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779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包含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设于透明基板上。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至少一层透明绝缘层。第一电极层的电极图案的边数大于四,且第二电极层的电极图案大约互补于第一电极层的电极图案,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介于3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第二电极层之上设有覆盖层,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产生的磁力线分布于覆盖层中或穿透覆盖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关于一种具特别电极图案的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触控显示器是结合感测技术及显示技术所形成的一种输入/输出装置,普遍使用于电子装置中,例如可携式及手持式电子装置。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一种常用的触控面板,其利用电容耦合效应以侦测触碰位置。当手指触碰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表面时,相应位置的电容量会受到改变,因而得以侦测到触碰位置。图1显示传统触控面板100的仰视图,而图2则显示触控面板100的堆叠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触控面板100主要由X轴电极层110与Y轴电极层130所组成,其中X轴电极层110与Y轴电极层130的电极具菱形图案,并且X轴电极层110与Y轴电极层130之间设有透明绝缘层120,用以电性隔绝X轴电极层110与Y轴电极层130,而透明绝缘层120的厚度在一般传统工艺上介于100微米至200微米之间。然而当透明绝缘层120进行薄化以降低触控面板100的整体厚度,并且应用于大尺寸宽屏触控面板时,其中具菱形图案的X轴电极层110与Y轴电极层130,则会产生阻抗过大的问题,同时亦造成光学可视性(或视觉痕迹)现象,致使于使用中不具有较佳的光学显示品质。此外,传统触控面板100的触控点的触控感应量主要仅由X轴电极层110与Y轴电极层130重叠区域140来提供,因此所产生的触控感应量不够大,而无法提供适切的触控感应效能。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颖的触控面板,用以改善上述传统触控面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用以改进光学可视性现象,改进大尺寸宽屏薄化触控面板的阻抗过大问题或者提高触控感应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包含透明基板、第一电极层、至少一层透明绝缘层、第二电极层及覆盖层。第一电极层设于透明基板上,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电极列,每一个第一电极列是由多个第一电极借由第一连接部串接而组成。透明绝缘层设于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设于透明绝缘层上,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电极列,每一个第二电极列是由多个第二电极借由第二连接部串接而组成,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介于3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覆盖层设于第二电极层上。其中第一电极的图案的边数大于四,且第二电极的形状大约互补于第一电极的形状,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产生的磁力线分布于覆盖层中或穿透覆盖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至少一层透明绝缘层的厚度介于5微米至30微米之间。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透明基板包含玻璃、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Polyethylen,P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olefincopolymer,COC)。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形状呈六边形。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层或该第二电极层包含非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的透光(light-transmissive)结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非透明导电材料包含多个纳米金属线(metalnanowire)或者多个纳米金属网(metalnanonet)。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非透明导电材料的表面更设有绝缘层。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的其中之一包含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的透光结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透明导电材料包含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O)、氧化锌铝(Al-dopedZnO,AZO)或氧化锡锑(antimonytinoxide,ATO)。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透明绝缘层包含防爆膜(ASF)。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用以感应触控位置的磁力线,其强度范围使用在非实际触摸(nonrealtouch)的悬浮感应触控,或搭配加厚的覆盖层,其中覆盖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5厘米。前述的触控面板,其覆盖层材质包含绝缘材料,其中该绝缘材料包含玻璃、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olefincopolymer,COC)。前述的触控面板,其更包含多个绝缘块,所述多个绝缘块分别对应设于该第一电极上方并相邻于该第二电极。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每一个绝缘块更包含多个子绝缘块,其中所述多个子绝缘块之间的间距小于30微米。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多个子绝缘块的形状包含三角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环形或其组合形状。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绝缘块包含非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的透光(light-transmissive)结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非透明导电材料包含多个纳米金属线(metalnanowire)或者多个纳米金属网(metalnanonet)。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绝缘块包含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的透光结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透明导电材料包含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O)、氧化锌铝(Al-dopedZnO,AZO)或氧化锡锑(antimonytinoxide,ATO)。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借由本专利技术,能够改进光学可视性现象,改进大尺寸宽屏薄化触控面板的阻抗过大问题或者提高触控感应量。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传统触控面板的仰视图。图2显示传统触控面板的堆叠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仰视图。图4显示图3的触控面板的堆叠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悬浮感应触控的示意图。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仰视图。图7显示沿图6中的剖面线6-6’的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触控面板110:X轴电极层120:透明绝缘层130:Y轴电极层140:电极层的重叠区域200:触控面板20:透明基板21:第一电极层210:第一电极211:第一连接部22:透明绝缘层23:第二电极层230:第二电极231:第二连接部24:覆盖层250:连接部的叠合处251:电极的相邻区域26:绝缘块261:子绝缘块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的仰视图,而图4则显示触控面板200的堆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透明基板;第一电极层,设于该透明基板上,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电极列,每一个第一电极列是由多个第一电极借由第一连接部串接而组成;至少一层透明绝缘层,设于该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设于该透明绝缘层上,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电极列,每一个第二电极列是由多个第二电极借由第二连接部串接而组成,其中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介于3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及覆盖层,设于该第二电极层上;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图案的边数大于四,且该第二电极的形状互补于该第一电极的形状,且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所产生的磁力线分布于该覆盖层中或穿透该覆盖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07 TW 102128387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透明基板;第一电极层,设于该透明基板上,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电极列,每一个第一电极列是由多个第一电极借由第一连接部串接而组成;至少一层透明绝缘层,设于该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设于该透明绝缘层上,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电极列,每一个第二电极列是由多个第二电极借由第二连接部串接而组成,其中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介于3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及覆盖层,设于该第二电极层上;多个绝缘块,所述多个绝缘块分别对应设于该第一电极上方并相邻于该第二电极,其中每一个绝缘块更包含多个子绝缘块,其中所述多个子绝缘块之间的间距小于30微米,用以调节光行进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路径,以提升其光学系数并降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图案可视度,且该子绝缘块之间的间距空隙提供该第一电极层所产生的磁力线予以穿透,从而增进触控感应效能;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图案的边数大于四,且该第二电极的形状互补于该第一电极的形状,且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所产生的磁力线分布于该覆盖层中或穿透该覆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层透明绝缘层的厚度介于5微米至30微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基板包含玻璃、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环烯烃共聚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形状呈六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麒安
申请(专利权)人: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