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6672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一种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所述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包括防护盖(1)和至少两个牵引件(2),至少一个所述牵引件(2)与所述防护盖(1)直接相连。该植入物装置的优点在于:适用于临床上多瘘道的复杂肛瘘的治疗;细胞长入方向与细胞贴附壁面水平,利于组织长入;球形防护盖,具有有效防止肠道排泄物在肛瘘内口堆积,降低肠道污物进入瘘道;细胞支架膜片,可在柔性丝状物上自由滑动,可根据瘘道实际形状调节“足”的形状,起到充分填充瘘道,组织修复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一种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所述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包括防护盖(1)和至少两个牵引件(2),至少一个所述牵引件(2)与所述防护盖(1)直接相连。该植入物装置的优点在于:适用于临床上多瘘道的复杂肛瘘的治疗;细胞长入方向与细胞贴附壁面水平,利于组织长入;球形防护盖,具有有效防止肠道排泄物在肛瘘内口堆积,降低肠道污物进入瘘道;细胞支架膜片,可在柔性丝状物上自由滑动,可根据瘘道实际形状调节“足”的形状,起到充分填充瘘道,组织修复的作用。【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人体软组织修复的植入物 >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人体组织可以发生瘘,引发瘘的原因包括先天缺陷,创伤,组织感染以及克罗恩症(ChronJ s disease)。在诸多瘘中,肛管直肠瘘临床发病率高——在我国,其患病率占肛肠疾病的1.67%?3.6%,在国外等欧美发达国家的肛肠疾病发病率中位居第二位,其发病率为8%?25%。肛管直肠瘘,也称之为肛瘘,多由于肛门腺体感染而引起的肛周组织脓肿,通常无法自愈。脓肿可经过手术引流或自然流出,在感染组织处形成通道,被称为瘘道,瘘道在肛肠壁上的开口为原发孔,一般称为内口,瘘道在肛周组织产生的开口为继发口,一般称为外口。 肛瘘由于其瘘道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肛瘘(单一瘘道)和复杂肛瘘(多瘘道)。传统治疗方法中,一般简单肛瘘采用引流挂线法治疗,复杂肛瘘采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治疗,临床上虽具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在手术过程中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导致较高的术后失禁风险,复发率偏高。 肛瘘治疗的另一种技术为肛瘘栓技术,其治疗特点无术后失禁的风险,但是由于其构造仅用于简单肛瘘治疗,无法适用于复杂肛瘘的治疗。 中国专利申请200680023018.7和201110158543.2,公开了一种采用可塑材料卷制而成的移植物用于治疗瘘。可塑材料可为细胞外基质类的小肠粘膜下层材料,卷制采用片状材料卷拢成的螺旋层圆锥体移植物,公开的器械治疗肛瘘上存在多种局限性:其不足之一,是移植物构造为单一圆锥状结构,不适用于复杂肛瘘的治疗;其不足之二,是移植物采用片状材料螺旋卷拢而成,植入后自体组织长入方向与受体细胞贴附面(材料壁面)垂直,不利于初期组织初期液侵润和细胞爬行迁入,致使组织再生修复效果不佳,治疗细胞密度不均一;其不足之三,是移植物结构设计上无防止脱出的结构,肛瘘治疗中移植物有脱出的风险。 中国专利申请200980119365.3在之前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包括在移植物末端添加盖状结构,用于降低肛瘘治疗中移植物脱出的风险。但至今未对上文中所述的不足一和不足二进行改进。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350823.3,公开了一种肛瘘栓的外形结构,通过力学分析发现,其虽然可以降低器械植入后脱落的风险,但不适用于复杂肛瘘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简单肛瘘和复杂肛瘘、可防止脱出和阻隔肠道污物,同时,便于组织液浸润和细胞迁入、有利于组织修复的用于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 本技术一方面涉及一种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所述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包括防护盖I和至少两个牵引件2,至少一个所述牵引件2与所述防护盖I直接相连。 具体来说,可以是所有牵引件2均与防护盖I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部分牵引件2与防护盖I直接相连,部分牵引件2通过与防护盖I直接相连的牵引件2与防护盖I间接相连。当然,还可以有部分牵引件2是通过与防护盖I间接相连的牵引件2与防护盖I间接相连的。 更具体地,还可以是一个牵引件2与防护盖I直接相连,其余牵引件2通过与防护盖I直接相连的牵引件2与防护盖I间接相连。 作为具体实例,该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包括防护盖和设置在该防护盖内侧的牵引件,牵引件是多个;该牵引件由柔性丝状物和经该柔性丝状物串联在一起的多个细胞支架膜片组成的细胞支架膜片组构成;柔性丝状物的外端与防护盖联接,其内端穿过所述细胞支架膜片组形成牵引端。 防护盖包括便于贴附在肠管壁上的水平面和自该水平面外侧面边缘向外突起以防止肠道污物在防护盖周围堆积的突起部; 柔性丝状物外端与所述水平面的内侧面联接。 多个牵引件呈发散状设置于防护盖的内侧; 或其中之一作为主牵引件固定于防护盖内侧的中心点上,其余的牵引件作为附牵引件通过其上的附柔性丝状物与主牵引件的主柔性丝状物连接。 附牵引件自所述主牵引件外端向内端、沿周向依次设置。 柔性丝状物是手术缝线:钛丝线、钛合金的丝线、可用于人体植入的有机塑料丝、不可吸收手术缝线和可吸收手术缝线中的任一种。 柔性丝状物的外端缝合或黏合或浇注在防护盖上。 细胞支架膜片组的形状是圆柱形、立方体形、棱锥形、圆锥形或与瘘道形状对应的圆锥台型。 细胞支架膜片组的堆垒高度为5?9cm。 防护盖由聚乳酸、聚己酸内脂、聚乙醇酸和聚羟基丁酸脂中的任一种制成,其厚度在0.1?0.5cm之间,表面面积在0.25?2.0Ocm2之间。 多个细胞支架膜片顺次布置、且相邻的细胞支架膜片4-0相互贴合在一起,所述柔性丝状物贯穿所述细胞支架膜片组、且其内端、外端均于该细胞支架膜片组的两端端面外打结,形成限位区,以保证一定厚度的细胞支架膜片组可在柔性丝状物上滑动而不会脱出; 或所述柔性丝状物连续打环扣从而在其上形成多个环扣结,形成多个限位区,而每一个细胞支架膜片则固定在相邻的环扣结之间,也就是在一个限位区内; 或所述柔性丝状物连续打环扣从而在其上形成多个环扣结,组成细胞支架膜片组的多个细胞支架膜片,分段形成多个限位区,包括环扣段和贴合段,所述环扣段包括至少顺次相连的三个环扣结,且该三个环扣结中、相邻的两个环扣结之间至少固定有一个细胞支架膜片;贴合段由至少两个贴合在一起的细胞支架膜片构成;该环扣段和贴合段相邻或相间设置。 细胞支架膜片为细胞外基质材料或高分子合成材料。 细胞外基质材料是由哺乳动物小肠粘膜下层、哺乳动物心包、腹膜、皮肤组织和肌肉组织中的任一种制做的细胞外基质材料。 细胞外基质材料为完全去除细胞成分的细胞外基质材料; 或是未完全去除细胞成分的细胞外基质材料; 或是完全保留了细胞成分的细胞外基质材料。 细胞外基质材料是通过交联剂或采用紫外交联或热交联方式交联的细胞外基质材料;或是未交联的细胞外基质材料;交联剂是戍二醒试剂、点尼平试剂、1_ (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环氧类试剂中的任一种。 高分子合成材料是由聚乳酸、聚己酸内脂、聚羟基丁酸脂,聚乙醇酸、聚对苯二甲酸乙脂、聚酯类有机塑性材料和膨化聚四氟乙烯中的任一种制成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细胞外基质材料是干燥形式或水合形式。 细胞支架膜片上复合有可用于人体的抗菌类药物。 抗菌类药物是庆大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链霉素、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土霉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防护盖为半球形或矩形。 本技术之用于瘘治疗的植入物装置与现有的瘘治疗的移植物相比,其优势在于: 本技术的多“足”(即牵引件)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临床上多瘘道的复杂肛瘘的治疗,填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瘘的植入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盖(1)和至少两个牵引件(2),其中,至少一个牵引件(2)与防护盖(1)直接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