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8488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其安装在房屋墙体下阳角,其设有用于引导雨水的导水条、用于辅助导水条定位安装的定位条、出水条;所述导水条一端为埋设于所述垂直墙面内的集水部,所述导水条另一端为用于排泄雨水的排水部;所述定位条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部与所述排水部之间,所述出水条设于所述导水条一端,所述导水条与所述定位条之间夹角大于等于93°;所述集水部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配合垂直墙面固定的通孔;所述导水条与所述定位条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将被污染的雨水引导排泄、避免了墙体出现水痕现象的发生、结构美观、造价低、方便施工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
技术介绍
在现在建筑越来越多的市场背景下,每个建筑(家庭,办公大厦,别墅等)的外墙上多多少少都会有黑黑的一条条的水痕,时间长了就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而现在的处理方法就只能找专业的清洁公司做清洁或者做外墙面重涂,费用比较高。不仅如此,在建设窗台和外墙边沿阳角向上的(如楼沿及窗户的下口)边沿时,国家建设制度要求要有I度到3度的向下倾角,因为有角度并且比角度较小,只能靠人工去估计去做或直接忽略,边沿的角也不好找直,并且到现在为止没有一种技术对墙体以后被污水所污染的技术,这样就更加重了水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具有能够将被污染的雨水引导排泄、避免了墙体出现水痕现象的发生、结构美观、造价低、方便施工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其安装在房屋墙体下阳角,所述下阳角主要由与地平面相互垂直的垂直墙面,与垂直墙面相交的水平墙面组成,所述水平墙面设于所述垂直墙面上端,其设有用于引导雨水的导水条、用于辅助导水条定位安装的定位条、出水条;所述导水条一端为埋设于所述垂直墙面内的集水部,所述导水条另一端为用于排泄雨水的排水部;所述定位条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部与所述排水部之间,所述出水条设于所述导水条一端,所述导水条与所述定位条之间夹角大于等于93° ;所述集水部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配合垂直墙面固定的通孔,所述集水部其与所述垂直墙面贴合的一面为第一粗糙面,所述定位条其贴合水平墙面的一面为第二粗糙面;所述导水条与所述定位条为一体成型。 所述导水条的横截面长度与所述排水部的横截面长度之比为1.5:4。 所述排水部的横截面长度与所述出水条的横截面长度之比为1:1。 所述定位条的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出水条的横截面长度。 所述定位条与所述出水条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导水条的横截面长度为30mm。 所述排水部的横截面长度为10mm。 所述定位条的横截面长度为10mm。 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条的尾端,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定位条的一端、所述导水条的中间。 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下阳角上涂覆一层腻子粉; B、将所述定位条朝所述垂直墙面上的腻子粉按压,集水部朝所述平墙面上的腻子粉按压; C、在所述导水条外表面上涂覆一层腻子粉,然后刮平腻子粉。 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能够将被污染的雨水引导排泄、避免了墙体出现水痕现象的发生、结构美观、造价低、方便施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示意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 实施例一(F型) 本专利技术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其安装在房屋墙体下阳角,所述下阳角主要由与地平面相互垂直的垂直墙面,与垂直墙面相交的水平墙面组成,所述水平墙面设于所述垂直墙面上端,其设有用于引导雨水的导水条1、用于辅助导水条I定位安装的定位条2、出水条4 ;所述导水条I 一端为埋设于所述垂直墙面内的集水部11,所述导水条I另一端为用于排泄雨水的排水部12 ;所述定位条2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部11与所述排水部12之间,所述出水条4设于所述导水条I 一端,所述导水条I与所述定位条2之间夹角大于等于93° ;所述集水部11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配合垂直墙面固定的通孔,所述集水部其与所述垂直墙面贴合的一面为第一粗糙面,所述定位条2其贴合水平墙面的一面为第二粗糙面;所述导水条I与所述定位条2为一体成型。 所述导水条I的横截面长度与所述排水部12的横截面长度之比为1.5:4。 所述排水部12的横截面长度与所述出水条4的横截面长度之比为1:1。 所述定位条2的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出水条4的横截面长度。 所述定位条2与所述出水条4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导水条I的横截面长度为30mm。 所述排水部12的横截面长度为10mm。 所述定位条2的横截面长度为10mm。 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下阳角上涂覆一层腻子粉; B、将所述定位条2朝所述垂直墙面上的腻子粉按压,集水部11朝所述平墙面上的腻子粉按压; C、在所述导水条I外表面上涂覆一层腻子粉,然后刮平腻子粉。 实施例二(F2型) 本专利技术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其安装在房屋墙体下阳角,所述下阳角主要由与地平面相互垂直的垂直墙面,与垂直墙面相交的水平墙面组成,所述水平墙面设于所述垂直墙面上端,其设有用于引导雨水的导水条1、用于辅助导水条I定位安装的定位条2、出水条4 ;所述导水条I 一端为埋设于所述垂直墙面内的集水部11,所述导水条I另一端为用于排泄雨水的排水部12 ;所述定位条2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部11与所述排水部12之间,所述出水条4设于所述导水条I 一端,所述导水条I与所述定位条2之间夹角大于等于93° ;所述集水部11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配合垂直墙面固定的通孔,所述集水部其与所述垂直墙面贴合的一面为第一粗糙面,所述定位条2其贴合水平墙面的一面为第二粗糙面;所述导水条I与所述定位条2为一体成型。 所述导水条I的横截面长度与所述排水部12的横截面长度之比为1.5:4。 所述排水部12的横截面长度与所述出水条4的横截面长度之比为1:1。 所述定位条2的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出水条4的横截面长度。 所述定位条2与所述出水条4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导水条I的横截面长度为30mm。 所述排水部12的横截面长度为10mm。 所述定位条2的横截面长度为10mm。 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 —端连接于所述出水条的尾端,所述加强筋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定位条2的一端、所述导水条I的中间。 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下阳角上涂覆一层腻子粉; B、将所述定位条朝所述垂直墙面上的腻子粉按压,集水部朝所述平墙面上的腻子粉按压; C、在所述导水条外表面上涂覆一层腻子粉,然后刮平腻子粉。 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能够将被污染的雨水引导排泄、避免了墙体出现水痕现象的发生、结构美观、造价低、方便施工的优点。 以上说明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凡是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其安装在房屋墙体下阳角,所述下阳角主要由与地平面相互垂直的垂直墙面,与垂直墙面相交的水平墙面组成,所述水平墙面设于所述垂直墙面上端,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引导雨水的导水条、用于辅助导水条定位安装的定位条、出水条;所述导水条一端为埋设于所述垂直墙面内的集水部,所述导水条另一端为用于排泄雨水的排水部;所述定位条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部与所述排水部之间,所述出水条设于所述导水条一端,所述导水条与所述定位条之间夹角大于等于93°;所述集水部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配合垂直墙面固定的通孔,所述集水部其与所述垂直墙面贴合的一面为第一粗糙面,所述定位条其贴合水平墙面的一面为第二粗糙面;所述导水条与所述定位条为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其安装在房屋墙体下阳角,所述下阳角主要由与地平面相互垂直的垂直墙面,与垂直墙面相交的水平墙面组成,所述水平墙面设于所述垂直墙面上端,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引导雨水的导水条、用于辅助导水条定位安装的定位条、出水条;所述导水条一端为埋设于所述垂直墙面内的集水部,所述导水条另一端为用于排泄雨水的排水部;所述定位条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部与所述排水部之间,所述出水条设于所述导水条一端,所述导水条与所述定位条之间夹角大于等于93° ;所述集水部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配合垂直墙面固定的通孔,所述集水部其与所述垂直墙面贴合的一面为第一粗糙面,所述定位条其贴合水平墙面的一面为第二粗糙面;所述导水条与所述定位条为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于房屋墙体下阳角的抗污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条的横截面长度与所述排水部的横截面长度之比为1.5: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虔声王杰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