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011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2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该方法包括:核心网网元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核心网网元对双连接进行处理,其中,双连接为与第一基站建立了连接的终端和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建立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无法对双连接进行管理控制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由核心网对双连接进行有效管理控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
技术介绍
图1是相关技术中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1n,简称为LTE)的总体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LTE架构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为MME),服务网关(Serving GetWay,简称为SGW),用户设备或称为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和基站(eNodeB,简称为eNB),其中,UE和基站之间的接口是UU接口,eNB和MME之间是 Sl-MME (Slfor the control plane)接口,eNB 和 SGW 之间是 Sl-U 接口,eNB 之间是X2接口。 终端建立呼叫的过程,即建立UE和eNB之间控制面链路和用户面链路,以及eNB和核心网之间的控制面链路和用户面链路的过程。其中,eNB与核心网的连接上的不同业务的用户面GTP-U数据采用演进无线接入承载(E-UTRAN Rad1 Access Bearer,简称为ERAB)来承载,控制面是通过eNB与核心网(MME)之间的连接来承载。而eNB与UE之间的用户面的连接采用若干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1 Bearer,简称为DRB)来承载,控制面对连接采用若干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1 Bearer,简称为SRB)来承载。 图2是相关技术中无线承载的建立、修改、删除过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a)为相关技术中无线承载建立的流程图,(b)为相关技术中无线承载修改的流程图,(c)为相关技术中无线承载删除的流程图。 由于移动用户大流量业务的激增,同时为了增加用户吞吐量和增强移动性能,目前不少公司和运营商都倾向于寻求一种新的增强方案,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就是其中之一。双连接下终端可以同时与两个以上的网络节点保持连接,这些网络节点间的传输时延不可以忽略,比如UE同时与两个宏小区保持连接,或者是同时与宏小区和微小区保持连接。在网络负荷不均衡时,网络侧可以实时调控终端在两个节点上的传输数据量。现网中,存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1n Duplex,简称为FDD)制式和时分双工(TimeDivis1n Duplex,简称为TDD)制式的网络,这两个网络可能是不同的运营商,或者是同一个运营商,但是不同的设备厂商,这样,两个网络中的基站之间或许不会存在直接的接口(类似已经存在的X2接口),这时候终端需要同时应用两个网络的资源,如何管理双连接,当前存在的技术无法解决。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无法对双连接进行管理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以至少解决在相关技术中存在无法对双连接进行管理控制的问题。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连接处理方法,包括:核心网网元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所述核心网网元对双连接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双连接为与第一基站建立了连接的终端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处理包括: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终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之间建立连接进行处理;所述核心网网元建立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终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之间建立连接进行处理包括:所述核心网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和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了连接的所述终端之间建立连接;所述核心网网元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所述核心网网元将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的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其中,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用于建立连接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处理包括: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修改处理。 优选地,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处理包括: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删除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为以下至少之一:频分双工制式基站、时分双工制式基站。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为以下至少之一:宏基站、微基站。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连接处理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核心网网元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处理模块,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对双连接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双连接为与第一基站建立了连接的终端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单元,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终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之间建立连接进行处理;建立单元,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建立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和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了连接的所述终端之间建立连接;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将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的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其中,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用于建立连接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修改单元,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修改处理。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删除单元,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删除处理。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网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通过本专利技术,采用核心网网元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所述核心网网元对双连接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双连接为与第一基站建立了连接的终端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建立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无法对双连接进行管理控制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由核心网对双连接进行有效管理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长期演进系统LTE的总体架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无线承载的建立、修改、删除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连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连接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连接处理装置中处理模块44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连接处理装置中处理模块44中处理单元52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连接处理装置中处理模块44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 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连接处理装置中处理模块44的优选结构框图三; 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核心网网元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双连接建立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连接修改的流程图; 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连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网网元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所述核心网网元对双连接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双连接为与第一基站建立了连接的终端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建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连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网元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 所述核心网网元对双连接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双连接为与第一基站建立了连接的终端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建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终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之间建立连接进行处理; 所述核心网网元建立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终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之间建立连接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核心网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和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了连接的所述终端之间建立连接; 所述核心网网元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 所述核心网网元将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的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其中,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用于建立连接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建立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修改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核心网网元对所述双连接进行删除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为以下至少之一: 频分双工制式基站、时分双工制式基站。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明杜忠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