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382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水机,使储水容器相对于框体的下部进出的作业性优良。利用拉出部(4)使储水容器(3)进出,利用固定于框体(1)的引导部(16)来水平地引导拉出部(4)的里侧,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对其进行支撑,即使将储水容器(3)载置于拉出部(4),也能够在框体(1)倾倒前且在拉出部(4)与供框体(1)立起的地面(A)相碰前,利用脚轮(19)来支撑拉出部(4)的近前侧。支承脚轮(19)的轮轴(20)的轴承面(21)构成为包含:在近前侧支承轮轴(20)的近前侧支承部(28);在里侧支承轮轴(20)的里侧支承部(29);以及从近前侧支承部(28)到里侧支承部(29)引导轮轴(20)的路径部(30),在地面(A)滚动的脚轮(19)与阶梯相撞,从而使轮轴(20)位移至里侧支承部(2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水机,使储水容器相对于框体的下部进出的作业性优良。利用拉出部(4)使储水容器(3)进出,利用固定于框体(1)的引导部(16)来水平地引导拉出部(4)的里侧,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对其进行支撑,即使将储水容器(3)载置于拉出部(4),也能够在框体(1)倾倒前且在拉出部(4)与供框体(1)立起的地面(A)相碰前,利用脚轮(19)来支撑拉出部(4)的近前侧。支承脚轮(19)的轮轴(20)的轴承面(21)构成为包含:在近前侧支承轮轴(20)的近前侧支承部(28);在里侧支承轮轴(20)的里侧支承部(29);以及从近前侧支承部(28)到里侧支承部(29)引导轮轴(20)的路径部(30),在地面(A)滚动的脚轮(19)与阶梯相撞,从而使轮轴(20)位移至里侧支承部(29)。【专利说明】饮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填充有矿泉水等饮用水的更换式的储水容器供给饮用水的饮水机。
技术介绍
主要能够在办公室、医院等利用饮水机,但近年来,由于对于水的安全、健康的关心的增高,所以饮水机在一般家庭也在普及。这种饮水机向温度调整箱输送储水容器内的饮用水,并通过用户操作而将温度调整箱内的饮用水向杯子等注水。 储水容器的容量较大,用户将较重的新储水容器放置于框体的上部时的作业负担较大。因此,提出了在框体的下部收纳储水容器、并利用泵将储水容器内的饮用水向温度调整箱汲取的饮水机。在这种饮水机中,为了使储水容器相对于框体的下部进出的作业容易,具备在载有储水容器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框体的下部进出的台车(下述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53523号公报(特别是段落0021、0022,图2、图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802299号公报(特别是图6、图7) 在采用台车的饮水机中,使储水容器相对于框体的下部进出的用户作业为如下顺序:将台车的载货部向框体外拉出而将使用完的储水容器取下,将新储水容器载于载货部,推压台车而使载货部回到框体内。当一般家庭的用户在夏季引进饮水机时,大多情况下将框体立于地面,而不在该地面的框体近前铺设任何东西。在该情况下,当使台车进出时,台车的脚轮在供框体立起的地面滚动。但是,在冬季来临而在该地面的框体近前铺设地毯的情况下,地毯的边缘相对于地面形成阶梯。使载有较重的新储水容器的台车的脚轮上到地毯上或从地毯下去并适当地维持行进方向的操作对于老年人、女性来说比较困难,作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在于实现储水容器相对于框体的下部进出的作业性优良的饮水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在框体的下部具备拉出部,在该拉出部载置储水容器并能够使其相对于框体的下部进出。拉出部的里侧被固定于框体的引导部沿进出方向引导,因此用户不决定拉出部的行进方向。 本专利技术使拉出部的进出方向为沿着水平一直线的方向,从而当较重的新储水容器载置于拉出部时,防止因储水容器的重量而使拉出部随意移动。 若使拉出部的进出方向为沿着水平一直线的方向,则能够利用引导部在上下方向上支撑拉出部的里侧。将基于引导部的拉出部的引导、支承高度设定为比框体的外底面(在地面立起框体时,与该地面接触的框体表面部分)高,若拉出部的近前侧的部分完全从地面浮起,则能够防止地面的损伤,但是留有如下担心:框体会不会因将较重的新储水容器粗暴地载置于拉出部时的冲击而向近前侧倾倒,并且在因该倾倒举动而使拉出部的近前侧的部分与地面相碰时会不会给引导部带来过大的负担。 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能够将无法利用引导部来支撑的拉出部的近前侧支撑于地面,并且难以损伤地面的支承部。即,在拉出部的近前侧安装脚轮。 将拉出部与引导部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引导间隙设定得越大,则拉出部相对于框体的允许仰角以及允许俯角就越大,从而引导接触区域成为局部的而产生较大的应力,或容易招致进出的操作性的变差。因此,优选上述引导间隙尽可能设定得较小。这样,在框体的外底面置于地面、并在该地面的框体近前铺设有地毯的情况下,无法使拉出部整体倾斜而使脚轮上到地毯上或从地毯下去,从而不能将拉出部从框体的下部拉出。若能够在用户这一侧调节脚轮滚动的高度、例如能够在多个阶段选择脚轮的轮轴的安装位置或者能够变更脚轮的轮径,则能够将针对地毯的对应性赋予饮水机。 在一般家庭的使用中,在冬季铺设的地毯的撤除后,担心用户无法适当地再调节脚轮的高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脚轮不发挥作为框体的翻倒防止用的支承部的作用,因此不优期待选用户侧的调节作业。 因此,本专利技术利用无需用户每次作业的脚轮的安装构造来赋予针对地毯的对应性。即,支承脚轮的轮轴的轴承面构成为包含:在近前侧支承轮轴的近前侧支承部;在里侧支承轮轴的里侧支承部;以及从近前侧支承部到里侧支承部引导轮轴的路径部,当轮轴被近前侧支承部支承时,脚轮与框体的外底面成为相同的高度,当轮轴被里侧支承部支承时,脚轮比框体的外底面高,当拉出部从框体的下部被拉出时,脚轮在拉出方向上发生碰撞,从而使轮轴从近前侧支承部位移至里侧支承部。在本专利技术中,高度的概念是指相距与外底面接触的水平面的高度。在轮轴被近前侧支承部支承时,脚轮在与框体的外底面所接触的地面相同的地面滚动,另外,能够在该地面支撑拉出部的近前侧。因此,在没有地毯的一般的使用条件下,在载置储水容器时,脚轮迅速地与引导部一起支承拉出部而防止框体的翻倒,能够减轻引导部的负担。另一方面,在上述地面的框体近前铺设有地毯的情况下,在拉出部从框体的下部被拉出期间,脚轮与地毯的边缘相碰。在发生该碰撞时,轮轴能够经由路径部而位移至里侧支承部。在轮轴被里侧支承部支承时,脚轮在比框体的外底面高的道路滚动,另外,能够在该道路支撑拉出部的近前侧。因此,只要是与近前侧支承部处的轮轴高度和里侧支承部处的轮轴高度的高低差相当的厚度的地毯,就能够使脚轮在该地毯与地面之间上下,能够经由该地毯而在地面支撑拉出部的近前侧。因此,在载置储水容器时,脚轮最终与引导部一起支撑拉出部而防止框体的翻倒,能够防止对引导部的过大的负担。这样,无需由用户进行的脚轮的调节作业地赋予针对地毯的对应性,因此脚轮作为支承部而可靠地发挥功能。 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在由里侧支承部支承轮轴的时期,将储水容器载置于拉出部而框体欲向近前倾倒时,由于脚轮支撑拉出部的近前侧,从而能够以不使框体倾倒的方式限制框体朝向近前侧的倾斜即可。路径部具有用于将轮轴向上方引导的斜度,因此在脚轮支撑拉出部时,无法期待路径部作为支承该轮轴负载的部分。在轮轴由近前侧支承部、里侧支承部的其中之一从上方支承时,脚轮能够支撑拉出部的近前侧即可。 若具备对位移到路径部之外的轮轴朝向近前侧施力的弹簧,则即使在轮轴与路径部接触时,也能够利用与弹簧的强度相应的力来支撑拉出部的近前侧。 在将使用完毕的储水容器从框体的下部拉出的期间,无需拉出部的近前侧的支撑,在此期间,在脚轮在供框体立起的地面上滚动的使用条件下,若轻负荷的轮轴容易从近前侧支承部向路径部之外位移,则容易产生杂音,优选利用弹簧的阻力使得难以进行位移。 在轮轴位于近前侧支承部时载置较重的新储水容器的情况下,若轮轴容易向里侧位移,则即使能够防止框体的倾倒,也欠缺支撑的稳定感,因此优选将轮轴保持于近前侧支承部。越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水机,在框体(1)的下部收纳更换式的储水容器(3),向温度调整箱(2)汲取该储水容器(3)内的饮用水,来对该温度调整箱(2)内的饮用水进行注水,所述饮水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拉出部(4),其在载置有储水容器(3)的状态下相对于框体(1)的下部进出,所述拉出部(4)的里侧(17)被固定于所述框体(1)的引导部(16)在沿着水平一直线的进出方向上引导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被支撑,在所述拉出部(4)的近前侧安装有脚轮(19),支承所述脚轮(19)的轮轴(20)的轴承面(21)构成为包含:在近前侧支承该轮轴(20)的近前侧支承部(28);在里侧支承该轮轴(20)的里侧支承部(29);以及从所述近前侧支承部(28)到所述里侧支承部(29)引导所述轮轴(20)的路径部(30),当所述轮轴(20)被所述近前侧支承部(28)支承时,所述脚轮(19)与所述框体(1)的外底面(6)成为相同的高度,当所述轮轴(20)被所述里侧支承部(29)支承时,所述脚轮(19)比所述框体(1)的外底面(6)高,当所述拉出部(4)从所述框体(1)的下部被拉出时,所述脚轮(19)在拉出方向上发生碰撞,从而使所述轮轴(20)从所述近前侧支承部(28)位移至所述里侧支承部(2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织田嘉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