f4/f5<-0.5-0.65≦<(R9-R10)/(R9+R10)<00.5<R1/R4<1.5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R7、R8分别为第四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将满足下列关系式:0.5<(R7-R8)/(R7+R8)<0.8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f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摄像镜头的整体焦距,将满足下列关系式:1<f12/f<1.8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ImgH为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直径的一半,TTL为摄像镜头的全长,将满足下列关系式:ImgH/TTL>0.6更优的,第一透镜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为凸面。更优的,第三透镜具有正的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像素摄像镜头具有更好的光学效果,在保证小型化、高像素、大视场角的同时,有效的修正了畸变,抑制了鬼像的形成,并且有效的减小了CRA角度,进一步的提升了系统的成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像素摄像镜头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轴上色差图(mm);图3是实施例1的像散图(mm);图4是实施例1的畸变图(%);图5是实施例1的倍率色差图(μm);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像素摄像镜头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的轴上色差图(mm);图8是实施例2的像散图(mm);图9是实施例2的畸变图(%);图10是实施例2的倍率色差图(μm);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像素摄像镜头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3的轴上色差图(mm);图13是实施例3的像散图(mm);图14是实施例3的畸变图(%);图15是实施例3的倍率色差图(μm);图1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像素摄像镜头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17是实施例4的轴上色差图(mm);图18是实施例4的像散图(mm);图19是实施例4的畸变图(%);图20是实施例4的倍率色差图(μm);图2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像素摄像镜头实施例5的示意图;图22是实施例5的轴上色差图(mm);图23是实施例5的像散图(mm);图24是实施例5的畸变图(%);图25是实施例5的倍率色差图(μm);图2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像素摄像镜头实施例6的示意图;图27是实施例6的轴上色差图(mm);图28是实施例6的像散图(mm);图29是实施例6的畸变图(%);图30是实施例6的倍率色差图(μm);图3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像素摄像镜头实施例7的示意图;图32是实施例7的轴上色差图(mm);图33是实施例7的像散图(mm);图34是实施例7的畸变图(%);图35是实施例7的倍率色差图(μm)。具体实施方式在实施例1中,光阑面为STO,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S1、S2;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S3、S4;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S5、S6;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S7、S8;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S9、S10;滤色片E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S11、S12,成像面为S13。此处解释请参阅图1,一种高像素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E1,其物侧面S1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E2,其像侧面S4为凹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E4,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E5,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其物侧面S9存在一个反曲点。光阑STO置于被摄物与第三透镜E3之间,其中,实施例1、2、3、4、5为光阑前置,实施例7为光阑置于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实施例6为光阑置于第二透镜E2和第三透镜E3之间。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像素摄像镜头中五片透镜均由塑料制成。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f4、f5分别为第四和第五透镜的焦距,R9、R10分别为第五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将满足下列关系式:-1.5<f4/f5<-0.5-0.65≦<(R9-R10)/(R9+R10)<0满足以上两式要求,可有利于该高像素摄像镜头有效的减小光线入射于成像面的角度(CRA),使光更加均匀无暗角;特别是第五透镜物侧面存在一个反曲点的形状,能有效的抑制鬼像对本镜头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将满足下列关系式:0.5<R1/R4<1.5以上要求可有效的扩大视场角,缩短总长。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R7、R8分别为第四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将满足下列关系式:0.5<(R7-R8)/(R7+R8)<0.8上式对第四透镜的限制可有利于该高像素摄像镜头减小畸变,获得更高的成像质量。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f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摄像镜头的整体焦距,将满足下列关系式:1<f12/f<1.8满足上式要求可保证该高像素摄像镜头广角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高像素摄像镜头中,ImgH为摄像镜头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直径的一半,TTL为摄像镜头的全长,将满足下列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像素摄像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像素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存在一个反曲点,并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5<f4/f5<‑0.5‑0.65≦<(R9‑R10)/(R9+R10)<00.5<R1/R4<1.5其中,f4、f5分别为第四和第五透镜的焦距,R9、R10分别为第五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像素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存在一个反曲点,并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5<f4/f5<-0.5-0.65≦(R9-R10)/(R9+R10)<00.5<R1/R4≦0.8其中,f4、f5分别为第四和第五透镜的焦距,R9、R10分别为第五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像素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5<(R7-R8)/(R7+R8)<0.8其中,R7、R8分别为第四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戴付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