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急性伤口清创效率的超声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3473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过改进的超声波清创治疗仪,包括主机(16)、泵(12)、超声波探头(1)、探头前端面(2)、探头前端面侧面(3)、探头内通孔(4),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前端面侧面(3)设置若干个齿形锥体(5),所述齿形锥体的前侧面被加工成一个前倾角(9)。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发挥清创刀具的机械碎裂效应,大大提高了清理创伤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急性伤口清创效率的超声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急性伤口清创效率超声波装置,属于超声医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伤口的有效护理和快速愈合一直是世界医疗界的难题,全球每年用于伤口护理和感染的医疗费用合计超过100亿美元。急性伤口,如战争、自然灾害、车祸、火灾等事故造成的伤口,往往存留很多异物,如果消毒,清理不及时,会造成相关组织的溃烂,结痂等。医护人员对于急性伤口的处理,往往分为两个步骤,1.对伤口中的异物,溃烂,结痂坏死的组织的清除;2.对伤口中的细菌的灭活。对于第二个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采用超声波清创装置,其中的超声波探头可以通过和伤口上的药液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空化效应,从而使细菌的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菌灭活,然而对于第1个步骤,现有技术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此外,现有技术的超声波清创设备对超声机械碎裂效应的利用不充分,这些超声清创装置的表面都是光滑的,对伤口的坏死组织没有机械碎裂效应。 美国专利US7025735和US6916296公开了一种清理创伤的装置,该装置通过一个中空的超声波探头对急性伤口进行清理,药液可以通过探头中间的通孔到达患者的伤口部位,由于该超声波探头的前端在装置中的超声波换能器推动下,做沿着探头轴向方向的往复式振动,振动频率一般为23-30KHZ,振动幅度一般为250-350微米,这样探头前端的侧面就会和患者的伤口上的组织产生相互摩擦,摩擦作用一段时间后,患者伤口上的异物、溃烂和结痂的坏死组织就会脱落,达到清理伤口的目的,但是诸如US7025735以及US6916296中公布的装置中超声探头前端的侧面都是光滑的,所以这种探头和患者伤口上的异物或者坏死组织的之间的摩擦力就很小,导致其清创效果有限(见图1),清理伤口的效率较低,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针对上述缺陷,现有技术才存在一些针对超声探头的改进,比如美国专利US2008/0058775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用于急性伤口处理的超声探头。在该专利中超声探头的前端面的侧面都加上了滚花(见图2),所述专利对“滚花”的描述是:在超声波探头的前端面的侧面,刻上一些平行的沟槽,沟槽深度小于0.5毫米,通过设置沟槽来增大清理急性伤口时超声探头前端面的侧面与患者伤口上异物或者坏死组织之间的摩擦力,以达到有效清除患者伤口的目的,但是上述专利所述的平行沟槽一般来说很浅,所以形成的摩擦力是有限的,对于提高伤口清创效率帮助不大,此外,这些沟槽会对超声波探头前端面侧面的表面材料结构造成影响,超声波探头一般由钛合金材料构成,在工作时,超声波探头在超声波换能器的推动下,沿着超声波探头的轴线方向做往复式振动,振动频率一般为25-40KHz,振动幅度一般为150-200微米,作为超声波探头所采用的钛合金材料,处于工作疲劳状态下时,钛合金材料表面的沟槽甚至划痕,都会导致钛合金材料表面产生裂纹,这些裂纹会逐渐扩展到材料深层,最终导致超声波探头前端断裂,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相关清创设备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对超声清创装置进行了相关改进,在超声波探头前端的侧面,加工出一组微小的齿形锥体,这些锥体分布在超声波探头前端的侧面之上,其高度为0.5-1毫米。一般来说,这些齿形锯齿可以选择圆锥型、三棱锥型、四棱锥型等(如图6),此外,这些齿形锥体在超声探头前端面侧面的分布是交错式的(如图13),本专利技术在每个齿型锥体的前倾角(如图16),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超声波清创治疗仪,包括超声波探头、探头前端面、探头前端面侧面、探头内通孔,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前端面侧面设置若干个齿形锥体,所述齿形锥体的前侧面被加工成一个前倾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齿形锥体为圆锥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齿形锥体为三棱锥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齿形锥体为四棱锥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齿形锥体在超声探头前端面侧面的分布为交错式分布。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由于设置沟槽而导致探头使用寿命降低的缺陷,本申请设计的交错式排布的锥型锯齿有利于清理患者伤口内的异物或者坏死组织的残渣通畅排出,在每个齿形锥体的前端加工一个倾角,有利于这些齿形锥体在工作过程中有效刺入患者伤口中的异物或坏死组织中。 【附图说明】 :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超声清创装置治疗患者的伤口 ; 图2超声清创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3传统中空式超声清创探头; 图4利用超声波的机械碎裂效应切割清理坏死组织; 图5传统的球型清创探头; 图6传统的圆柱型清创探头; 图7传统的方柱型清创探头; 图8是传统的带滚花的清创探头; 图9位于超声清创探头前端头侧面的齿形椎体; 图10棱锥形的齿形锥体; 图11棱台形的齿形椎体; 图12球锥形的齿形锥体; 图13改进的带锯齿锥体的球形清创探头; 图14改进的带锯齿锥体的圆柱形清创探头; 图15改进的带锯齿锥体的葫芦形清创探头; 图16改进的带锯齿锥体的马蹄形清创探头; 图17改进的前端面和侧面都带锯齿锥体的圆柱形清创探头; 图18改进的带锯齿锥体的方柱形清创探头; 图19改进的斜线排列的锯齿锥体的圆柱形清创探头; 图20改进的直线排列的三棱锥形的锯齿锥体的圆柱形清创探头; 图21改进的斜线排列的三棱锥形的锯齿锥体的圆柱形清创探头; 图22改进的交错排列的锯齿锥体的清创探头; 图23齿形锥体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示意图; 图24带有前倾角的齿型锥体; 图25现有技术的超声探头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改进的超声探头清理伤口效率对比曲线。 图中符号说明:1_超声波探头;2_探头前端面;3_探头前端面侧面;4_探头内通孔;5_齿形锥体;6-滚花;7_坏死组织;8_新鲜正常组织;9_前倾角;10_清创刀头;11_患者伤口 ; 12-泵;13-药液;14-药液导管;15_电缆;16_主机;17-坏死组织碎片;18_新鲜正常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中的带有锯齿的刀具工作原理如图1和图2,主机16开启时,灌注泵12将清创用药液13灌注到超声波探头1上,在这些药液对伤口处理的同时,超声波探头前端头在超声波换能器的推动下沿轴向做往复运动,探头1前端侧面3上的齿型锥体5刺入阴影部分的坏死组织中,将坏死组织剔除,使用者通过手柄控制超声波探头1达到对伤口清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探头前端侧面3上的交错式分布的齿形锥体5有利于清除患者伤口内的异物或坏死组织7时,残渣17通畅排出。还有,在每个齿形锥体的前侧设置一个前倾角9,有利于发挥超声波探头的机械碎裂效应,提高了清理创伤的效率; 具体实施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主机16内含超声发生器,当超声发生器在脚踏开关/手控开关的控制下开始工作时,超声电能量便可通过电缆15传递至超声探头1,超声探头内的超声换能器将超声电能量转换成超声机械能量传递至清创刀头10,同时主机16上的泵12将存贮在吊瓶中的药液13按照一定的流量,由药液管道14输送至超声探头1上的清创刀头10的前端。一般泵12可以将药液13通过超声探头1的末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过改进的超声波清创治疗仪,包括主机(16)、泵(12)、超声波探头(1)、探头前端面(2)、探头前端面侧面(3)、探头内通孔(4),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前端面侧面(3)设置若干个齿形锥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过改进的超声波清创治疗仪,包括主机(16)、泵(12)、超声波探头(1)、探头前端面(2)、探头前端面侧面(3)、探头内通孔(4),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前端面侧面(3)设置若干个齿形锥体(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清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探头前端面侧面(3)上设置的齿形锥体(5)为圆锥型。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清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探头前端面侧面(3)上设置的齿形锥体(5)为三棱锥型。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清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探头前端面侧面(3)上设置的齿形锥体(5)为四棱锥型。5.按照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厚凯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