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7274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包括前支架、后支架、靠背架、坐垫,一横杆的一端与前支架的上部相胶接并通过第一插接销形成固定,横杆的另一端与后支架的上端相胶接并通过第二插接销形成固定,坐垫固定在横杆的上面;靠背架的下部铰接在后支架的中上部,靠背架的下端与后支架的下部之间通过至少一根弹簧相连接,弹簧与靠背架下端的连接结构和弹簧与后支架下部的连接结构至少有一个是可拆卸结构;进一步,所述靠背架的上端装有头枕架;所述前支架的下部装有可伸缩调整的支撑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折叠后体积较小,有效减少空间占用,方便收纳,较可观降低了包装和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尤其是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仰卧起坐健身器已有多种款式,但是大多数仰卧起坐健身器机架为固定式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包装和运输成本难于降低。2012年07月04日公开一项专利号为ZL201120388917.5、名称为“可折叠的仰卧健身器”的技术专利,其包括前支架,所述前支架的上端连接有胸垫架,其上端后侧连接有可折叠的主架,其上端前侧铰接有摆杆,所述前支架的下端和主架的后端均连接有底脚管,所述前支架的下端和主架的后端之间安装有将其撑开的横架;所述主架的前端安装有上靠脚、坐垫和扶手管,其中部铰接有靠背架,所述靠背架包括靠背管和固定在靠背管上的靠背,所述靠背管上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下端位置可调的连接在主架上;所述摆杆的下端连接有下靠脚,所述摆杆上设有可折叠的哑铃架。本技术横架拆下时,主架和前支架可折叠收藏。但其折叠后体积还较大,减少空间的占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其折叠后体积较小,有效减少空间占用,方便收纳,较可观降低了包装和运输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包括前支架、后支架、靠背架、坐垫,一横杆的一端与前支架的上部相胶接并通过第一插接销形成固定,横杆的另一端与后支架的上端相胶接并通过第二插接销形成固定,坐垫固定在横杆的上面;靠背架的下部铰接在后支架的中上部,靠背架的下端与后支架的下部之间通过至少一根弹簧相连接,弹簧与靠背架下端的连接结构和弹簧与后支架下部的连接结构至少有一个是可拆卸结构。进一步,所述靠背架的上端装有头枕架,头枕架上装有头枕杆,头枕杆上套有保护棉套。再进一步改进,头枕架可伸缩插接在靠背架上。既方便调整又方便收纳。进一步,所述前支架的下部装有可伸缩调整的支撑腿。进一步,所述后支架下部侧面设有第一横向连接销,弹簧靠近后支架的一端设有挂钩挂在第一横向连接销上形成可拆卸结构。进一步,靠背架下端侧面设有第二横向连接销,第二横向连接销上铰接一过渡块,过渡块上设有外螺纹,弹簧靠近靠背架的一端形成一旋接孔旋接在过渡块的外螺纹上。这种结构既方便弹簧安装,也能较好保护弹簧,防止弹簧连接端的断裂。优选所述过渡块包括一个头部和一个连接部,头部上设有铰接通孔与第二横向连接销相铰接,过渡块的外螺纹设在连接部上,过渡块利用连接部的外螺纹旋接在弹簧靠近靠背架一端的旋接孔上。进一步,前支架的中上部装有两根平行钩腿杆,每根钩腿杆的两端套有保护棉套;靠背架的中上部装有三根平行靠背杆,每根靠背杆的两端套有保护棉套。进一步,所述靠背架的下部为U形状叉接部,所述U形状叉接部的两个支臂的中部通过一铰接销轴与后支架的中上部相铰接,所述U形状叉接部两个支臂下端侧面与后支架下部的两个侧面通过两根弹簧相连接。再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状叉接部两个支臂之间还装有限位杆与后支架的下表面相配合,靠背架上部的后面固定有限位块与后支架的上表面相配合。本技术由于一横杆的一端与前支架的上部相胶接并通过第一插接销形成固定,横杆的另一端与后支架的上端相胶接并通过第二插接销形成固定,靠背架的下部铰接在后支架的中上部。这样拔出第一插接销和第二插接销,前支架可往横杆折叠靠拢,后支架也可往横杆折叠靠拢,背靠架可旋转往后支架靠拢,因此折叠后整体体积较小,有效减少空间占用,方便收纳,较可观降低了包装和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前视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后视立体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图3的B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3的C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3的D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过渡块立体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弹簧立体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折叠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靠背架3、坐垫4,一横杆5的一端与前支架1的上部相胶接并通过第一插接销6形成固定,横杆5的另一端与后支架2的上端相胶接并通过第二插接销61形成固定,坐垫4固定在横杆5的上面;靠背架3的下部铰接在后支架2的中上部,具体铰接方式为,靠背架3的下部为U形状叉接部31,所述U形状叉接部31的两个支臂的中部通过一铰接销轴32与后支架2的中上部相铰接。所述U形状叉接部31两个支臂下端侧面与后支架2下部的两个侧面通过两根弹簧7相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后支架2下部两个侧面各固定有一根第一横向连接销21,每根弹簧7靠近后支架2的一端设有挂钩71挂在第一横向连接销21上形成可拆卸结构;靠背架3下部的U形状叉接部31两个支臂下端侧面各固定有一根第二横向连接销33,第二横向连接销33上铰接一过渡块34,所述过渡块34包括一个头部341和一个连接部342,头部341上设有铰接通孔3411与第二横向连接销33相铰接,过渡块34的连接部342上设有外螺纹,过渡块34利用连接部342的外螺纹旋接在弹簧7靠近靠背架3一端上,弹簧7靠近靠背架3的一端形成一旋接孔72与过渡块34连接部342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U形状叉接部31两个支臂之间还装有限位杆35与后支架2的下表面相配合,限位杆35上还套有一套筒351,通过套筒351可起到较好飞缓冲作用,靠背架3上部的后面固定有限位块36与后支架2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靠背架3的上端装有头枕架8,头枕架8上装有头枕杆81,头枕杆81上套有保护棉套。头枕架8可伸缩插接在靠背架3上并用紧固螺钉82固定。所述前支架1的下部装有可伸缩调整的T形支撑腿11。所述前支架1的中上部装有两根平行钩腿杆12,每根钩腿杆12的两端套有保护棉套;靠背架3的中上部装有三根平行靠背杆37,每根靠背杆37的两端套有保护棉套。图9所示,本技术收纳时,拔出第一插接销6和第二插接销61,让支撑腿11往前支架1收缩,松开紧固螺钉82,让头枕架8往靠背架3收缩,使两根弹簧7脱开后支架2上的第一横向连接销21,然后让前支架1沿与横杆5的铰接点旋转往横杆5折叠,让后支架2沿与横杆5的铰接点旋转往横杆5折叠,最后背靠架3也往靠近后支架2方向旋转折叠,形成一个占用空间较小的折叠状态。以上仅是本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包括前支架、后支架、靠背架、坐垫,其特征在于:一横杆的一端与前支架的上部相胶接并通过第一插接销形成固定,横杆的另一端与后支架的上端相胶接并通过第二插接销形成固定,坐垫固定在横杆的上面;靠背架的下部铰接在后支架的中上部,靠背架的下端与后支架的下部之间通过至少一根弹簧相连接,弹簧与靠背架下端的连接结构和弹簧与后支架下部的连接结构至少有一个是可拆卸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包括前支架、后支架、靠背架、坐垫,其特征在于:一横杆的一端与前支架的上部相胶接并通过第一插接销形成固定,横杆的另一端与后支架的上端相胶接并通过第二插接销形成固定,坐垫固定在横杆的上面;靠背架的下部铰接在后支架的中上部,靠背架的下端与后支架的下部之间通过至少一根弹簧相连接,弹簧与靠背架下端的连接结构和弹簧与后支架下部的连接结构至少有一个是可拆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架的上端装有头枕架,头枕架上装有头枕杆,头枕杆上套有保护棉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头枕架可伸缩插接在靠背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的下部装有可伸缩调整的支撑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下部侧面设有第一横向连接销,弹簧靠近后支架的一端设有挂钩挂在第一横向连接销上形成可拆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仰卧起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靠背架下端侧面设有第二横向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昱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宙隆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