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2533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3:31
一种快速接地装置,涉及防雷技术。包括垂直接地体、铜编织带及快速连接件,垂直接地体竖直的安装于地下,垂直接地体之间用铜编织带连接,其垂直接地体与铜编织带用快速连接件连接;呈棒状的所述垂直接地体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钻头、棒状主体、铜套及外力下击头,棒状主体的下端及上端分别与钻头及铜套配装,外力下击头能取下地与铜套配装;快速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包括上连接部及下连接部。能实现快速安装,快速撤除,快速更改,同时满足便携性,适用于多种需要快速接地的场合。接地电阻低,接地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快速接地装置,涉及防雷技术。包括垂直接地体、铜编织带及快速连接件,垂直接地体竖直的安装于地下,垂直接地体之间用铜编织带连接,其垂直接地体与铜编织带用快速连接件连接;呈棒状的所述垂直接地体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钻头、棒状主体、铜套及外力下击头,棒状主体的下端及上端分别与钻头及铜套配装,外力下击头能取下地与铜套配装;快速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包括上连接部及下连接部。能实现快速安装,快速撤除,快速更改,同时满足便携性,适用于多种需要快速接地的场合。接地电阻低,接地效果良好。【专利说明】一种快速接地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雷技术,尤指一种快速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它将电气设备等物件与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是电气设备等物件与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重要装置。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以构架接地组成接地装置。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 传统的接地方式包括:一是做地网,包括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并且焊接好;二是做好接闪装置(天网),安装好圆钢及扁钢;三是按要求接好引下线,做好等电位。这种接地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接地场合。 同时传统的接地装置将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焊接,水平接地体与引下线焊接,还有引下线与天网焊接,所有的接地体都需要焊接。一旦完成,不易改变,无法应用于快速安装、快速撤除、快速更改的随即性接地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接地装置一旦完成、不易改变、无法应用于快速安装、快速撤除、快速更改的随即性接地场合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接地装置,能实现快速安装,快速撤除,快速更改,同时满足便携性,适用于多种需要快速接地的场合。 为此,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接地装置,包括垂直接地体、铜编织带及快速连接件,垂直接地体竖直的安装于地下,垂直接地体之间用铜编织带连接,其垂直接地体与铜编织带用快速连接件连接;呈棒状的所述垂直接地体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钻头、棒状主体、铜套及外力下击头,棒状主体的下端及上端分别与钻头及铜套配装,外力下击头能取下地与铜套配装;快速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包括上连接部及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及下连接部为整体结构且上连接部位于下连接部的上端,下连接部具有竖立的第一弧形隆起,下连接部上之第一弧形隆起的两侧开制至少一对下连接部通孔,上连接部呈平面状且其上开制至少一对上连接部通孔;第二连接片具有竖立的第二弧形隆起,第二连接片上之第二弧形隆起的两侧开制至少一对第二连接片通孔,第二弧形隆起的形状及尺寸与第一弧形隆起匹配,第二连接片通孔的位置、对数及大小与下连接部通孔匹配。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 垂直接地体的棒状主体为镀铜钢,它是由纯度99.95%的电解铜分子均匀附着到低碳钢芯上制成的。这种工艺保证了铜层与钢芯之间的永久分子连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有效利用深层的低土壤电阻率降低接地电阻。同时抗拉强度高达600N/mm。适宜深度安装,打入地下不破裂、不脱落。 铜编织带的表面镀锡处理,避免氧化,铜编织带的截面积为80-120平方毫米,保证快速散流。 还包括引下线,引下线与铜编织带用快速连接件及螺栓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能实现快速安装,快速撤除,快速更改,同时满足便携性,适用于多种需要快速接地的场合。 其二,接地电阻低,接地效果良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布局示意图; 图2为垂直接地体剖视图; 图3为快速连接件之第一连接片立体示意图; 图4为快速连接件之第二连接片立体示意图; 图5为用快速连接件连接垂直接地体与铜编织带示意图。 图中:1、垂直接地体;11、钻头;12、棒状主体;13、铜套;14、外力下击头;2、铜编织带;3、快速连接件;31、第一连接片;311、上连接部;312、下连接部;313、第一弧形隆起;314、下连接部通孔;315、上连接部通孔;32、第二连接片;321、第二弧形隆起;322、第二连接片通孔;33、带耳螺帽;34、螺帽;3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快速接地装置,包括垂直接地体1、铜编织带2及快速连接件3,垂直接地体3竖直的安装于地下,垂直接地体3之间用铜编织带2连接,其垂直接地体I与铜编织带2用快速连接件3连接;呈棒状的所述垂直接地体I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钻头11、棒状主体12、铜套13及外力下击头14,棒状主体12的下端及上端分别与钻头11及铜套13配装,外力下击头14能取下地与铜套13配装,外力下击头14受到锤子往下的撞击力,迫使钻头11往地下钻进,致使棒状主体12深埋地下;快速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片31和第二连接片32,第一连接片包括上连接部311及下连接部312,上连接部311及下连接部312为整体结构且上连接部311位于下连接部312的上端,下连接部312具有竖立的第一弧形隆起313,下连接部312上之第一弧形隆起313的两侧开制至少一对下连接部通孔314,上连接部311呈平面状且其上开制至少一对上连接部通孔315 ;第二连接片32具有竖立的第二弧形隆起321,第二连接片32上之第二弧形隆起321的两侧开制至少一对第二连接片通孔322,第二弧形隆起321的形状及尺寸与第一弧形隆起313匹配,第二连接片通孔322的位置、对数及大小与下连接部通孔314匹配。 垂直接地体I的棒状主体12为镀铜钢,它是由纯度99.95%的电解铜分子均匀附着到低碳钢芯上制成的。这种工艺保证了铜层与钢芯之间的永久分子连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有效利用深层的低土壤电阻率降低接地电阻。同时抗拉强度高达600N/mm。适宜深度安装,打入地下不破裂、不脱落。 铜编织带2的表面镀锡处理,避免氧化,铜编织带的截面积为80-120平方毫米,保证快速散流。 还包括引下线,引下线与铜编织带2用快速连接件及螺栓连接。 本技术安装方便,快速,采用可拆卸的连接件,不需电力,可以随即更改和调整安装方案。其具体安装步骤是: 第一,安装垂直接地体1,用锤打击垂直接地体I的外力下击头11,把两根长1.22米,外径为Φ 14镀铜钢接地棒打进土地中。 也可以将垂直接地体I分别布置在半径为5米的圆周边的四个象限点上。如有特殊要求,可适当增加垂直接地体I。 第二,垂直接地体I与水平接地体间的连接,用快速连接件3将铜编织带2与垂直接地体I连接起来,快速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片31的下连接部312与第二连接片32通过螺栓35及带耳螺帽33将垂直接地体I的铜套13夹紧,第一连接片31的上连接部311通过螺栓35及螺帽34与铜编织带2连接。快速连接件3与垂直接地体I的接触面积大,接触紧密性好,连接间的电阻低。可以用通用工具实现快速连接及快速拆除。 第三,用快速连接件3及螺栓接好铜编织带2和引下线。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接地体、铜编织带及快速连接件,垂直接地体竖直的安装于地下,垂直接地体之间用铜编织带连接,其垂直接地体与铜编织带用快速连接件连接;呈棒状的所述垂直接地体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钻头、棒状主体、铜套及外力下击头,棒状主体的下端及上端分别与钻头及铜套配装,外力下击头能取下地与铜套配装;快速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包括上连接部及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及下连接部为整体结构且上连接部位于下连接部的上端,下连接部具有竖立的第一弧形隆起,下连接部上之第一弧形隆起的两侧开制至少一对下连接部通孔,上连接部呈平面状且其上开制至少一对上连接部通孔;第二连接片具有竖立的第二弧形隆起,第二连接片上之第二弧形隆起的两侧开制至少一对第二连接片通孔,第二弧形隆起的形状及尺寸与第一弧形隆起匹配,第二连接片通孔的位置、对数及大小与下连接部通孔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鹏房翔张锦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炜雷电防护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华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