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榆凇专利>正文

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401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8:03
一种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它是仅需在套装茶锥锥把两端即前端和末端处,同样地各加工制造出一个与同一锥套配装、既可连接固紧又可顺畅分离的外连接体或内连接空腔;同时,套装茶锥的总长度即锥套和锥把前端连接固紧并与锥把连成一体后的整锥长度要求是在90mm-105mm之间。使用时,锥套从锥把前端处顺畅分离后,套装茶锥自然地被分成了锥套和原装单式茶锥两大部分,接着锥套换位与锥把末端连接固紧,结果锥套变成了原装单式茶锥的加长锥把,这样套装茶锥就自换成为了锥把长度在90mm-105mm之间的新样单式茶锥。不使用时,锥套从锥把末端处顺畅分离,接着连接固紧锥把前端,套装茶锥复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 所属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自换茶锥样式的套装茶锥,尤其是一种能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在中国传统饮茶文化中,套装茶锥不仅仅是通过撬、捣的方式在茶饼或茶砖上取茶的众多手用工具中的一个种类,更多的是,也被发展成了一种即实用又精美的工艺品。 通常,公知传统的套装茶锥是由三部分组成:锥把、锥套和锥体。各组件的构造及相互间的配合关系是:锥把、锥套和锥体三者均是以同轴中心线为公共基准轴线进行加工和装配,锥把和锥套通常按1: 1或黄金分割0.618: 1的比例关系组合,以相互连接的模式,配装成套。首先,锥把是具有外连接体或内连接空腔单端配装锥套的连接把,其中的连接单端与锥套既可连接固紧又可顺畅分离,该端习惯地被称为锥把前端,另一端则称为锥把末端;接着,具有一定长度、整体或部分已成条状、棒状或扁平状的直锥体,不作茶锥锥尖的一端以合适的松紧度顺着锥把轴线,在锥把前端处镶嵌或螺旋入锥把中,且锥体进入部分的深度尺寸一般小于锥把长度,之后锥体和锥把固定为一体,锥体作锥尖端的其余部分就凸露在锥把前端处,这样,锥体和锥把就顺利结合成了一把只有单端配装的单式茶锥;然后,锥套是具有内空腔、内空腔大小、形状和深度尺寸可装入凸露的锥体部分、与锥把前端既可内或外连接固紧又可顺畅分离的套件;最后,已固为一体包括锥体和锥把且只有单端配装的单式茶锥又被称为原装单式茶锥,会以螺接或嵌入的连接方式与相应的锥套配装,自然地组合成了一件套装茶锥。 使用时,锥套和原装单式茶锥分离,而人们往往只用到原装单式茶锥,这样锥套就会被搁置一旁,成了需占用地方放置的多余件,占地碍事,不方便。同时,公知人们的一般使用习惯,无论是对于单式茶锥还是对于套装茶锥,最终都是以单式茶锥的样式来使用,而凡是茶锥都会带有锥尖,锥尖锋利可伤人,使用不当会变成伤人利器,因此使用任何茶锥时是绝对不能也不允许对着人的。由于单式茶锥仅是由锥体和锥把结合组成,使用前后锥尖始终凸露在外,处处隐危,因此最不安全。而套装茶锥因为有了锥套,使得原本带锥尖、凸露在外的锥体部分全部装入套内,不再凸露在外,未使用时是安全的。也由于人的单只手握宽度通常在90mm-105mm之间,所以使用时茶锥锥把的长度也应是在90mm-105mm之间,才最适合人的单手使用,使用舒适可避免使用不当,降低使用危险。如果茶锥锥把过长就会浪费原材料,操作幅度大,使用时会手感别扭,把握不适,易过早疲劳,因而会造成精神不集中,动作走样,易引发危险不安全;如果过短虽节省原材料却降低了单手的把握稳定性,手握不稳就会不敢使力,力小了,不易取茶,力大了,就可能会伤到按定茶饼或茶砖的另一只手,也有危险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套装茶锥使用时锥套是多余、锥把过长或过短时易有危险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套装茶锥,该套装茶锥不仅能使锥套在使用中自换成为新样单式茶锥锥把的组成部分,而且能使新样单式茶锥锥把的总长度最适合人的单手安全使用。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仅需在套装茶锥锥把两端即前端和末端处,同样地各加工制造出一个与同一锥套配装、既可连接固紧又可顺畅分离的外连接体或内连接空腔;同时,套装茶锥的总长度即锥套和锥把前端连接固紧并与锥把连成一体后的整锥长度要求是在90_-105_之间。使用时,锥套从锥把前端处顺畅分离后,套装茶锥自然地被分成了锥套和原装单式茶锥两大部分,接着锥套换位与锥把末端连接固紧,结果锥套变成了原装单式茶锥的加长锥把,这样套装茶锥就自换成为了锥把长度在90mm-105mm之间的新样单式茶锥,由于锥把和锥套通常按1: 1或黄金分割0.618: 1的比例关系组成配套,因此新样单式茶锥整锥总长也只在130mm-160mm之间,符合人们通常的使用和审美标准。同时,转变后的新样单式茶锥锥把的外观外型既可保留套装茶锥原有的、设计美丽的外观外型,也可产生其它的、设计更新颖美丽的外观外型,最后不仅新锥把和整锥的长度合适,而且新样茶锥的美感可因此而变得丰富,使用时会更舒适安全和美观大方。不使用时,锥套从锥把末端处顺畅分离,接着连接固紧锥把前端,套装茶锥复原。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仅要求套装茶锥的总长度即锥套和锥把前端连接固紧并与锥把连成一体后的整锥长度在90mm-105mm之间,保证了加工时能最合理利用原材料,避免浪费或用料不足;仅需在套装茶锥锥把两端即前端和末端处,同样地各加工制造出一个与同一锥套配装、既可连接固紧又可顺畅分离的外连接体或内连接空腔,工艺要求相同,所用的技术也相同,是二次运用,操作熟练,加工容易。未使用时锥套既可与锥把前端连接固紧并与锥把组成套装茶锥,使用时又能与锥把末端连接固紧并与锥把组成新样单式茶锥锥把,且新锥把的总长度也是在90mm-105mm之间,最适合人的单手安全使用,无需其它外助,套装茶锥仅需利用自身锥把两端独有的与同一锥套配装、既可连接固紧又可顺畅分离结构和原件,通过同一配装锥套与锥把两端简便换位配接和在套装茶锥使用前后可转变锥套用途的方式,使得套装茶锥和新样单式茶锥相互之间的两种茶锥样式在套装茶锥使用前后成功地实现了自由互换,同时原件的原样及数量不变,并且自换成后的新样单式茶锥也美观大方,使用时更舒适安全,效果最佳,原件物尽其用,构造简单。原理简明,操作容易,加工方便,实用性和艺术性都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第一个实施例的不使用时套装茶锥的纵剖面基本构造图。 图2是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第一个实施例的使用时套装茶锥自换成的新样单式茶锥的纵剖面基本构造图。 图3是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第二个实施例的不使用时套装茶锥的纵剖面基本构造图。 图4是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第二个实施例的使用时套装茶锥自换成的新样单式茶锥的纵剖面基本构造图。 图1和图2中,1.两端外连接锥把,2.单端内连接锥套,3.锥体,4.锥把前端外连接体,5.锥把末端外连接体。 图3和图4中,6.两端内连接锥把,7.单端外连接锥套,3.锥体,8.锥把前端内连接空腔,9.锥把末端内连接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不使用时,两端外连接锥把(1)和锥体(3)固定结合成一把锥把两端可外连接的原装单式茶锥,原装单式茶锥锥把前端外连接体(4)与单端内连接锥套(2)配接,原装单式茶锥和单端内连接锥套(2)组合成一件套装茶锥。使用时,如图2所示的原装单式茶锥锥把末端外连接体(5)与单端内连接锥套(2)配接,原装单式茶锥和单端内连接锥套(2)组合成一把新样单式茶锥。 在图3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不使用时,两端内连接锥把(6)和锥体(3)固定结合成一把锥把两端可内连接的原装单式茶锥,原装单式茶锥锥把前端内连接空腔(8)与单端外连接型锥套(7)配接,原装单式茶锥和单端外连接锥套(7)组合成一件套装茶锥。使用时,如在图4所示的原装单式茶锥锥把末端内连接空腔(9)与单端外连接锥套(7)配接,原装单式茶锥和单端外连接锥套(7)组合成一把新样单式茶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使用时,锥套从锥把前端处顺畅分离后,套装茶锥自然地被分成了锥套和原装单式茶锥两大部分,接着锥套换位与锥把末端连接固紧,结果锥套变成了原装单式茶锥的加长锥把,这样套装茶锥就自换成为了锥把长度在90mm‑105mm之间的新样单式茶锥,其特征是:仅需在套装茶锥锥把两端即前端和末端处,同样地各加工制造出一个与同一锥套配装、既可连接固紧又可顺畅分离的外连接体或内连接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换成新样单式茶锥的套装茶锥,使用时,锥套从锥把前端处顺畅分离后,套装茶锥自然地被分成了锥套和原装单式茶锥两大部分,接着锥套换位与锥把末端连接固紧,结果锥套变成了原装单式茶锥的加长锥把,这样套装茶锥就自换成为了锥把长度在90mm-105mm之间的新样单式茶锥,其特征是:仅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榆凇
申请(专利权)人:林榆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