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8346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包括电解槽、调节槽、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第一进口导流板和第二进口导流板位于所述电解槽内且靠近进水口侧,所述第一进口导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口通孔,所述第二进口导流板上开有若干个第二进口通孔,所述第一进口通孔与第二进口通孔对应设置,一安装于电解槽上的升降机构与第一进口导流板连接,此第一进口导流板在升降机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调节对应的第一进口通孔与第二进口通孔重叠区域大小,所述调节槽两端通过管路连接到电解槽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控制工作液体流场均匀并消除局部环流现象,保证了电化学处理槽内均布的每个产品都能有效参与电化学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
技术介绍
许多电子元器件的生产都要经过电化学处理槽的处理,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电压电流以及相应的含化学成分的液体浸汲。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均布于槽中的每个产品,除了经受一定的电参数以外,其所处的位置的液体的成分就是该工艺成功的关键。由于液体是不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其有效成分会不断衰减。需要槽内液体保持一定的流动和均匀性以保持一致的有效成分。现有处理槽一般都会由于流场的不均匀问题导致处于边缘和角落的位置的产品实际不能有效的参与化学反应,会造成一定比例的产品出现残次。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电化学处理槽能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此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实现了控制工作液体流场均匀并消除局部环流现象,保证了电化学处理槽内均布的每个产品都能有效参与电化学反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包括电解槽、调节槽、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所述电解槽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至少一个导电支架安装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1)、调节槽(2)、阳极端子(3)和阴极端子(4),所述电解槽(1)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开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至少一个导电支架(7)安装于电解槽(1)上方,此导电支架(7)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待处理产品(9)的导电挂件(8),所述阳极端子(3)电连接到导电支架(7),所述阴极端子(4)电连接到阴极电极棒(10),第一进口导流板(11)和第二进口导流板(12)位于所述电解槽(1)内且靠近进水口(5)侧,所述第一进口导流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口通孔(111),所述第二进口导流板(12)上开有若干个第二进口通孔(121),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1)、调节槽(2)、阳极端子(3)和阴极端子(4),所述电解槽(1)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开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至少一个导电支架(7)安装于电解槽(1)上方,此导电支架(7)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待处理产品(9)的导电挂件(8),所述阳极端子(3)电连接到导电支架(7),所述阴极端子(4)电连接到阴极电极棒(10),第一进口导流板(11)和第二进口导流板(12)位于所述电解槽(1)内且靠近进水口(5)侧,所述第一进口导流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口通孔(111),所述第二进口导流板(12)上开有若干个第二进口通孔(121),所述第一进口通孔(111)与第二进口通孔(121)对应设置,一安装于电解槽(1)上的升降机构(13)与第一进口导流板(11)连接,此第一进口导流板(11)在升降机构(13)驱动下沿上、下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调节对应的第一进口通孔(111)与第二进口通孔(121)重叠区域大小,所述调节槽(2)两端通过管路连接到电解槽(1)的进水口(5)和出水口(6);所述第一进口导流板(11)中位于中心区域的第一进口通孔(111)尺寸小于位于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乐童庆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芯航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