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5874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除臭室、喷淋系统、加热器和控制系统;生物除臭室内分隔成生物滴滤间、生物过滤间和回水池间,回水池间的顶部与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的底部共用一透水隔板;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内分别固定生物填料层,相应地将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分隔出入气空间和出气空间,生物滴滤间的出气空间与所述生物过滤间的入气空间连通;喷淋系统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加热器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本新型的生物除臭装置把生物滴滤和生物过滤工艺复合起来,同时利用循环喷淋系统、加热器和智能控制系统,保证生物菌种在适宜的环境下工作,增强了装置除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除臭
,尤其是复合生物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畜牧业以及渔农养殖业日益扩大,在饲养、产销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增多;以及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工业废料导致的污染日益严重;恶臭成为了环境公害的主要因素,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人们提出了很多的除臭设备。其中,生物除臭是利用微生物将恶臭物质进行分解、利用,由于其除臭效果好,被广泛应用。 生物除臭主要有两种工艺:生物滴滤和生物过滤。两种工艺单独的处理效果有,而且除臭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对除臭效果影响很大,而且随着生物菌种的死亡和流失,除臭效果逐步降低。而且现有的生物除臭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低,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对除臭过程进行监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生物除臭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将生物滴滤除臭和生物过滤除臭综合起来,同时增加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增强生物除臭装置的温湿度控制,增强整体的除臭效果。解决了现有单独的生物除臭工艺的除臭效果有限,以及无法对温湿度智能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除臭室、喷淋系统、加热器和控制系统;所述生物除臭室内分隔成生物滴滤间、生物过滤间和回水池间,所述回水池间的顶部与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的底部共用一透水隔板;所述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内分别固定生物填料层,相应地将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分隔出入气空间和出气空间,所述生物滴滤间的出气空间与所述生物过滤间的入气空间连通;所述喷淋系统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喷淋系统对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的生物填料层供水;所述加热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生物除臭室内的温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头和泵,泵的入水口与回水池间的出水口连接,泵的出水口与喷头连通;喷头固定在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的生物填料层的上方。位于生物除臭室内的回水池间作为水源,能将生物填料层流失下来的菌种重新喷洒到生物填料层上,生物填料层上的菌种不会流失,保证生物除臭效果。同时水源位于生物除臭室内,也能辅助保持生物除臭室内的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内,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喷淋系统和加热器的控制端连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实时监测结果,利用控制器控制喷淋系统和加热器的开启或者关闭,智能地控制生物除臭室内的温湿度在合适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内分别水平地固定生物填料层。水平设置可以使臭气与生物填料层的接触面积大,提高除臭效果和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层下方的空间为入气空间,上方的空间为出气空间。臭气均由下而上流通,流速慢,增加与生物填料层的接触时间,提高除臭效果。 本技术的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把生物滴滤和生物过滤两种工艺复合到一个装置中,使臭气经过多次的接触分解,能彻底地去除臭气。同时利用循环喷淋系统,起到给生物发生体加湿的作用的同时,把流失到回水池里的菌种重新喷洒到生物发生体上,使得生物填充层不会有生物菌种流失,除臭效果不会降低。控制系统中设置了温湿度传感器,结合智能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控生物除臭室内部的温湿度,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喷淋系统和加热器来调节内部的温湿度,保证生物菌种在适宜的环境下工作。本技术的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增强了装置除臭效果,在生物除臭
具有很大的进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为臭气的流通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除臭室1、喷淋系统、加热器(图中未视出)和控制系统(图中未视出)。 所述生物除臭室I内分隔成生物滴滤间11、生物过滤间12和回水池间13,所述回水池间13的顶部与生物滴滤间11和生物过滤间12的底部共用一透水隔板14,所述透水隔板14只要能使水通过即可,例如可以为开设了多个通孔的板子。所述生物滴滤间11和生物过滤间12之间采用隔板15分隔,隔板15可以采用不锈钢板等。 所述生物滴滤间11内水平固定滴滤生物填料层111,所述滴滤生物填料层111将生物滴滤间11分隔出入气空间112和出气空间113。所述生物过滤间12内水平固定过滤生物填料层121,所述过滤生物填料层将生物过滤间12分隔出入气空间122和出气空间123。所述生物滴滤间11的出气空间113与所述生物过滤间12的入气空间122通过管道16连通。所述生物滴滤间11的入气空间112开设臭气入口,利用鼓风机将臭气经臭气入口输送至入气空间112。生物过滤间12的出气空间123的侧壁上开设净化后气体出口。 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头21和水泵22,水泵22的入水口与回水池间13的出水口连接,水泵22的出水口与喷头21连通;喷头21固定在滴滤生物填料层111和过滤生物填料层121的上方。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具体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和2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生物滴滤间11和生物过滤间12内,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喷淋系统的水泵22的控制端和加热器的控制端连接。 控制系统控制温湿度的原理如下: 1、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生物滴滤间11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例如,25°C,温湿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给加热器发出控制信号,开启加热器,对生物滴滤间11进行加热;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例如,40°c,温湿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给喷淋系统的水泵发出控制信号,开启喷淋,利用喷淋水对生物滴滤间11进行降温处理。同理,对生物过滤间12内的温度进行控制。将温度控制在25°C?40°C范围内,保证生物菌种的活性在最佳状态。 2、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生物滴滤间11内的湿度低于设定湿度,例如,90%,温湿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给喷淋装置的水泵22发出控制信号,开启水泵,对生物滴滤间11进行喷淋水,增加湿度;当湿度高于设定温度,例如,98%,温湿度传感器将湿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给加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除臭室、喷淋系统、加热器和控制系统;所述生物除臭室内分隔成生物滴滤间、生物过滤间和回水池间,所述回水池间的顶部与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的底部共用一透水隔板;所述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内分别固定生物填料层,相应地将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分隔出入气空间和出气空间,所述生物滴滤间的出气空间与所述生物过滤间的入气空间连通;所述喷淋系统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喷淋系统对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的生物填料层供水;所述加热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生物除臭室内的温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除臭室、喷淋系统、加热器和控制系统;所述生物除臭室内分隔成生物滴滤间、生物过滤间和回水池间,所述回水池间的顶部与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的底部共用一透水隔板;所述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内分别固定生物填料层,相应地将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分隔出入气空间和出气空间,所述生物滴滤间的出气空间与所述生物过滤间的入气空间连通;所述喷淋系统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喷淋系统对生物滴滤间和生物过滤间的生物填料层供水;所述加热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生物除臭室内的温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派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