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连才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4759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脑血栓治疗药物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巴戟天10-50份,三七10-20份,生地5-20份,泽泻5-15份,赤芍5-10份,木香5-15份,黄芩5-15份,半夏1-10份,野菊花5-15份,艾叶9-15份,葛根9-15份,石菖蒲5-15份,黄芪0.2-9份,白花蛇舌草5.5-15份,延胡索6-9份,茯苓10-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由各种病因使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病变所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因为脑动脉系统病损(如脑动脉硬化)等原因导致的脑动脉管腔狭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血管内血栓形成、栓塞、血管狭窄导致的脑动脉阻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缺血引起脑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的作用机制多样、复杂,缺血性脑卒中(即脑缺血)后,由于脑部缺乏血液和氧气的供应导致大脑能量代谢失衡,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损伤,如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超载、炎症反应等,从而导致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较多,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现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难题。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治疗脑血栓,而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临床上60%以上的脑血栓患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治疗主要是溶栓、挽救缺血区域(半暗带)的濒临死亡的神经元和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美国FDA仅批准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PA)用于中风后的溶栓治疗,但其治疗时间窗很窄,只有在中风4.5小时内使用才有效;而且还存在出血以及缺血再灌加重脑损伤的危险性。而目前针对缺血性中风治疗的神经保护药包括钙通道阻断剂如尼莫地平、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地佐环平(dizocilPine)、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如依达拉奉、NO信号传导通路调节剂芦贝鲁哩(Iubeluzole)以及炎症抑制剂恩莫单抗(enlimomab)等。但上述治疗药物仅针对溶栓治疗却对引发血栓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无法实现治疗作用,因此其远期效益不佳。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栓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作为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从传统中草药中寻求单药有效成分或复方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挑战性。但现有的治疗药物中有的治疗作用不确切或特异性不强,有的毒副作用较大、耐受性小,很难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发挥积极影响。因而,研发出快速有效、安全稳定的防治脑缺血药物迫在眉睫。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同时治疗脑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药物,其能够对脑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现标本同治,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中化学药物缺少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药物,且存在治标不治本,药物毒副作用大的不足,而现有的中药在治疗时则存在疗效不确定,缺少相应药物制剂。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好,副作用小,它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巴戟天10-50份,三七10-20份,生地5-20份,泽泻5-15份,赤芍5-10份,木香5-15份,黄芩5-15份,半夏1-10份,野菊花5-15份,艾叶9-15份,葛根9-15份,石菖蒲5-15份,黄芪0.2-9份,白花蛇舌草5.5-15份,延胡索6-9份,茯苓10-15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在中药组分选择上均以其常用的入药部位入药,药理实验显示,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具有抑制作用,能保护血脑屏障,而保护脑组织进一步受损伤,并且具有显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对上述诸味中药的重量份数进行了优选,优选的条件是中西药配伍使用后药物对脑血栓治疗效果的增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巴戟天30份,三七15份,生地15份,泽泻10份,赤芍8份,木香10份,黄芩10份,半夏6份,野菊花10份,艾叶12份,葛根12份,石菖蒲10份,黄芪5.5份,白花蛇舌草10份,延胡索8份,茯苓12份。更进一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上述中药组合物还进一步含有川芎5份,党参9份。两种药物与上述中药组合后可进一步增强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脑组织保护效果。为了更好地表达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剂型。比如,粉状制剂、散剂、丸剂、丹剂、膏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片剂、胶囊剂等制剂。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散剂、水剂、片剂或胶囊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骤: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该制备方法技术上制备得到临床上常用中药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等。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具有抑制作用,能保护血脑屏障,而保护脑组织进一步受损伤,并且具有显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实验结果表明脑血栓后脑组织血脑屏障破坏,通透性增加,EB结合白蛋白可通过开放的BBB进入脑组织。实验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显微镜下EB光斑数以及脑组织EB检出含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具有抑制作用,能保护血脑屏障,而保护脑组织进一步受损伤。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实验数据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能够提高模型大鼠血浆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且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总之,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在治疗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1)与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或复方丹参片相比,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中药物成分不仅能够在脑损伤后抑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保护脑组织进一步受损伤,而且具有显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这表明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在脑血栓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栓的症状,还能延缓脑血栓的发展,有助于脑血栓患者的痊愈过程。2)与当前治疗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化学治疗药物相比,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为天然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特别是其对于肠道黏膜不产生任何破坏作用,且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作用全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显著提高了脑血栓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巴戟天10‑50份,三七10‑20份,生地5‑20份,泽泻5‑15份,赤芍5‑10份,木香5‑15份,黄芩5‑15份,半夏1‑10份,野菊花5‑15份,艾叶9‑15份,葛根9‑15份,石菖蒲5‑15份,黄芪0.2‑9份,白花蛇舌草5.5‑15份,延胡索6‑9份,茯苓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脑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制得:
巴戟天10-50份,三七10-20份,生地5-20份,泽泻5-15份,赤芍5-10份,木香5-15
份,黄芩5-15份,半夏1-10份,野菊花5-15份,艾叶9-15份,葛根9-15份,石菖蒲5-15
份,黄芪0.2-9份,白花蛇舌草5.5-15份,延胡索6-9份,茯苓10-15份。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5份和党
参9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巴戟天30份,三七15份,生地15份,泽泻10份,赤芍8份,木香10份,黄芩10
份,半夏6份,野菊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连才
申请(专利权)人:周连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