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道路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643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式道路垃圾箱,其包括嵌设在地面中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外桶体以及设置在外桶体内的内桶体,外桶体上设有桶盖,在内桶体和外桶体之间设有摆杆和顶杆,还包括固定在外桶体的内侧壁的导块,导块上设有收容槽;还包括依次套设在内桶体内的多个垃圾袋,垃圾袋包括袋体以及设置在袋体开口周沿的收紧带,收紧带上设有与收容槽配合的卡块。采用该方案,将垃圾袋放置在内桶体中并使收紧带撑开,卡块卡设在收容槽中。当需要收集垃圾时,用一根棍子,将棍子伸入垃圾袋内并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摆杆和顶杆使卡块从收容槽中脱离,从而将袋体的开口封住,方便直接提起垃圾,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卫生死角,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式道路垃圾箱,其包括嵌设在地面中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外桶体以及设置在外桶体内的内桶体,外桶体上设有桶盖,在内桶体和外桶体之间设有摆杆和顶杆,还包括固定在外桶体的内侧壁的导块,导块上设有收容槽;还包括依次套设在内桶体内的多个垃圾袋,垃圾袋包括袋体以及设置在袋体开口周沿的收紧带,收紧带上设有与收容槽配合的卡块。采用该方案,将垃圾袋放置在内桶体中并使收紧带撑开,卡块卡设在收容槽中。当需要收集垃圾时,用一根棍子,将棍子伸入垃圾袋内并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摆杆和顶杆使卡块从收容槽中脱离,从而将袋体的开口封住,方便直接提起垃圾,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卫生死角,更加环保。【专利说明】_种新式道路垃圾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式道路垃圾箱。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有加大的趋势,绿色工程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环保的城市设施则显得犹为重要。目前城市道路垃圾主要是通过道路旁设置的垃圾箱,通过垃圾箱收集垃圾并由清洁工人将垃圾收走进行集中处理。采用这种普通的垃圾箱,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缺点日益明显。最初这种垃圾箱以其体积大,投放方便被广泛使用。但也就是因为其体积大,占空间使得其经常堆积着大量的垃圾,引来无数的蚊虫,大量垃圾集中在一地,肮脏不堪,臭气熏天,让人不愿意靠近,从而容易把垃圾遗漏在外部,弄脏箱体。倘若碰上下雨天,箱内的污水就会流得到处都是,影响道路的卫生。而且这种垃圾箱在垃圾倾倒时比较麻烦,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垃圾箱的死角难以清理干净,容易产生臭味,污染环境。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宄,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更加环保、收集垃圾更加方便的新式道路垃圾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式道路垃圾箱,包括嵌设在地面中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外桶体以及设置在外桶体内的内桶体,外桶体上设有桶盖,支撑架的底部的上端与外桶体底部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容置空间,内桶体底部的下端面连接有导柱,导柱的一端固定在内桶体底部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外桶体底部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还包括套设在导柱外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在内桶体底部的下端面,另一端抵顶在外桶体底部的上端面,还包括设置在内桶体底部的下端面与外桶体底部的上端面之间的基座,基座设置在外桶体底部的上端面,基座上铰接有倾斜设置的摆杆,摆杆朝上的一端位于内桶体底部的下方,朝下的一端延伸至内桶体的外侧并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顶杆,还包括固定在外桶体的内侧壁的导块,导块至少为两块,环设在外桶体的内侧壁,导块上开设有从上端面贯通至下端面的收容槽且收容槽贯通至导块靠近内桶体一侧的侧壁,每个导块对应每一根所述摆杆设置,所述顶杆从收容槽的底部伸入收容槽;还包括依次套设在内桶体内的多个垃圾袋,所述垃圾袋包括袋体以及设置在袋体开口周沿的收紧带,收紧带上设置有与所述收容槽配合的卡块,卡块的个数与导块相同。 较佳地,所述导块的个数为四个,等间距环设在所述外桶体的内壁,所述收容槽的横截面呈“T”形,所述导块的上端面与所述内桶体的上端面齐平。 较佳地,所述内桶体底部的下端面连接有加强板,所述摆杆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凸台。 较佳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桶体底部的上端面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转轴向上延伸并且与所述桶盖的周沿固定连接,还包括电路控制板,驱动电机电连接至电路控制板。 较佳地,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设有面板,面板环设在所述桶盖的周沿,所述桶盖的下端面与面板的上端面齐平,面板的上端面与地面齐平,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上端面。 较佳地,所述桶盖为透明有机玻璃,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内的景观灯,景观灯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控制板。 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将垃圾袋放置在内桶体中并使收紧带撑开,将卡块从导块的上端面放入收容槽中,由于收容槽的限位作用,卡块不会从收容槽中滑出,之后将桶盖盖上。当需要收集垃圾时,打开桶盖,用一根棍子,将棍子伸入垃圾袋内并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内桶体的压缩复位弹簧并带动导柱向容置空间运动,当内桶体向下运动一定的距离后作用于摆杆的朝上的一端,通过摆杆带动顶杆向上运动,顶杆推动收容槽内的卡块向上运动,直到最上端的卡块完全从导块的上端面露出,停止继续施力,当卡块从收容槽中完全露出时,由于收紧带的收紧作用,连接在收紧带上卡块随着收紧带的收缩靠拢在一起,从而将袋体的开口束缚住,清洁工人可以将垃圾袋提出而不会弄脏手,垃圾的收集也更加方便,当一个垃圾袋取出后,另外一个垃圾袋则随之呈现在内桶体中用以放置垃圾,不会出现垃圾箱死角而产生臭味的现象,使用起来更加环保。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外桶体与内桶体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架以及外桶体侧壁未示出);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技术中垃圾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中导块配合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在卡块上的收紧带和袋体未示出); 图中: 10-支撑架11-面板 20-外桶体21-桶盖 22-外桶体底部30-内桶体 31-内桶体底部32-导柱 33-复位弹簧40-基座 41-摆杆42-顶杆 43-凸台50-导块 51-收容槽60-垃圾袋 61-袋体62-收紧带 63-卡块70-驱动电机 71-转轴72-电路控制板 73-开关80-景观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5,一种新式道路垃圾箱,包括嵌设在地面中的支撑架10,支撑架10上设有外桶体20以及设置在外桶体20内的内桶体30,外桶体20上设有桶盖21。安装时,通过在地面上挖掘凹坑,将支撑架10放入凹坑内使支撑架10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在支撑架10的底部的上端与外桶体底部22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容置空间,在内桶体底部31的下端面连接有导柱32,在实施例中导柱32的数量为4根,等间距环设在内桶体底部31的下端面。导柱32的一端固定在内桶体底部31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外桶体底部22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还包括套设在导柱32外的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的一端抵顶在内桶体底部31的下端面,另一端抵顶在外桶体底部22的上端面。当内桶体30受到一定的压力时,导柱32压缩复位弹簧33并向下移动,压力消失时,内桶体30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内桶体底部31的下端面与外桶体底部22的上端面之间的基座40,基座40设置在外桶体底部22的上端面。在基座40上铰接有四根摆杆41,四根摆杆41分设在基座40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基座40的上周沿对应设有铰接座,摆杆41倾斜设置,摆杆41朝上的一端则通过铰接轴连接在铰接座中且其端部位于内桶体底部31的正下方,朝下的一端延伸至内桶体30的外侧并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顶杆42,顶杆42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在摆杆41上。当内桶体底部31向下移动时则带动摆杆41绕着铰接轴转动,进而带动顶杆42向上移动,为了使内桶体底部31与摆杆41更好地配合,较佳地,所述内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式道路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嵌设在地面中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外桶体以及设置在外桶体内的内桶体,外桶体上设有桶盖,支撑架的底部的上端与外桶体底部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容置空间,内桶体底部的下端面连接有导柱,导柱的一端固定在内桶体底部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外桶体底部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还包括套设在导柱外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在内桶体底部的下端面,另一端抵顶在外桶体底部的上端面,还包括设置在内桶体底部的下端面与外桶体底部的上端面之间的基座,基座设置在外桶体底部的上端面,基座上铰接有倾斜设置的摆杆,摆杆朝上的一端位于内桶体底部的下方,朝下的一端延伸至内桶体的外侧并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顶杆,还包括固定在外桶体的内侧壁的导块,导块至少为两块,环设在外桶体的内侧壁,导块上开设有从上端面贯通至下端面的收容槽且收容槽贯通至导块靠近内桶体一侧的侧壁,每个导块对应每一根所述摆杆设置,所述顶杆从收容槽的底部伸入收容槽;还包括依次套设在内桶体内的多个垃圾袋,所述垃圾袋包括袋体以及设置在袋体开口周沿的收紧带,收紧带上设置有与所述收容槽配合的卡块,卡块的个数与导块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陈思鑫王龙河洪振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