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057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6:50
一种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其包含一框架件、二折射棱镜片以及二立体成像偏光片,该框架件包含一鼻梁部、二脚架部以及二镜片框部,二该折射棱镜片分别设置于各该镜片框部,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则分别设置二于该折射棱镜片远离该脚架部的一侧,二该折射棱镜片的厚度自邻近该脚架部的一端往该鼻梁部的方向渐厚,二该折射棱镜片的棱镜度数为+0.3Δ~+3Δ。由于二该折射棱镜片的设置,使得一立体影像的入射光经过二该折射棱镜片时产生折射,借此让使用者的眼睛以平视方式观看该立体影像,进而减轻眼睛因观看该立体影像所产生的疲劳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其包含一框架件、二折射棱镜片以及二立体成像偏光片,该框架件包含一鼻梁部、二脚架部以及二镜片框部,二该折射棱镜片分别设置于各该镜片框部,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则分别设置二于该折射棱镜片远离该脚架部的一侧,二该折射棱镜片的厚度自邻近该脚架部的一端往该鼻梁部的方向渐厚,二该折射棱镜片的棱镜度数为+0.3Δ~+3Δ。由于二该折射棱镜片的设置,使得一立体影像的入射光经过二该折射棱镜片时产生折射,借此让使用者的眼睛以平视方式观看该立体影像,进而减轻眼睛因观看该立体影像所产生的疲劳不适感。【专利说明】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立体影像处理装置,尤指一种减轻眼睛疲累感的立体眼镜。
技术介绍
近年来3D显示技术逐渐受到重视,人们不断的在创造不同的3D显示技术,参阅图1所示,上述的3D显示技术,首先是通过3D立体影像显示装置所产生的立体影像Z射出的入射光A,当该入射光A通过二镜片2时,由于各该镜片2上具有不同方向的偏光片3,使得该入射光A经过该镜片2上的偏光片3过滤后形成有视差的右眼用影像光线和左眼用影像光线,进而使二眼睛I产生视差,借此让观赏者可以辨识到3D立体影像。 更进一步说明,中华民国专利公开第201248185号“眼镜用相位差膜、3D眼镜用光学片和3D眼镜”中揭示了一种3D眼镜,其所使用的光学片是利用遮蔽圆偏光的原理,在左眼用光学镜片与右眼用光镜片上设置两个不同方向的圆偏光板,借此使所欲观看的3D立体影像分为左旋影像光线以及右旋影像光线,让使用者感受到3D立体影像。 需特别说明的是,人的眼睛在观看不同距离的景物时,睫状肌会自动调整水晶体的曲度,使眼球产生缩瞳、辐辏、调节等三种联动理论,借此调整所视的角度与焦距,以让眼睛所见的景物清晰;而3D立体影像所产生远、近、深、浅等距离感,使得眼睛在透过上述3D眼镜观看3D立体影像时,会透过眼部肌肉不断的进行调整,以期得到清晰的影像;然后生理上持续不断的调整机构,会在无形中对眼睛产生负担,进而令使用者在长时间观看3D立体影像后产生呕吐、头晕及视觉疲劳等不适感,大大降低了 3D立体影像原本期望带来的娱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使用立体眼镜观看立体影像时所产生的不适感。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其用以解析一立体影像,包含:一框架件,该框架件包含二脚架部、二镜片框部以及一设置于二该镜片框部之间的鼻梁部;二分别设置于各该镜片框部的折射棱镜片,各该折射棱镜片的厚度自邻近该脚架部的一端往邻近该鼻梁部的方向渐厚,且二该折射棱镜片的棱镜度数为+0.3 Λ?+3 Λ ;以及二立体成像偏光片,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分别设置于二该折射棱镜片远离该脚架部的一侧。 上述的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二该折射棱镜片的球面度数介于+1.0ODS?+6.0ODS 之间。 上述的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为一垂直线偏光片以及一水平线偏光片。 上述的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为一右旋圆偏光片以及一左旋圆偏光片。 上述的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该立体眼镜更包含二黏贴件,二该黏贴件设置于二该折射棱镜片远离二该脚架部一侧且与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相互黏贴。 上述的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该立体眼镜更包含二黏贴件,二该黏贴件设置于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邻近二该折射棱镜片一侧且与二该折射棱镜片相互黏贴。 上述的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更包含一偏光片框架件,该偏光片框架件包含二偏光片框部以及二第一连接部,该框架件更包含二第二连接部,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设置于二该偏光片框部,二该第一连接部与二该第二连接部相互对应连接。 由于二该折射棱镜片具有+0.3Λ?+3 Λ的棱镜度数,因此当该立体影像的入射光通过二该折射棱镜片时,该立体影像的入射光会往各该折射棱镜片邻近该鼻梁部的方向产生一折射光,且该立体影像的折射光沿着一使用者的平视方向进入该使用者的眼睛,借此减少该使用者的眼睛在观看该立体影像时的调整频率,进而达到减轻眼睛不适感的功效。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技术的特色在于利用二该折射棱镜片的物理性质,使该立体影像的入射光产生折射而形成该折射光,借此改变该入射光的角度,使该使用者的眼睛在观看立体影像时能够处于平视的角度,进而减轻眼睛的不适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立体眼镜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相变化光源模块 12发光件 125 出光面 14散热件 141 第一本体 142第二本体 1425 底面 145第一腔室 146 第二腔室 148可挠流管 1481 环体 149散热鳍片组 19 工作液 19’气体型态工作液 Α, Al 横截面积 Dl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Ν1,Ν2法线向量 Rl 喷射气流 V绝对铅直方向 Θ I, Θ 2 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以及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其配戴于一使用者的眼睛I之前并借以解析观赏一立体影像Ζ,该立体眼镜包含一框架件10、二折射棱镜片20以及二立体成像偏光片30,该框架件10包含二脚架部11、二镜片框部12以及一设置于二该镜片框部12之间的鼻梁部13,二该折射棱镜片20分别设置于各该镜片框部12,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30分别设置于二该折射棱镜片20远离该脚架部11的一侧,各该折射棱镜片20的厚度自邻近该脚架部11的一端往邻近该鼻梁部13的方向渐厚,且二该折射棱镜片20的棱镜度数为+0.3 Λ?+3 Λ,二该折射棱镜片20的球面度数介于+1.0ODS?+6.0ODS0 需特别说明的是,配合参阅图2,为了使二该折射棱镜片20与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30能够稳固连接,本技术更包含二黏贴件40,二该黏贴件40可设置于二该折射棱镜片20远离二该脚架部11 一侧或是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30邻近二该折射棱镜片20 —侧,借以使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30能够稳定黏贴贴附于二该折射棱镜片20上;更进一步说明,于此实施例中,二该黏贴件40为黏着性涂料,如图2所示,其涂布于二该折射棱镜片20的周缘;此外,二该黏贴件40亦可以涂满二该折射棱镜片20。 续搭配参阅图4所示,在本技术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则包含了一偏光片框架件50,该偏光片框架件50包含二偏光片框部51以及二第一连接部52,使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30设置于二该偏光片框部51,而该框架件10更包含二第二连接部14,且二该第一连接部52与二该第二连接部14相互对应连接,借此使配置于该偏光片框架件50上的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30可设置于二该折射棱镜片20之前;于此实施例中,二该第一连接部52与二该第二连接部14为互相对应设置的磁吸组件,亦可选择卡扣组的方式进行二该第一连接部52与二该第二连接部14的连接,并不局限于本技术所述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轻眼睛不适感的立体眼镜,其用以解析一立体影像,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框架件,该框架件包含二脚架部、二镜片框部以及一设置于二该镜片框部之间的鼻梁部;二分别设置于各该镜片框部的折射棱镜片,各该折射棱镜片的厚度自邻近该脚架部的一端往邻近该鼻梁部的方向渐厚,且二该折射棱镜片的棱镜度数为+0.3Δ~+3Δ;以及二立体成像偏光片,二该立体成像偏光片分别设置于二该折射棱镜片远离该脚架部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铂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