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焦叶片组件及束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861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02:51
离焦叶片组件及束光器,其导向板(10)具有工作面和安装面、第一导向长孔(16)和第二导向长孔(18),第一驱动杆(20)具有第一驱动端(22)、第一铰接端(24)、设置于第一驱动端和第一铰接端之间的第一转动部(26)、和设置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一驱动端之间的第一连接部(28),第一驱动杆可通过第一转动部转动地连接于安装面,第一离焦叶片(29)可经由第一导向长孔与第一连接部铰接。第一联动杆(30)可沿一第一滑动方向滑动地设置于安装面,第一滑动方向与第一导向长孔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联动杆可铰接于第一驱动杆的第一铰接端,且第一联动杆具有一个可穿设于第二导向长孔、以连接第二离焦叶片(39)的第二连接部(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焦叶片组件及束光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叶片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遮挡X射线的用于束光器的离焦叶片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离焦叶片组件的束光器。
技术介绍
在放射诊断装置的放射源处设置有束光器(也可称为限束器),束光器的叶片用于遮挡无效X射线,以控制放射源的放射线投照至病灶部分的面积大小和形状。束光器的叶片可包括主叶片和离焦叶片,离焦叶片可初步遮挡放射线的投照区域,然后再由主叶片完成最终的放射线遮挡任务。 现有束光器的离焦叶片的控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所以,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一直致力于简化离焦叶片的控制结构,并提高控制精度。 专利号为CN203483449U的中国技术专利涉及限束器的窗口叶片组件、单层叶片组件及其限束器,其中一种限束器的窗口叶片组件,其摇杆具有一个第一传动部、一个第二传动部和一个第三传动部。其固定轴可枢接于摇杆位于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的位置处,第三传动部位于第一传动部与固定轴在摇杆枢接处的两者之间。其连接件可传动地连接于第一传动部。其第一窗口叶片可传动地连接至第三传动部。第二窗口叶片与第一窗口叶片相对设置且可传动地连接至第二传动部。窗口叶片组件可利用简单的传动机构与主叶片配合运动,可以大大节省空间,简化限束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焦叶片组件,其可形成精确居中的X射线野,以最大程度屏蔽无效的X射线以及散射线,且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稳定性高。 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离焦叶片组件的束光器。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焦叶片组件,其包括一个导向板、一个第一驱动杆、一个第一联动杆、一个第一离焦叶片和一个第二离焦叶片。其中,导向板具有一个工作面、一个与工作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一个贯通工作面与安装面的第一导向长孔和一个贯通工作面与安装面的第二导向长孔,第一导向长孔和第二导向长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重合。第一驱动杆和第一联动杆设置于导向板的安装面,第一离焦叶片和第二离焦叶片设置于导向板的工作面。第一驱动杆具有一个第一驱动端、一个第一铰接端、一个设置于第一驱动端和第一铰接端之间的第一转动部、和一个设置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一驱动端之间的第一连接部,第一驱动杆可通过第一转动部转动地连接于安装面。第一离焦叶片可经由第一导向长孔与第一连接部铰接。第一联动杆可相对于安装面沿一个第一滑动方向滑动,第一滑动方向与第一导向长孔和第二导向长孔的延伸方向平行,且第一联动杆可铰接于第一驱动杆的第一铰接端,第一联动杆具有一个可穿设于第二导向长孔、以连接第二离焦叶片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随第一驱动杆绕第一转动部转动后,可带动第一离焦叶片沿第一导向长孔移动,第一铰接端随第一驱动杆绕第一转动部转动后,可带动第一联动杆沿第一滑动方向滑动,第二连接部随第一联动杆滑动后可带动第二离焦叶片沿第二导向长孔移动。 第一离焦叶片和第二离焦叶片可借助第一驱动杆和第一联动杆实现精确关联并同步运动,形成精确居中的X射线野,以最大程度屏蔽无效的X射线以及散射线,提高图像质量。且离焦叶片组件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稳定性高。 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长孔和第二导向长孔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以更容易控制精度,及降低生产难度。 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工作面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导向槽和一个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第一导向长孔开设于第一导向槽的槽底,第二导向长孔开设于第二导向槽的槽底。第一离焦叶片还具有一个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可置于第一导向槽中,并沿第一导向槽移动。第二离焦叶片还具有一个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可置于第二导向槽中,并沿第二导向槽移动。上述结构更利于提高第一离焦叶片和第二离焦叶片的控制精度,且使整个结构更稳定,操作更容易。 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联动杆沿第一滑动方向上开设有两个滑动长孔,离焦叶片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件,各连接件可分别穿设于各个滑动长孔后固定于导向板。上述结构简单紧凑,且可以使第一联动杆的运动更稳定,从而提高整个离焦叶片组件的控制精度。 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离焦叶片组件还包括一个叶片联接件,叶片联接件可在穿设于第一导向长孔后,一端连接第一离焦叶片,另一端铰接第一连接部。这样的结构设计简单,连接可靠。 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离焦叶片组件还包括一个主叶片连杆,主叶片连杆可连接第一驱动杆的第一驱动端,以通过第一驱动端带动第一驱动杆转动。 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导向板还包括一个贯通工作面与安装面的第三导向长孔,和一个贯通工作面与安装面的第四导向长孔,第三导向长孔和第四导向长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向长孔的延伸方向垂直。离焦叶片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二驱动杆、一个第二联动杆、一个第三离焦叶片,和一个第四离焦叶片。第二驱动杆和第二联动杆设置于导向板的安装面。第三离焦叶片和第四离焦叶片设置于导向板的工作面。第二驱动杆具有一个第二驱动端、一个第二铰接端、一个设置于第二驱动端和第二铰接端之间的第二转动部、和一个设置于第二转动部和第二驱动端之间的第三连接部,第二驱动杆可通过第二转动部转动地连接于安装面。第三离焦叶片可经由第三导向长孔与第三连接部铰接。第二联动杆可沿一第二滑动方向滑动地设置于安装面,第二滑动方向与第三导向长孔和第四导向长孔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联动杆可铰接于第二驱动杆的第二铰接端,且第二联动杆具有一个可穿设于第四导向长孔、以连接第四离焦叶片的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随第二驱动杆绕第二转动部转动后,可带动第三离焦叶片沿第三导向长孔移动。第二铰接端随第二驱动杆绕第二转动部转动后,可带动第二联动杆沿第二滑动方向滑动,第四连接部随第二联动杆滑动后可带动第四离焦叶片沿第四导向长孔移动。上述结构的离焦叶片组件,可以从四个方向上遮挡X射线,且分别通过驱动杆和联动杆的配合,控制精度高,结构简单紧凑。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束光器,其包括一个上述离焦叶片组件。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离焦叶片组件及其束光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图1用以说明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 图2是图1所示离焦叶片组件组合后的A向工作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离焦叶片组件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用以说明离焦叶片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局部分解结构。 图5用以说明离焦叶片组件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局部分解结构。 标号说明 10导向板 12 工作面 126第一导向槽 128第二导向槽 14安装面 16第一导向长孔 17第三导向长孔 18第二导向长孔 19第四导向长孔 20第一驱动杆 22第一驱动端 24第一铰接端 26第一转动部 28第一连接部 29第一离焦叶片 292叶片联接件 296第一导向板 30第一联动杆 32滑动长孔 322连接件 38第二连接部 39第二离焦叶片 396第二导向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离焦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焦叶片组件包括: 一个导向板(10),所述导向板(10)具有一个工作面(12)、一个与所述工作面(12)相对设置的安装面(14)、一个贯通所述工作面(12)与所述安装面(14)的第一导向长孔(16)和一个贯通所述工作面(12)与所述安装面(14)的第二导向长孔(18),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和所述第二导向长孔(18)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重合; 一个设置于所述安装面(14)的第一驱动杆(20),所述第一驱动杆(20)具有一个第一驱动端(22)、一个第一铰接端(24)、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端(22)和所述第一铰接端(24)之间的第一转动部(26)、和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26)和所述第一驱动端(2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28),所述第一驱动杆(20)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26)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面(14); 一个设置于所述工作面(12)的第一离焦叶片(29),所述第一离焦叶片(29)经由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8)铰接; 一个设置于所述工作面(12)的第二离焦叶片(39);和 一个沿一第一滑动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面(14)的第一联动杆(30),所述第一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和所述第二导向长孔(18)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联动杆(30)铰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杆(20)的所述第一铰接端(24),且所述第一联动杆(30)具有一个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长孔(18)、以连接所述第二离焦叶片(39)的第二连接部(38),所述第一连接部(28)随所述第一驱动杆(20)绕所述第一转动部(26)转动后,带动所述第一离焦叶片(29)沿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离焦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焦叶片组件包括: 一个导向板(10),所述导向板(10)具有一个工作面(12)、一个与所述工作面(12)相对设置的安装面(14)、一个贯通所述工作面(12)与所述安装面(14)的第一导向长孔(16)和一个贯通所述工作面(12)与所述安装面(14)的第二导向长孔(18),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和所述第二导向长孔(18)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重合; 一个设置于所述安装面(14)的第一驱动杆(20),所述第一驱动杆(20)具有一个第一驱动端(22)、一个第一铰接端(24)、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端(22)和所述第一铰接端(24)之间的第一转动部(26)、和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26)和所述第一驱动端(2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28),所述第一驱动杆(20)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26)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面(14); 一个设置于所述工作面(12)的第一离焦叶片(29),所述第一离焦叶片(29)经由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8)铰接; 一个设置于所述工作面(12)的第二离焦叶片(39);和 一个沿一第一滑动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面(14)的第一联动杆(30),所述第一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和所述第二导向长孔(18)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联动杆(30)铰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杆(20)的所述第一铰接端(24),且所述第一联动杆(30)具有一个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长孔(18)、以连接所述第二离焦叶片(39)的第二连接部(38),所述第一连接部(28)随所述第一驱动杆(20)绕所述第一转动部(26)转动后,带动所述第一离焦叶片(29)沿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焦叶片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和所述第二导向长孔(18)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焦叶片组件,其中, 所述工作面(12)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导向槽(126)和一个第二导向槽(128),所述第一导向槽(126)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28)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长孔(16)开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26)的槽底,所述第二导向长孔(18)开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128)的槽底; 所述第一离焦叶片(29)还具有一个第一导向板(296),所述第一导向板(296)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26)中,并沿所述第一导向槽(126)移动; 所述第二离焦叶片(39)还具有一个第二导向板(396),所述第二导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献杰孙光宝张金刚钟福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